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视域下的中小学美术教学研究

2017-10-21刘婷昱

西江文艺 2017年19期
关键词:中小学教学美术音乐

刘婷昱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前进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不断进步的阶梯,对于中小学教学而言,创新更是培育民族未来的希望。艺术的精髓在于追求变换不定的创新,而将音乐融入美术教育,或许能使艺术学科跨界教学成为可能,通过跨学科教学的尝试性探索,将两种艺术形式有机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培育出学生的创造型潜能。通过这种形式的有趣结合,无疑能使课堂教学氛围增色不少,但这只是创新型课堂教学走出的第一步,未来的课堂创新教学探索任重道远。

【关键词】:美术;音乐;创新;中小学教学

一、绪论

在新课标的考核体系中,已经明确要求对学生在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方面要进行积极的引导,要贯彻落实“综合·探索”的教育目标和教学理念,这无疑对现有教学方法提出严峻挑战。本文以音乐融入视角进行尝试性探索,以求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潜能。同时,学生感知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受接触事物的广度和深度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因如此,在美术教育中融入音乐元素并不是课程设计和开发需要,在大的概率性事情中,则更是顺应了学生认知提升的客观规律,更是尊重了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客观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学校只起了“助推”作用[1]。

二、音乐融入美术教育的原则与应用

本文在以音乐融入中小学教学课堂环节时,必须坚持美术课程的主体性地位,不能因融入音乐元素而弱化了美术课堂的主体性地位,通过音乐元素的融入更能调动学生的联觉效应和通感效应,使其在音乐旋律、节奏、音调的带动下,对美术布局、构图、空间和形式有一定合理性的把握和感知,并且可以通过感情和艺术情境的渲染帮助学生完善对艺术形象与审美趣味的理解。

音乐融入美术教学课程的应用诸多,此文只对经典型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第一种为节奏与构图。节奏指音调长短各异,音色强弱不同的时间单位有机结合而组成的序列;美术构图指一种合理的画风布局,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秩序井然且张力依旧,充斥着一种混乱与平衡之间的对抗。第二种旋律与形式语言。旋律指音调的连续,它和和声及节奏被称为音乐的三大要素。旋律可以通过美术构图的图式传达音乐情感,同时,可以借助形式语言勾勒出美术构图的线条感。诸如完整音乐作品的旋律大部分情况下是以曲折的音调进行排列组合,在美术中曲折的音调能够组织成曲线。而曲折的音符,在美术中能够勾勒出起伏有致、连绵婉转且柔和还圆润的弧线条,从音乐融入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在进行尝试性探索的过程中,还发现若音调的旋律简洁紧凑,其曲调给人传递的意象多半是凌厉、尖锐能够使学生构建一种坚定、有力的形象,并且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对美术作品中所诠释出对矛盾、冲突的理解。音乐中音调的环绕还能帮助学生构勒出对圆或螺旋线条的准确把握和理解,学生能够通过旋律的转动体会到线条的灵活、神秘与迷幻。

三、从学科领域看音乐融入美术教育教学

(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该部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是学生塑造能力的培养,第二个方面是强调学生的自主表现和自主创造能力的培养。对前者可进行如下解读,即能够帮助学生切身体会到对深形、色彩、肌理以及空间布局的理解与认知,使其内化为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增强学生的深刻性与直观性[2]。对后者的解读则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想象能力与新奇能力的培养,使其在艺术的长期和不间断的熏陶之下增强对艺术观念、生活态度以及情感因素的表达与诠释。

(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在现代中小学课程教学活动中,一直备受关注的应该是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它是关键之中的关键因素和环节,稍出差错,则损之千里。但我们长期关注到的一个社会现实则是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的生态环境下,学校的创新课堂开展却举步维艰。为了迎合美术课程标准的需要,我们对学生的兴趣培养,以及知识结构的建构进行了有益的调整,使其在日常的教学中更多地融入艺术元素,最大限度地增加课堂教学氛围。

(3)“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中,音乐融入美术课程的欣赏评述领域,笔者认为来源于两大领域,第一大领域则属音乐层面,而第二大领域则属美术层面。无论来源于音乐层面,还是来源于美术层面,艺术对于学生的引导、启发的影响是正面且积极的,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中小学的学生透过音乐能够很好地把握美术所要表达的复杂情感因素,如意识、态度、情感等,加强中小学的学生对于作品精神、思想深度和內涵的理解与诠释。站在美术的课堂视角,审美的心理无疑受到来自综合艺术和人文视野的干扰与影响。

(4)“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基于创新视角下的中小学美术课堂,如何更深入地将音乐融入到美术教学中,这不仅是一门技术,而且也是一门艺术。必须巧妙地加以对待,以使我们能更深入地钻研,搜寻可供参考、利用、研究的内容与情感方式来进行美术学科的创新性探索。音乐与美术的融合,便是艺术本身的高度融合,只不过是两种不同形式的结合而已,对待这种形式的结合,我们应持一种积极的观点,因为这对中小学美术教学有帮助,这也是中小学教学过程中的大胆尝试、开创性探索。音乐的融入相对程度上增添了美术教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所要表达的抽象亦或是具体的图画、概念更为清晰和准确。

四、音乐融入美术教育教学的综合意义

无疑,中小学教学实践活动中,将音乐融入美术教育教学课程,其综合价值是积极和肯定的,是值得提倡的。归纳起来,无外呼有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综合意义,第一为心理学上的心理治疗,第二为重塑审美情趣,培育与提供审美品位的能力。

众所周知,艺术的魅力不仅在于艺术本身,透过艺术的表象我们能够捕捉到更深层次的东西。它能帮助学生陶冶情操,起到心理治疗的效果;它能帮助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潜能。有调查显示,经常听音乐的学生,学生成绩比不爱听音乐的学生成绩更好,或许这就是艺术在心理上的治疗,能够使学生神精系统舒缓与放松,对学生的成功更有帮助[3]。音乐对于人心灵的净化作用的相关研究表明:用音乐,用某些旋律、节奏治疗人的脾气和情欲,并恢复内心能力和谐。由此可见,音乐融入到美术教育教学中是对这一心理机制的完善与补充。

无论是音乐融入美术教学,还是美术融入音乐教学,均是两种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当然本文是以音乐融入美术教学为研究主体,这就不能弱化美术占主体地位的趋向。它们是两大门类的艺术形式的结合,其审美趣味与品位内涵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探讨。它们做为结合最为紧密的两种艺术形式,在中小学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培育中小学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意识,音乐教育对于构建人的真、善、美的心灵,提升审美修养有着独特的意义与作用。而在视觉文化影响之下,作为大众传媒重要途径的美术教育也发挥着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将音乐与美术合二为一,提升欣赏过程中欣赏者内在的审美感受与品位意念。

参考文献:

[1]【英】贡布里希.艺术的心理世界【M】.范景中。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施咏.中国音乐审美中的通感心理及其成因【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4)

[3]【俄】瓦康定斯基.点·线·面——抽象艺术的基础【M】.罗世平,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中小学教学美术音乐
美术篇
试谈中小学教学中的美术教育
微课在中小学教学中的运用
谈美术教育在中小学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