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动对接打造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

2017-10-25夏飞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7年10期
关键词:杨浦杨浦区科创

夏飞

[摘 要]

杨浦区主动对接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打造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发挥“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特色优势,营造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的良好环境,调整和优化城区空间布局实现战略升级,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

上海杨浦区;科技创新;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

[中图分类号] F204;F29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7)10-0053-02

2014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调研时,要求上海始终立足国内、放眼全球,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2015年5月,经过近一年的广泛调研,十届上海市委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提出了要聚焦张江、紫竹、杨浦、漕河泾、嘉定、临港等六个重点区域,其中,只有杨浦和嘉定分别代表中心城区和郊区,以整个行政区域作为承载区。同时,根据杨浦特点,又提出了杨浦要建设“万众创新示范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区委号召党员干部坚持敢于创新、敢于争先、敢于攻坚、敢于担当的杨浦“四敢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着力以开放促改革,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做到一切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摒弃,一切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都要大胆革除,一切束缚创新创业创造手脚的政府管理方式都要彻底改变。全面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动力和创造活力,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在这基础上落实了一系列举措,主动对接上海市科创中心建设,打造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

一、发挥“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特色优势

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核心理念,是杨浦打造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的特色优势。在这当中,科教资源丰富,一直是杨浦引以为傲的“资本”。区域内有包括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十所高校,在校的本科生和硕士生占全上海市的20%和30%。杨浦着力突破条块分割的体制机制瓶颈,推动区、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动发展,全面提升杨浦区域创新体系的整体运行效率、城区经济和社会能级,进而推进城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十二五”期末,地方财政科技经费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达到7.1%。“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内涵深化、能级提升,项目化推进与高校的合作,推动复旦创新走廊规划建设,环同济知识经济圈能级提升,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等重大功能性项目落户,打造“财大科技金融谷”,太赫兹研究院成立,科技园区对区域经济贡献比重达到8%。“创业杨浦”品牌效应凸显,创新工场、腾讯众创、蚂蚁创客空间、启迪孵化器等众创空间落户,使杨浦获上海唯一全国首批“创业先进城区”。

“十二五”期间,全区各类创业载体超过200万平方米。千人计划创业大厦的正式启用,使上海3310科技园形成了“两大厦、两基地”开放式创业格局。建设中国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以及5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3个国家级科技创业中心、1个国家级软件园、27个大学生孵化基地等创新创业载体,以及开发建设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所形成的国内外知名企业载体。同时,杨浦区已经逐步形成以政府的引导基金、PE、VC、产业基金上市等为内容的多元化融资服务体系,区域内集聚了诺亚财富、宽带资本等一批金融服务机构,基金的总规模已经达到了200亿元。还将区政府的引导基金委托美国硅谷金融集团进行专业管理和运作,一期和二期的母基金分别为2.4亿元和3亿元,撬动了社会力量的投资已经超过了100亿元。

二、营造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的良好环境

杨浦区形成“1+1+X”的区委一号课题系列成果,即《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的调研总报告》《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的实施意见》和与之相配套的若干项政策。在《实施意见》指导下,杨浦制定了《关于大力促进创新创业若干政策办法(试行)》,从激发各类主体的创新活力、构建要素齐全的众创空间、建设科技金融服务创新示范区、汇聚培育创新创业人才、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等方面着手,形成了20条具体支持政策。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杨浦近年来始终不渝地实施人才战略,在人才落户、资金支持、股权激励、子女入学、安居工程等人事人才政策上做好服务,促使杨浦成为创新创业热土。至2014年底,杨浦大专以上人才资源总量约27.7万人,第三产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比例高于全市水平。“十二五”期末,引进或培育中央“千人计划”160人,占全市20.8%;上海“千人计划”100人,占全市14.8%;上海领军人才11人,入围“3310计划”海外高层次创业人才282位,其中具有博士学历的占69.9%,集聚海外人才创业企业533家,并且以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带动了本土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和专业团队的集聚,集聚上海创业类“浦江人才”22名,15家企业获得市首席技师“千人计划”工作資助,初步显现了高端人才带动人才集聚的效应。

三、调整和优化城区空间布局实现战略升级

杨浦依据区域资源禀赋,调整和优化城区空间布局,促进区域联动和协调发展。“十二五”期间,统筹推进五角场功能区、滨江发展带、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和新江湾城社区五大功能区建设,区域南北联动效应不断显现。并依功能区为蓝本,进一步明确“西部核心区+中部提升区+东部战略区”空间布局,打造西部“创新经济走廊”、中部“创客生态社区”和东部“滨江创新高地”,推动科技创新与城区更新不断融合,着力提升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城区空间布局。通过重点功能区建设,形成了大量创新发展和产业空间。其中,创新创业载体有三大类:第一类是政府参与成立的创新创业载体,约200万平方米。包括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科技园区20家和一批社区创业孵化基地,逐步形成了电子信息、现代设计、新能源、光机电一体化、教育培训等产业集群。特别是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已集聚研发设计及其相关上下游企业1200余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十二五”期末实现总产出305亿元。第二类是新型市场化运作的孵化器等创业服务机构。吸引了“创新工场”上海基地、蚂蚁创客、启迪之星、优客工场、36氪、华创俱乐部等创新机构。这些新型的创新服务机构,不仅为创新企业提供低门槛的办公场地、公共会议室,还提供一些用于小型路演、商务交流、阅读静思的多功能空间,并为创业者提供资源对接、创业培训、天使投资等全链条孵化服务。第三类是国际化、总部型高端商务办公场所。在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创智天地、新江湾城等区域,建设了大量的高端商务办公场所,以满足成长型企业、成熟企业、跨国公司的高端需求。

2016年5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确定杨浦为全国首批17个区域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之一。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按照国家发改委工作部署,上海市迅速启动杨浦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市、区联手编制实施方案。2016年10月10日,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建设杨浦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杨浦区引领辐射长三角区域的创业创新发展,创业创新走在全国前列,最终要率先建成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万众创新示范区。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卞吉赋endprint

猜你喜欢

杨浦杨浦区科创
科创走廊“乘风起”
百年杨浦大变YOUNG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熠熠生辉“大杨浦”
全球科创中心“上海方案”出炉
杨浦区提前实现十三五水面积指标
还魂记
问题溯源之动弦与定圆
尘埃喧嚣(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