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赤子心 优游古今

2017-10-24刘鸿旗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初学石涛恩师

刘鸿旗

自幼在彰化一个纯朴的小农村长大,父母亲辛勤地在土地上耕作,我在家中排行老么,是家中最幸福的小孩,虽从小没有接触美术教育,但我喜欢到处涂鸦,自己做玩具,因此有个简单愉快的童年!最早对书法有印象是每年过年乡下要贴好多春联,爸爸一提笔写春联,我们小孩子要帮忙拉纸,一不专心偷瞄旁边的电视是会被骂的,父亲书法也是自学,一年仅写一次!一直到我14岁,二姐在夜市书摊买本书法模板给我,开启了我书法之路,起初我只是拿来当硬笔字帖,依样写写隶书,觉得挺新奇的,等到十八岁才正式拜师学艺,从此焚膏继晷,朝夕临摹,不曾一日间断……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

初学书法与一般人大致相同,从规矩严谨的欧体入门,佐以温雅的智永真书,继而上追二王行楷,结字尚可,笔法却很稚嫩,因此恩师陈奇公命我从北碑或颜字大楷择一临习,恩师言道:“这帖可使其气度雄强,用笔峻厚去侧媚之病!”

当时,初学书法才四个寒暑,眼界不高,只看得懂漂亮的字,北碑只练了半载就半途而废了,不过种子既已种下,奠定往后十年,我以楷隶合体的书写风格为创作方向,结体取写经、兼容北碑,长锋羊毫行笔,时而隶法沉着,横势舒展或以行草润燥动态张力而为之。我试着从不同领域切入,勇于尝试,学古而不泥古,衍生出各种新的书写可行性!

就我的經验而言,好的老师应以启发为首要,了解学习者各阶段的需求,并适时引导方向,而非一味示范、讲解结构布白……更不能只局限于教授学生临习自己的字当作模板,把书法之路圈在一小范围,如此真是误人子弟啊!

石涛先生说得好:“笔端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他也是大量临习前辈的经验法则,不断推陈出新,以致他的笔墨能一直贴近人心,结合当代人的审美习惯!

然而这又不是石涛先生所独创的,这是整个文明的规律,所有的东西都应是如此继承传统的养分,突破原有的风格,师古不泥古,活在当下!因此,当下我的每一天,就是遵循此想法,平时上课,教授书法以传统经典为主,自己练字则选择题材多样化,多元尝试,题材包含流行歌词、歇后语和笑话等等。游戏之作不计工拙,有时觉得自己天马行空、无厘头得像个小孩,不过能拥有颗赤子之心,真好!怎么写都不会累!

猜你喜欢

初学石涛恩师
清朝画家石涛“北漂”记
无解≠增根
你看到的是点,我看到的却是函数
没有难度哪有高度
漫话“戴高帽”
比较二次根式的大小
轮滑苦与乐
石涛生卒年研究综述
《苍松秋色》
黄济恩师,您听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