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

2017-10-21石文东

文存阅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融合初中语文

石文东

摘要: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国学经典得到了很好的传承,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及时实现国学经典和语文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通过采取这种措施来增加初中生语文阅读量,有效减少学习中产生的厌烦情绪,从而使初中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发。积极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同时将提升初中生的文化素养作为主要任务,将经典文化和教学内容的融合效果得到充分体现。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初中语文;教学融合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国学经典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与此同时,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以及道德提高等方面都发挥出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初中语文课程的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国学经典内涵,然后将其和课堂内容进行融合,通过采用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鉴于这种教学模式的创新性,有必要不断加大对国学经典诵读融合教学内容的研究力度,有效推动我国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稳定发展。

1.对国学经典的理解

国学范围很广,犹如浩瀚的大海一样,长期以来,研究人员不断对国学经典作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研究学者提出:国学是我国文化库的瑰宝,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国学经典传递出来的是社会关怀与人文思想,强调的是精神价值,同时还作为社会乃至整个国家滋养后人高尚品质的主要方式。目前它已经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得到了很好的渗透,在信息化时代,初中生学习国学经典是很有必要的,通过课堂上老师的正确指导,课下自主阅读,师生们已经理解了国学经典深刻的内涵,受到其内涵的滋养,从而及时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国学经典和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整合分析

2.1实现国学经典和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

初中语文知识是对国学经典诵读有关内容的有效吸收,例如初中语文中的韵文、散文、诗歌等知识都是运用国学经典诵读的主要表现。要求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能够更好的培养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强化课外阅读训练,将国学古诗歌的韵律以及语感美得到最佳体现。另外,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采用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阅读经验,还可以将初中生在阅读方面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激发,与此同时能够有效增加初中生的见识,从而正确理解国学经典诵读。

語文学习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这些知识都是国学经典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渗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又如我们熟悉的《论语》中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在学习中,学生认识到做事做人要光明磊落,应当有君子的胸怀,从而不为未来局势发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些内容指导学生要应该怀揣梦想,如果缺乏树立长远目标的决心,就无法实现梦想。唐诗三百首以及宋词三百首都是初中学习中很熟悉的内容,其韵律、作词、表现形式都和普通文章有明显的区别。通过学习,学生明白了国学经典和初中学习过程是结伴而行的,从而可以正确的理解古诗文的艺术魅力、美感、韵味,熏陶了学生的文化情操。另外,在学习中学生要多积累经验,尤其是在阅读《论语》时可以将自己当做是诗人,自己就是作者本人,其中的“道不同,不相为谋”“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以及“君子有九思;视思明...”这都是自己对人生真谛的感悟,同时认识到:花言巧语败坏德行,一时之气只会败坏事情;主张不同的人很难在一起做事情;作为君子必须要进行提前考虑,看清近处的,看懂远处的,有一定的判断力。这些感悟都是学生在阅读国学经典后得出的感想。

2.2营造国学经典和课堂教学融合的环境

在学习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多了解国学经典诗文背景,如《孟母三迁》中说道: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旁。这部分就是孟母三迁这个故事背后的原因,及时营造和教学内容相结合的内部环境,从而给学生学习国学经典有关内容搭建良好的平台。环境对学生学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环境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点,定期开展国学经典诵读、诗歌大赛等互动活动,以此来塑造书香校园,有效培养初中生的传统文化知识以及先进理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受到艺术的熏陶,从而产生自主学习中国优秀文化的积极想法,这种以比赛形式来刺激初中生学习文化知识以及国学经典的措施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互相推荐自己崇拜的作者、诗人,积极展开故事会比赛,与此同时,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

2.3教会学生把握意境

在国学经典诵读中,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正确把握其意境,在眼前呈现出诗歌如画的场景,使学生在感情、思想上和作者产生共鸣,准确把握诗文意境,采用鼓励式教育方式,使学生在眼前呈现诗文画面。另外,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来给学生播放诗文有关的短视频以及音乐,使学生情感受到触动,刺激学生阅读感官,及时融入到诗歌画面中,这样可以大大提升初中生的文化素养,实现学生文字勾勒画面以及意境表现能力的有效培养。

2.4强化诗文朗诵

要想更多的体会古诗文的韵味就要加强诵读,在语文课堂学习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带着情感进行诗文阅读,将自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渗透在诗文阅读中,多次朗诵,在此过程中可以采取第一遍初读,第二遍细读,第三遍精读的方式,有计划的朗诵,从而在反复朗诵中不断提高自身领悟能力。在教学活动进行前,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一内容的学习中,要求学生进行大声朗读:“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在朗读时,学生要把握好句与句之间停顿,要做到:轻重轻慢,抑扬顿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作者当时情感,加深对这首诗歌的理解。

3.结束语

由于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教师必须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以及研究力度。加强对国学经典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及时进行精神营养补充,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以此方式在学习语文知识基础上有效增强思想意识,正确理解国学经典,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赖光华. 谈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J].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 2014(4):3-3.

猜你喜欢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融合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
小学生国学经典美文诵读策略研究
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指导小学国学经典诵读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小学英语教学的探索
法制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
浅论高职教育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