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斯特三首《彼得拉克十四行诗》的演奏版本对比鉴

2017-10-21赏黄洋

西江文艺 2017年19期
关键词:列特贝尔曼维茨

赏黄洋

李斯特三首《彼得拉克十四行诗》是音乐与文学完美的结晶,更是钢琴音乐作品诗意化的典型代表之作。本文以这三首作品为研究对象,对它们的诗乐艺术及演绎特征作研究。本文选择了三位钢琴大师的演奏版本进行比较分析,他们分别是:奥地利钢琴家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Alfred Brendel)、美籍古巴钢琴家乔治·博列特(Jorge Bolet)、俄罗斯钢琴家拉扎尔·贝尔曼(Lazar Berman)。其中《彼得拉克十四行诗第104号》作品分别用的是美籍俄罗斯钢琴大师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Vladimir Horowitz)与布伦德尔、博列特的演奏版本分析比较。

(1)《彼得拉克十四行诗第47号》

引子部分,布伦德尔在速度、力度、音乐情绪等方面处理的对比鲜明;而相比之下博列特演绎的就平缓了许多;贝尔曼的处理既没有布伦德尔那般激烈亦不似博列特的平稳,他在有休止的地方踏板放的很干净,制造出一种音断气不断的氛围。

主题的第一次出现,三位演奏家在音乐情绪和乐句细节的处理上有些许差别:由于速度的关系,布伦德尔演绎的主题部分歌唱性十足,且有着悠然轻快之感,甚至偶尔的一些句尾会露出一丝俏皮的味道,好似诗人初见劳拉坠入爱河的甜蜜喜悦之情;博列特在该部分的音乐情绪处理显然还是秉承了之前的风格,整体都较为平稳,起伏不大,即使到了30~34小节这样的小高潮他的表现也不像布伦德尔处理的那般激动,整体透露出的是如摇篮曲般的平和温柔之感;贝尔曼把该主题旋律制造的起伏摇曳感很有特点,他把每一小乐句主旋律的开头几个同音做了层层推进感的渐强,尾部“叹息式”级进下行的两个音做了带有附点节奏感的渐弱,如向下弧线般的圆润收尾。

主题的第二次出现,在43~52小节全曲的第二个高潮处,三位演奏家的处理截然不同。布伦德尔是一鼓作气的把音乐渐强渐快,且尤其注重左手低音的烘托效果,热情高涨;博列特则是深情款款的推向高潮;贝尔曼则在51小节开始做了渐慢渐弱,音色也渐渐柔和,似乎是在为后面的“山谷回声”做铺垫。53~57小节的“山谷回声”低音区与高音区和弦的相呼应布伦德尔的强弱及音色层次的对比更加明显,且随着音乐的发展越来越强烈;博列特对于该部分低音区的“喊话”则不像布伦德尔弹奏的那样强硬,更像是说话的语气;贝尔曼将这部分音乐处理的更错落有致,颇有委婉又深情的味道。

接近曲子的尾声部分,85~88小节的中间布伦德尔把延音踏板及时放掉了,处理的十分干净利落,给音乐留有了足够时值的空白;博列特则没有松掉踏板,留了一点前面的余音混响在休止处;贝尔曼与布伦德尔一样也留有了空白的停顿休止,但他的处理不像布伦德尔处理的那般果断干脆。最后全曲的结束三位钢琴家对音乐的处理和表现并没有明显的差异,都是轻柔微弱的淡出人们的听觉视野。

(2)《彼得拉克十四行诗第104号》

引子部分,布伦德尔在前部分没有踩延音踏板,和声处理的很干净,渐快越发激动的,音乐感觉并不连贯而是干脆利落;博列特则恰恰相反,缓慢绵延的声音,略带暗淡的音色,听上去像是拖不动的沉重步伐;霍洛维茨把引子做了一个渐快渐强的处理,左手的低音进行线条十分清晰,正如他始终强调左手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主题部分布伦德尔弹奏的在力度、音色上大致都保持在一個层面上,并没有做细微丰富的变化,表现出更多的是一种坚毅;博列特处理的暗淡沉重;霍洛维茨相比前两位钢琴家弹奏的明显区别是,他把伴奏织体为和弦分解琶音的部分大大削弱了,使其听上去想一片模糊的音块,起到了恰到好处的烘托气氛的作用,使得上面的旋律线条格外清晰连贯。

主题的第一次变奏布伦德尔赋予了这部分极大的歌唱性,连贯流畅且音色明亮;博列特这部分的弹奏整体上还是延续了之前的风格,缓慢而宁静,旋律的歌唱与起伏处理的很敏感细腻;霍洛维茨于这段在声音层次、明暗对比、力度对比上都做了及其丰富细腻的处理,左手分解琶音的第一个音都弹得突出且深邃,右手歌唱性的主题随着旋律的跌宕起伏做着及其细腻的明暗变化。

变奏二从38小节起是全曲情绪的最高点,“雷神”霍洛维茨通过他强有力的左手击键,发出如惊涛骇浪般的巨响共鸣,似乎最有爆发般的高潮特质;布伦德尔和博列特相比之下在这个高潮点“爆发”的就柔和了许多。第44小节华彩部分的双音及后面双手交替的震音,布伦德尔做了由慢至快越发激烈激动的处理;博列特对这一句的处理则相对平稳;霍洛维茨在其间做了细微的渐弱渐慢的变化。61~63小节三位钢琴家的演奏区别较大,布伦德尔在61与63小节分别两次做了渐慢的处理;博列特则整体演奏的较为平稳;霍洛维茨是相比之下演奏的最为激烈激情的了,几乎是一气呵成一倾而下的宣泄出来,仅仅只在63小节末尾的几个音稍稍做了渐慢。

尾声部分前四小节布伦德尔演奏的刚硬有力;博列特演奏的速度更慢,感觉更加绵延而深沉;霍洛维茨演奏的浑厚而决绝有力。只是在第74小节连续的三连音双音下行处,布伦德尔弹奏的缓慢且强调每一个音,仿佛是诗人心中每一个伤心痛苦的烙印;博列特弹奏的相对自然,顺势而下;霍洛维茨做了稍稍的渐快,音色由明转暗,透着丝丝苍凉和无奈。

(3)《彼得拉克十四行诗第123号》

引子开头部分,布伦德尔的演奏速度较慢,且把颤音式的双音三连音弹奏的时疏时密时轻时重,更富有流水般的灵动感;博列特弹奏的速度偏快,且把这一音型处理的更加平均;贝尔曼是三者中最慢的,在休止的地方做了渐慢的处理,整体听上去似乎更具有追忆往事的味道。11~14小节,布伦德尔做了渐强渐快的处理,似乎表达着急切;而博列特诠释的要冷静的多;贝尔曼的演奏速度依旧是三者中最慢的,只在后两小节做了较明显的渐强。

主题部分布伦德尔把乐句的气息拉的比较长,演奏的速度、强弱、旋律的起伏都做的比较明显;博列特则不紧不慢,悠然自得;贝尔曼演奏的速度最慢,每一个音符深情饱满的像发自肺腑的在述说着故事。30~33小节布伦德尔将连接处半音下行的音型演奏的有稍微的倾向性,用的是断奏;而博列特就做了明显的渐快处理,用的是连奏;贝尔曼将这一句半音下行处理得十分细致,非常轻盈,节奏处理的相对自由,无明显的渐弱渐快,有着“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剔透清脆。34~40小节情绪渐渐高涨,布伦德尔做了明显的渐快渐强,把音乐发展至高潮,最后两小节并没有按谱面上所提示的做渐弱的收尾,而是以同样的力度、音色强调着同音反复消散在听觉视野中;博列特在第37小节推向高潮的双音处弹奏的与布伦德尔的渐快渐强不同,他偏向于强调每个音力度的深度饱满;贝尔曼与前两者不一样的是在39~40小节做了明显的渐弱渐慢。

41~44小节主题的再现部分,三位钢琴家都演奏出如八音盒般晶莹剔透悦耳的音响效果。66~67小节颤音和华彩句的展示布伦德尔抑扬顿挫的分了几个小乐句进行音乐的表现;而博列特用非常快的速度将三小节的内容一气呵成了;贝尔曼在第67小节做了明显的渐慢渐弱处理,音色也跟着黯淡下来。

尾声部分的第73~75小节布伦德尔把八度三连音弹奏的扎实而明亮;博列特弹奏的声音则更加含蓄沉淀一些;贝尔曼的音色可以听出大概和布伦德尔的触键方法相近。

版本对比鉴赏的意义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道理相通,我想这正我们需要去聆听去鉴赏对比钢琴家们所演绎的作品的意义之所在。这三首《彼得拉克十四行诗》是诗歌与音乐完美的结晶,无论从其文学内容、演奏技术以及整体的把控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就像学习书法也得从临摹开始一样,聆听钢琴家的演奏,知晓他们在乐曲中多样的处理方法和风格,也有利于把它们消化吸收成为自己演奏中的“营养”,积少成多,也有助于习琴者们筑成自己的演奏风格。

猜你喜欢

列特贝尔曼维茨
最后一片藤叶
眺望以爱为生的境界
基于马科维茨的投资组合模型分析研究
基于马科维茨的投资组合模型分析研究
贝尔曼舍己救人“行为”及“方式”的合理性
妙趣横生
《在路上》文楚安译本中贝尔曼“变形倾向”的体现之一
花式“虐”铅笔头
《创业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