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法治意识培育的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浅议

2017-10-23林冬雪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10期
关键词:法治意识课程资源教育

林冬雪

【摘 要】法治意识是公民的理性品质,高中生作为重要的公民群体,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培育法治意识也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这与国家的依法治国策略相一致。目前,我国课程开发中还存在法制意识不健全,法制氛围不浓厚等现象。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拓宽教育渠道,整合教育资源等多种教育手段,来促进法治意识的培育,落实核心素养的理念。

【关键词】法治意识;课程资源;教育

一、关于法治意识和课程资源开发的概念解读

2015年3月,教育部正式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见》的文件,提出要加快“核心素养体系”建设。2016年9月框架正式发布。并确定思想政治核心素养为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部分。其中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的认可、崇尚与遵从,是关于法治的思想、态度和知识,主要包括规则意识、程序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等。

关于课程资源,华东师范大学的吴刚平教授把课程资源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范蔚教授认为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和。本文论述的课程资源就是搜集为课程服务的所有有價值的材料。

课程资源为课程服务,课程为教学服务,教学能够达到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目的,就是本文开发课程资源的最终归宿。所谓关于法治意识的课程资源开发,实质上就是不断探寻挖掘一切服务于培育学生法治意识的教育教学潜质的资源。

二、课程资源开发中培养法治意识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深,整合好课程资源,成为推动中国教育的良性发展的途径之一。尽管课程资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丰富多样,但是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筛选和整合方面还存在主体、技术以及与教学相统一的缺陷。急需教育工作着进行完善和补充。

从学校方面,课程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从总体上看校外课程资源,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重点示范校与非重点校之间课程资源的分布存在很大差异。所以资源配备在各个学校上“先天不足” ,学校经费紧张,难以配置新课程实施所需的各种硬件设施。

从教师角度,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主要是“工作负担重,无暇顾及”,还有“缺乏实践经验”,以及“缺乏指导和支持”。这一结果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存在显著差异。还有教师表明,“感到自己的工作量过大、压力大”没有时间和精力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从学生角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充满激情,表现欲望强,但是课堂上教师只重预设而忽视生成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参与课堂知识生成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出现机械学习,被动学习的状况,学生的参与性大大降低,也降低了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

家庭、社会方面缺乏法治意识营造氛围

在中国,家庭一般扮演着学校教育的强化剂,使家庭教育依赖学校教育,缺乏独立性,以及隔代教育导致孩子责任意识差,更缺少学习社交能力的榜样。而社会上有些低俗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背离,一些不良风气,更是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而许多事业单位和机构则认为这与他们没有关联,导致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衔接出问题,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怀疑。

三、课程资源开发中培养法治意识的主要方法

(一)改变学校教学方式,拓宽教育渠道

从学校角度,学校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开发主体,学校的管理者要制定计划配备学校的各种硬件设施,完善图书馆、实验室、多谋体教室和电子阅览室等。同时要利用当地的校外资源,作为校内资源的补充,例如去法庭观摩案件的审理过程,让学生感受法律的权威,这比课堂上的讲授令学生收获大;也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多谋体观看法制节目例如:《焦点访谈》《普法栏目剧》等,让学生多角度接触到现实社会。让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平对学生产生冲击,激发他们尊法、守法意识以及对法治社会的渴望。

从教师角度,“在课程资源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对教师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强对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和能力的培育,进行入职前和行业内有关法治意识的培训,同时更要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常组织教师一起预备课前的讨论,利用“头脑风暴”,将教师们看到、听到、亲身感受到的法治知识,进行分享,经教师提炼后进入课堂,对学生法治教育会更加充实和具有说服力,即帮助教师备课,也节省教师时间,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压力。

从学生角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自己的经验、兴趣、差异和错误本身也是一种资源,是宝贵的课程财富,教师要引导学生培养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善于观察、乐于探究等精神。并帮助学生把有关法治方面的经验加以整合,转移到课堂上,让讲解的主动权回归学生,学生在表现和发挥的过程,就是知识收获和深化的过程。同时,教师要对课堂上生成性的知识给予重视,不要一味要求学生按照既定的路线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更要避免给出所谓的“标准答案”,学生的个性回答和独特见解是教师教学的成功之处。

(二)解决家庭和社会的问题

家庭是学生除学校之外主要的活动场所,虽然家庭是一个小天地,但确是教育孩子的大课堂。而家长是政治课教师最得力的“教学助手”,最可靠的校外课程资源之一,学校要充分利用家庭的作用,在学校建立平台让家长分享自己在社会中遇到的纠纷和矛盾,以及在此过程中怎样不断提高自身的法治意识,这样通过亲身经历教育孩子,会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同时社区也是校外课程资源的依靠力量,各种社区机构要多向学校开放,并在一定程度上适当减免学生参观的费用,使学校和社区进行有效互动,使合作和对话成为常态,使社区成为学校教学的第二课堂,增强学生同社会接触的机会,增强学生关注社会的责任感。这样,家庭、社会、学校,三者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一起为关注教育、关注未来而努力,随着教育的受重视程度的提升,国民素质也会越来越高,国家才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教育的作用也将会变的越来越大。

结论

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对课程的重要补充,本论文从开发主体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法治意识的培育为方向,对学校、教师、学生、家庭、社会等主体,在课程资源贡献的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提炼出搜集课程资源为教学服务的更好策论。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他们更喜欢亲自动手、亲身体验,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让学生多参与课程的讲授,为他们提供主动展示和思考的平台。希望以后的研究可以加大对这方面的研究,完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吴刚平.高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智慧[D].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张文晓.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3

[3]段兆兵.论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D].西北师范大学,2003

[4]马令存.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法治精神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5]李楠.思想政治课教学对高中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endprint

猜你喜欢

法治意识课程资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培育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培养与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调查研究
依法治国大背景下中国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途径研究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