APP下载

基于提升农科专业学生《生物统计》应用能力的教学改革

2017-10-31魏卫东谢久祥田丰芦光新辛总秀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42期
关键词:应用能力教学改革学生

魏卫东+谢久祥+田丰+芦光新+辛总秀

摘要:《生物统计》是农科专业本科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应用型学科平台课,是农科学生学习专业课、参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通过转变《生物统计》课程定位、调整课程教学方法、增设实验教学、增加实例教学内容、增加统计分析软件的练习等方面的改革,以期提高农科专业本科学生《生物统计》课程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农科专业;学生;生物统计;应用能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2-0101-02

《生物统计》是运用数理统计基本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释生物界生命现象的一种工具。《生物统计》课程是青海大学农牧学院草业科学、农学、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等农科专业的学科平台课。《生物统计》作为农牧学院农科专业的必修课,应将其定位为应用型工具课。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统计学基本思想、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同时能够应用这些原理与方法,解决各专业生产和科研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提高学生运用生物统计理论和技能的基本能力,从而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毕业论文的撰写、参与生产和科学研究而服务。

一、问题的提出

在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农科专业以往的教学中,《生物统计》课程定位为专业基础课。近几年,青海大学以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项目为契机,发展进入快车道,对学生培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同时,农牧行业越来越看重农科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技能,使得《生物统计》课程的定位和教学目标发生了变化,即课程不仅要服务于专业学习,更应该成为学生参与生产实践、开展科研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为什么提出“提升学生《生物统计》课程应用能力”这一问题呢?通过学生毕业后就业单位的反馈、毕业学生从事生产实践或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后自身的反馈、在校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期间的自我反馈等,均表现出现有的农科专业学生在完成《生物统计》课程学习后面对实际问题时,依然不会应用统计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具体表现为不会设计科学合理的试验、不会利用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不会应用常见的统计分析软件、不会解读统计分析软件的分析结果等。这一现状与农科专业本科生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符,亟待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来改变。

二、《生物统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生物统计》教学内容中,包括诸多抽象的数理统计学名词、概念,统计学基本原理及大量的数学公式也使得课程枯燥无味,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对教师的授课水平也有更高要求。因此,该课程一直以来就是农科专业中教学难度大、教学效果差、学生学习较为困难的课程之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记忆和理解课程名词、术语、公式等。更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很难将课程的学习与课程在生产及科研中的应用有机结合起来,表现为不会科学地设计试验,不会将试验方案因地制宜地实施下去,不会采集试验数据,不会应用常见的统计分析软件分析数据,不会通过数据分析揭示自然规律。也就是说,目前《生物统计》课程的教学没有达到学以致用、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教学目的。

三、提升学生《生物统计》课程应用能力的教学改革

1.对农科专业《生物统计》课程科学定位。以往农牧学院农科专业本科教学中,《生物统计》课程侧重于理论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课程的实践性应用。而要提升学生课程应用能力,必须将课程定位为农科专业的“工具课”、“方法论”。以期通过课程教学,在学生掌握课程理论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统计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教学中“应知”要为“应会”服务。

2.依据课程定位,修订课程培养方案。以往农科专业《生物统计》课程教学中,仅安排理论授课32学时,限制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2014年农科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进行调整,课程性质由专业基础课更改为学科平台课,课程学时数增加到48学时,同时做出的一项重大教学改革是增加了16学时的实验。这一举措目前在全国农科院校及农科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也是少有的。通过增加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就在于着力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随着课程定位和课程培养方案的调整,修改了课程教学大纲,调整了课程授课内容,使之与课程培养目标相一致。

3.合理安排课程教学内容。在学时仍然有限的教学活动中,对课程教学内容要有所取舍。对课程基本概念、术语、原理的讲解要深入浅出,力争学生掌握;对课程内容中的数理统计公式,淡化其演绎和推理过程,着重讲解数学公式的具体应用;对课程内容中的统计分析方法,在明确其应用条件和范围前提下,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分析软件来实现数据分析,并能够解读分析结果即可。

4.依托教师科研项目,增加实例教学。近几年,农牧学院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8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科技厅项目等。在这一背景下,应将教师的科研活动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改善以往课程教学较为抽象、脱离实际的现状。可以将科研中的部分研究内容引入到学生综合性练习中,使学生初步掌握科研活动的基本方法和实施途径,为下一步参与到教师科研中打基础。其次,在课程教学中,将教师科研项目的具体实施作为实例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课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具体应用。在实例教学中,所举例子既要符合教学内容,又要有现实意义,紧密结合科研与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这对学生才有吸引力。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对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能增强学生在以后的生产和科研工作中的实际应用能力。

5.加强统计分析软件的教学。科研活动产生的數据和来源于生产实践的数据,进行分析时是通过SPSS、DPS等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来实现的。随着统计分析软件的不断改进与发展,其功能越来越强大,操作越来越便捷,为学生掌握这一工具奠定了便利的基础。但是,在应用统计分析软件时,首先要掌握数据分析对应的基本统计学原理,才能使数据分析有理论支撑;其次,任何一种分析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一定要根据数据类型、试验设计类别等选择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才能得出科学的分析结果;再次,对软件的分析结果要合理解读,要将其与专业知识密切结合才有生命力。因此,农牧学院农科专业在提升《生物统计》应用能力教学改革中,不但增加了课程实验学时,而且课程组教师自编了课程实验指导书,将统计分析软件的学习作为提升学生课程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如在学习样本平均数的假设测验、方差分析、回归与相关等内容时,在完成相应内容的讲授后,利用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演示这些内容的分析步骤,同时以课程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动手练习。这种教学方式的改革,为学生提升课程应用能力创造了条件,在完成课程内容学习的同时就基本掌握了相应软件的应用。

6.课程广泛性教学与学生的广泛性学习。以往农牧学院农科专业《生物统计》课程教学中课堂讲授是教学和学习的主要途径,甚至是唯一途径,课后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较少,多以作业、考试等方式静态呈现,而且课程授课结束后,教师与学生之间针对课程内容与课程应用方面的交流接近停止。为改善这一现状,课程组认为应该充分利用现今发达和普及的网络平台,特别是移动网络开展广泛性教学和广泛性学习。目前,农科专业《生物统计》课程组已经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基于手机APP应用“蓝墨云班课”开展广泛性教学与广泛性学习方面的探索和尝试。

四、讨论

我国高等教育农科专业本科生教学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同时农科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形式较为严峻,大多学生的就业去向为基层生产单位,跨专业就业的学生也占有较大比例,就业后从事的多是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作。就业单位也需要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学生。因此,学生具备实践技能就尤为重要。另外,即便在生产单位,也会涉及科学研究,尤其在创新型单位中,仍然非常重视科研活动,这对从业人员科学研究能力是有一定要求的,而具备这一能力的毕业生也是用人单位欢迎的,这也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实践技能。总之,基于提升《生物统计》课程应用能力的教学改革,为学生具备这一能力贡献一份力量,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李翠芹,何腊平,陈平.食品学科中的生物统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23):56-57.

[2]邹永梅.《生物统计学》课程建设的探索[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5):51-52.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能力教学改革学生
学生写话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