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生心理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机制分析

2017-10-21王金柯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

王金柯

[摘 要]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成长过程中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高校的任务,家庭教育作为最基础的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也最深远。因而研究大学生心理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机制,对正确引导大学生健全心理素质、培养完整人格养成有重大意义。以学生工作管理中的真实案例剖析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影响,以期形成经验,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出贡献。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心理成长;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 案例介绍

某大一学生成绩优秀,学习能力强。但学生自初中时期开始便厌学,常找借口逃学,性格内向,寡言少语。曾去某医院精神科就诊,被诊断为典型抑郁症,医生建议药物治疗,学生自述由于药物副作用大,有头晕恶心等反应,因而没有坚持服药。该生到我校就读后,在大学生心理测试中被检测出中度抑郁。在谈话过程中,学生表现出对未来没有目标,消极绝望的念头,直言:“做人没什么意思”,同时与人交流极少,常独来独往。通过深入交谈以及与其父母的沟通,了解到该生父母均为小学老师,其父对其要求严格,教育方式过于粗暴,经常打骂该生,言语有时刻薄,经常用恶劣的话语中伤该生,比如直接说让学生去死等等。即使在医院诊断为抑郁症之后,其父仍认为该生就是装的,教育方式没有丝毫改变。导致该生厌学情绪高、抑郁情绪加重,严重影响了该生心理健康成长。

2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目前我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呈积极向上状况,但是因心理缺陷、心理障碍等原因导致自杀、凶杀等等案件屡见不鲜。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1)大学生活的自主性,容易导致学生迷茫,找不到目标而失落;(2)就业压力、学习任务重加重了学生心理负担;(3)个性自我,尤其是90后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不善于人际关系处理,容易导致自闭;(4)错误的恋爱观。当前社会开放式、快速的恋爱观易引导学生树立错误的恋爱观,当恋爱失败时往往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心理健康发展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点,人格齐全、心理健康的学生才能成长为栋梁之才,因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头戏。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高校的任务,更需要家庭教育的介入并发挥作用。在本文案例中,该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大程度上起因于家庭教育,最终的解决也是得利于家庭教育。

3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成长过程的作用机制分析

对每个人来说,家庭是最初的学校,也是最好的学校,即我们常说的“家教”。良好的家教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而失败的家教则会导致大学生认知发生偏差,甚至心理扭曲,影响完整人格的养成。根据目前已有的研究,结合笔者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发现家庭教育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心理成长过程发生作用。

3.1 家庭教育方式

任春凤在研究中将家庭教育方式分成严厉、民主、放任和溺爱四种,并指出母亲与父亲的教育方式又各不相同。教育方式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最为直接明显,如严厉的方式可能直接导致该生胆小不自信,而民主的方式则会促使学生更有主见、更有探索精神。本案例中,该生从成绩优秀到厌学逃学,跟其父严厉的教育方式直接相关。通过沟通,其父认识到自己教育方式的不当,正在逐步改变,放低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值,同时改变说话方式,做到尽量缓和的沟通交流。目前转变较大,该生自述与父亲相处交流比以前轻松很多。

3.2 家庭金钱观

有研究表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往往要大于家庭经济条件正常或富裕的学生。但这并不是绝对的,笔者认为家庭金钱观才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家庭应有着良好的金钱观,传达给孩子金钱不是万能的,人生的成功也并不是在于金钱。但当前,社会风气浮躁,拜金主义观念盛行。家长过于追逐名利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往往容易影响孩子的价值观。本案例中,该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尤其是父亲对收入等现状不满,觉得自己的人生不成功,因而望子成龙的期望值相当高,这间接影响学生对人生目标产生了错误导向,学习功利性过强,一旦遇挫,容易心态失衡。

3.3 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家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待人接物方式。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言传身教胜于一切教育,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形成重大影响。一般情况下,大学生与人沟通交流、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受父母影响,基本与家庭保持一致,家庭氛围会直接对大学生的性格养成产生影响。本案例中,该生家庭的沟通方式比较粗暴直接,家庭氛围消极阴沉;父母之间感情一般,沟通较少,经常为琐事争吵。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该生沉默寡言、内向、不喜与人交流的性格。经观察,该生在学校独来独往,从不与人交流;不主动与家人联系,且在家,也是基本将自己关在房间打游戏。

3.4 家庭生活方式

家庭生活方式包括衣食住行、劳动工作、娱乐社交等物质和精神生活,往往体现了一个家庭的价值观,对孩子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邱远通过研究表明,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有紧密的关系。本案例中,该生父母从一开始就过度重视学习成绩,要求非常高,而如何调节自我情绪、培养兴趣爱好等等教育则非常少,可以说几乎没有,导致该生没有兴趣爱好、生活单调,不知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在情绪低落时没有合适的方式方法进行排解。该生自述没有什么事情能让自己高兴的,常常一个人窝在寝室的床上躺着发呆,即在情绪低落时没有合适的方式方法进行排解。

4 经验及总结

通过在校的一些有效措施,比如定期与该生谈心谈话、动员同寝室同学多主动与该生沟通、有活动多拉着该生参加等,该生逐渐开始愿意述说自己心里所想。通过多次与其父母,尤其是与其父联系沟通,该生父亲已经认识到自己教育方式的不当之处,在其母亲的配合下,逐步改变对该生的教育方式,并放低了对该生的期望,更多考虑该生的所思所想。平时与该生说话,也更加耐心。此外,其父母常在周末来学校陪该生吃饭、让该生带他们游玩学校所在城市的风景区等,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通过家庭教育的改变,该生的心理问题明显得到缓解,情绪较以前高,与家人的主动联系也增加了。虽对学习的兴趣仍不高,但不再厌学,并逐步明确以后想从事计算机行业。

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剖析,进一步加深了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当前社会将太多教育责任放在学校,但家庭才是影响学生最深最持久的地方,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家庭教育应该重视健全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大学生完整人格养成的重任。此外,高校跟家庭应该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有健康的心理接受人生的各种挑战。

[參考文献]

[1] 任春凤.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基于辽宁省五所大学的调查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2014(16).

[2] 曾瑾,何晓燕,张璐.大学生金钱观现状[J].科教文汇,2015(31).

[3] 邱远.大学生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初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

[4] 顾小莉,宇承海.基于家庭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与行为习惯研究[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5(30).

[5] 张勤,王丹妮,庄颖.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病例对照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离异单亲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析隔代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混血家庭的悲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