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

2017-10-30任鹏飞

经济师 2017年9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存在问题对策

任鹏飞

摘 要:“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如何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文章从当前实际出发,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对策与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存在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0;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9-193-02

一、引言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为大学生就业、职业发展,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旨在帮助大学生完成初次就业,实现职业生涯健康发展。但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二、存在问题

(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完善

1.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的短板。当前,高校的就业指导人员多由学生管理工作系统的教师构成,虽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但缺乏相应的就业指导专业知识和技能,就业指导工作简单粗放,就业指导随意性大,形式内容单一,往往仅是向大学生介绍就业形势和政策、择业技能和心理等方面内容,就业指导力度、宽度和广度不够,造成就业指导工作效果不够理想。

2.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缺陷。许多高校的所谓职业生涯规划仅是隔靴搔痒,存在指导内容简单、指导时间段滞后、面向学生对象较窄等问题,大学生普遍缺乏对职业生涯整体规划的意识,主要体现在:一是没有明确定位分析职业目标,在能力训练和学习受教育上没有系统的计划和要求;二是没有依据所学专业寻找关联的职业目标,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储备;三是价值取向出现偏差,存在追求实惠和功利化的趋势。四是缺乏准确的自我定位,自以为是和自怨自卑两个极端都普遍存在,无法正确评价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最终,影响就业成功率和就业效果。

3.高校就业指导机构机制不健全。就业指导机构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组织保障。目前,我国各高校类基本设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但工作开展情况不甚理想,主要体现在就业信息反馈、大学生就业跟踪、工作质量评价机制等方面。

(二)高等教育发展弊端的蝴蝶效应

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与社会和市场需求存在差距。当今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人力资源需求取向发生巨大变化,但高等教育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性发展却滞后。特别是我国实行扩大招生以来,部分高校不考虑自身办学资源和特色,不考虑市场和社会需求,盲目追求升格、开设热门新专业,师资力量等教学资源及知识结构远远跟不上实际需要,远不适应学生人数和专业发展规模。如此条件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根本无法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造成大学生就业率无法提升。

(三)大学生就业观念与市场需求不符

1.就业期望过高。收入高、压力小、环境好、加班少的工作仍然是大学生择业的首选。不少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无法理性定位,把择业目标定得过高,不愿去艰苦边远地区,对薪资、就业环境、发展前景等设定不符合自身实际的预期目标,形成待遇好的单位应聘者人满为患,而地处偏远收入相对低的单位招不到适用人才的局面,无形中压缩了择业空间,人为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2.就业范围过窄。大学生寻找就业单位性质单一,眼中只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内外500强企业等所谓的“好单位”,甚少考虑私营小微企业,更不愿意自己创业。还有的大学生三观出现偏差,寄希望于靠找门路、托关系就业,择业时会往往选择在家乡或就近地区择业,大大减少就业的机会,不利于个人成长与个人价值的实现。

(四)用人单位选才观念与实际需求错位

1.用人单位偏爱好学校、高学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型,毕业生人数大规模增加,导致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日趋剧烈,各类型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愈发苛刻,除要求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良好的道德素质外,还要求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敬业精神。由于大学生就业市场价格体系尚未形成,用人单位用人成本差别小,企业招聘时总是希望用最少成本创造最大价值,用人单位对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的招聘成本没有很大的差距,招聘中人才高消费严重。在这种形势下,用人单位对名牌大学、重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依然旺盛,而普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则十分严峻。

2.用人单位过分看重工作经验。高等学校毕业生供给大于社会需求的客观事实,使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发生了变化,出现急功近利的思想,认为应届毕业生不能立刻为企业创造利润,动辄两年以上工作经验或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成为应届毕业生难以逾越的门槛。高校毕业生在经过几年的寒窗苦读,知识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实践动手能力差,在择业中属初次就业者,工作经验较为缺乏,他们仍然属于职业领域的弱势群体。

三、对策思考

(一)高校應拓展就业指导的教育和服务功能

1.加强前瞻性研究,改进专业结构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要加强对社会需求人才取向的研究分析,强化教学改革。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和更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克服教学滞后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操作动手能力,关注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

2.建立职业化、专业化、高素质的高校就业指导队伍。一是委托具有职业指导师资格认定的专业培训机构对就业指导队伍进行专业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二是配备具有专业水准的就业指导服务人员;三是引入校外职业指导师,聘请企业高管担任就业顾问,建立专兼职队伍。

3.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学教育中的职业生涯辅导是一项全程化工作,应贯穿于大学生整个大学生涯,并将就业指导课纳入正常教学计划,分阶段、系统开展:大一指导学生了解自我、系统认识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及职业对人的要求等方面的知识,使之确定学习专业知识方向。大二、大三指导学生再次定位,拓宽知识面,掌握基础知识及知识结构以及相应的实践体验,了解感兴趣的职业和社会需求情况,多种渠道收集就业信息,初步规划职业目标;大四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或继续深造,引导学生掌握求职技巧,举办就业政策讲座,参加招聘会,创造条件让学生与企业面对面交流,感受工作性质和内容。endprint

4.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建设。高校应构建毕业生资源信息、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共享平台,要建立学生信息库、用人单位信息库,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加快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加强与用人单位和社会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及时准确传递信息,在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沟通平台,创建能够满足毕业生需求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二)大学生应积极应对社会和市场需求

1.大学生应根据所学专业知识作好职业规划。制定大学生涯总体计划和不同阶段的计划。内容包括学习哪些专业知识,掌握哪些技能,采取哪些措施来挖掘潜能。在执行遇到问题、挫折时,应根据自我发展的变化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优化职业生涯规划,定期对计划进行评估、修正。

2.大学生应加强与社会职场人士沟通交流,获取足够的行业、企业和职位的信息,保证职业规划的社会性和可实施性。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已由学习型转为复合型,更加注重工作态度、个人修养、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团队协作精神、组织协调能力、人际关系等。大学生要从社会和市场需求出发,合理确立就业理念,调整就业期望值,明确就业目标,着重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3.大学生必须具备自学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大学生就业难和个体表现差异有关,對于大学生而言,要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脱颖而出,必须在大学期间抓住机遇,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良好发展潜质,较宽知识面、敏锐洞察力、较强综合素质和适应性的大学生往往更能适应剧烈的就业市场竞争。

(三)政府应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政策扶持

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缩小和社会需求的差距。大学生需要到企业进行实践性学习。这个问题单靠高校无法解决。只有政府加强相关领域的立法,要求企业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平台,提供帮助,政府可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否则,单靠学校去求着企业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很难落到实处。纵观职业教育或高等教育发展较好的国家,都是充分发挥企业在学生的技能培养方面的作用。

2.政府需进一步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坚持市场导向,淡化户口对市场双方选择的约束,淡化单位福利保障功能,在户口、档案管理、社会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现在用工需求量最大的是私营中小企业,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企业往往无法给毕业生提供户籍、档案甚至社会保险方面的待遇,这些都严重限制了大学生就业,只有解决这些问题,大学生们才敢大胆面向中小企业就业。

(四)企业应为大学生搭建平台提供帮助

作为企业,应积极与高校构建合作互动平台,为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帮助大学生提升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应定期与高校沟通交流,开展岗位对接活动,将用人标准、条件及时反馈给学校,使学校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有效解决供求脱节问题;用人单位应超前制定用人规划,接纳和安排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到本单位实习,对应聘的大学生,给予更多的扶持和关爱;改变用人观念,构建良好的用人机制,重学历而不惟学历,重人脉而不任人唯亲;重实践经验而不惟经验,使真正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吸引毕业生来企业就业。

四、结语

“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是一个社会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依靠政府、社会、高校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体,应该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在工作中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提升教育职能和工作理念,拓展服务功能,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就业信息服务建设,引导大学生积极应对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为其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唐晓育,张俊辉,芦伟,等.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安康学院学报,2006,18(5):126-128

[2] 田爱民.高等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460-463

[3] 魏俊玲,梁瑞英.加强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2):102-104

[4] 张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科技信息,2009(12):48-49

[5] 夏俊章.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困难分析及高校就业工作对策探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9(5):101-102

[6] 周平远.论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2004

(作者单位:福建省职业介绍服务中心 福建福州 350001)

(责编:玉山)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生就业存在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