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风貌类视听新闻作品的叙事视角

2017-10-30丁建明任荣荣刘彤

中国广播 2017年10期
关键词:文化视角叙事视角

丁建明+任荣荣+刘彤

【摘要】 风貌类视听新闻作品是视听新闻作品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从叙事视角的维度出发,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视听新闻作品在主题、结构、表达、思维、创新和传播等方面的特点,提出在复杂、多元的文化生态下,媒体更应该关注文化视角。

【关键词】风貌类视听新闻作品 叙事视角 文化视角

【中图分类号】 G221 【文献标识码】A

风貌类视听新闻作品,“是以反映某一地区、某一组织、某一行业社会基本面貌、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和建设成就为主要内容的新闻视听作品类型。”①其中,我们常见的作品有自然风貌、人文景观介绍,社会发展记录,主要特点就是将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和社会风貌融合在一起,凸显作品的人文气息,如见闻、巡礼、侧记、散记、印象录等。视听作品如何在客观报道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很好地融写景、状物、记人、述事于一体,其叙事视角的选择尤为重要。

一、 风貌类视听新闻叙事视角的特点

所有的新闻作品,无论作者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呈现出特定的叙事视角,“因为当作者要展示一个叙事世界的时候,他不可能原封不动地把外在客观世界照搬到纸面上,而必须创造性运用叙事规范和叙事谋略来进行叙述, 一个象征细节、人物的某个特定动作等,都有一些潜在的讲述功能。”②

叙事视角就是作者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看去就可能呈现出不同的断面,在不同的人看来也会有不同的意义。法国的兹韦坦·托多洛夫(Tzvetan Todorov)把叙述视角分为三种形态:全知视角、外视角、内视角。后来叙事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学者又增加了多元视角,以及主要针对广播作品研究的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视角。笔者将根据不同的案例,来剖析不同叙事视角对作品内容和作品传播效果带来的影响。

1. 内视角:以客观事实为载体,强调问题导向

以美国国家地理频道(NGCI)推出的纪录片电影《潜入朝鲜》为例,影片以治疗朝鲜的白内障患者“鲁特计划”为线索,整个节目多数情况下采用内视角的方式,以记者摇晃的镜头为视角,侧重记录生活的穷困、面对疾病的无助以及政治崇拜。整部影片都是用事件亲历者的角度和语言来进行讲述的,以此对人物的言行、心理作再现式的细致描摹,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和感染力。但这一叙事角度给作品带来的局限性也显而易见,作品的主观性、偏见和感情色彩都非常强烈。因此,这部影片也成为传播学教学的一个反面案例,就是特定信息的选择、有态度的镜头语言以及在叙述时的主观判断,影响了影片记录历史的价值,凸显了意识形态的偏见和文化优越的傲慢。

2. 多元视角:突出有个性、有时代感的具体事实

2015年11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特别系列报道《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其中《且忆清泉石上流》这篇报道在新媒体上传播甚广。整篇报道看似讲的是济南城泉水的枯荣:“后来,有了自来水,送水的轱辘车逐渐消失了;大片的老院拆了,起了高楼,夹在其中的泉眼自然被吞噬掩埋,全城只剩下100多处。”从“泉城”到“停喷”再到“保泉”,其实反映的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城市生态的变化,以及生态恶化后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此节目采用多元视角,从多个侧面描述了泉水的改变,这种视角也是目前我国类似作品采用较多的视角,记录和讲述由不同的人物在動态中进行组合,不同人物代表了不同的社会层次,他们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认知带来故事主题的演进,更能让受众形成对事件立体、全面的认知,在形成共同认知的前提下,让受众和作者达到共情。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包括抢救方言、匠人传奇、地名故事、职业传承、中国功夫等九个系列,每篇报道都采取了类似的多元视角,涉及到社会的自然环境、历史变迁、产业延革、风俗变化等各方面状况。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经济之声、华夏之声等多个频率一经播出,就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并获得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5 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表彰。

3.全知视角:注重知识性、真实性和科学性

“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结果超乎你的想象……”

这是《航拍中国》的开篇解说词,是中央电视台2017年春节推出的风貌类新闻纪录片,以空中视角鸟瞰中国,涉及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集,是中国有史以来航拍规模最大、单集投资金额最高的大型航拍纪录片。此片最大的亮点就在于以空中鸟瞰的方式来拍摄各省的自然风貌,其中融入进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产业变迁等。

做自然地理方面的节目,最忌讳的就是做成“大好河山”类的旅游宣传片,因此,除了人文历史、民风民俗之外,还要注重对叙事视角的观照,最好的选择当然是全知视角。所谓的全知视角叙事,叙事者“全知全能”,对事件的推进和走向完全知晓,对事件深度的掌握多过作品中的任何一个角色。也可定义为“外视角”,就是叙述者超脱在整个故事之外,不参与任何情节的推进和改变,只是进行客观的观察。这种视角的好处是客观,同时便于进行宏观层面的把握,语调色彩也比较冷静,较少表现叙述者的感情。

《航拍中国》采用全知视角叙事,镜头绝大多数位于高空中的直升飞机或者无人机,用鸟瞰的姿态来看这片朝夕相处的大地,结果也正如解说词所言,“再熟悉的镜像也变了一副模样”,航拍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给观众的感觉好像遨游天际,在欣赏另一番美景的同时,解说词加入了当地的风土习俗、产业变迁,既带来视觉的享受,又提高了文化修养,一经播出,便广受好评。

4.第三人称视角

第三人称视角即作者在“故事中不参与情节,不充当任何角色,只是客观地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③叙事人称的确立“意味着一种叙事格局的确立,这种格局关系到作者与读者的对话方式”。④广播新闻作品近两年在“第三人称叙事视角”上做了有益的尝试。安徽台今年8月份推出大型系列报道《听见》第三季——《第一书记在咱村》,报道的主体是贫困地区的风貌和发展成就,全部采用第三人称视角,对传统典型报道模式做出了突破和创新。再比如安徽台生活广播推出的系列报道《城市记忆》,用广播纪录片的形式对城市的一些地标、老建筑进行梳理,展现城市的发展历史。由于当年的设计者、建造者很多已经不在了,作者无法与他们直接接触,又始终处于事件的外围,只能依靠受访者来还原历史,然后以第三人称进行转述。比如《屯溪老街》篇,采访的是黄山百年老字号茶庄怡新祥号的第四代传人厉辉,“他一边种茶、卖茶,一边研究老街的历史和徽州的文化。在厉辉的记忆中,老街是儒商云集的地方,不少百年老号的牌匾都由书坛圣手王朝闻、启功、沈鹏、吴作人等题写。”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真正体现了新闻文本的记录性,作品激发的基于回忆的想象性构建,充满美好与和谐完整,极易引发共鸣。endprint

二、风貌类视听新闻作品应有的文化视角

“视角”一词本身就带有意识形态的属性,叙事视角绝不仅仅是一个为了起到耐人寻味、具有审美效果的艺术表现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设计,给受众一个有倾向的文本,从而让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带上了作品的傾向。

在没有相应的文化知识情况下,人们容易从“本我”文化去审视“他我”文化,从而不理解“他我”文化现象。对“他我”文化知识拥有程度越低,对“他我”文化的客观理解程度也就越低。比如《潜入朝鲜》就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案例,由于对朝鲜的不了解,导致记者在选择事实和镜头语言时有明显先入为主的文化偏见,解说词中处处充斥着意识形态编码的成分,这就稀释了作为一个纪录片所应有的客观、公正的原则。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复杂、多元的文化生态,不同文化之间必然发生接触、碰撞、交汇、融合,也正因此,文化视角体现了媒体的责任与担当。风貌类视听作品作为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实的人文结合的作品,理应超越“本我”文化和“他我”文化,找到介于两者之间但又独立的认知点。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系列节目《岩松看美国》,以及后来的《岩松看日本》系列,都是以客观、理性的旁观者角度,来分析其社会的发展、运行规律。

毫无疑问,不同文化视角的选择将会在文字表达中影响作者的立场观点,影响新闻的客观性,以及作品的传播生命力。好的新闻作品,必须对文本的叙事视角进行审慎的选择与运用,才能让作品“超越对事件的文本表面意义的依赖,从而引导受众进行独立的观察与思考。”⑤

注释

①郑燕:《风貌类视听新闻作品创作要点探析》,《新闻世界》, 2012年第10期。

②曾庆香:《新闻叙事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③胡全生:《小说叙述与意识形态》,《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④〔荷〕米克·巴尔著,谭君强译:《叙事学:叙事理论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3~114页。

⑤曾庆香:《新闻叙事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129—130页。

(作者丁建明、任荣荣:安徽广播电视台生活广播,

刘彤系中国传媒大学2016级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本文编辑:聂巧)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视角叙事视角
文化视角下浅谈高中数学课堂的基本模式
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中的陌生化叙事
浅谈中韩电视剧、电影的叙事差异
新闻写作的叙事视角探讨
文化视角、辩证思维与新学科理论建构
海明威《在异乡》叙事视角赏析
基于文化视角的社会分层与青年新移民的社会融合研究
影像圆融:小议多元叙事视角的选择性后置
从文化视角来看日语接受与表达
历史文化视角下秦皇岛旅游资源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