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容词性定语的语义指向及其判定

2017-10-21石东飞

东方教育 2017年16期

石东飞

摘要:形容词是句子中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一种重要词类,形容词性定语从句在一般文章中出现的次数较多,并且语义指向存在多种可能性。本文通过分析了大量的语境示例考察了形容词性定语的不同语义的指向情况,并做了简单分类,总结出一种可以判定形容词定语语义指向的方法,即换项检验法。目前这种判定方法比较完善,对于形容词定语语义指向多种可能性的情况尤为适应,可以较准确地判断出语义指向句外成分的情况。

关键词:形容词定语;语义指向分析;换项检验法

一、形容词定语语义指向归类

形容词定语的语义指向存在顺向指向、逆向指向、指向句外成分等几种情况。由于中文习惯,形容词定语可以出现在句子中的不同位置,例如主语、定语、宾语等位置都可能会出现形容词定语,所以形容词定语的语义指向必然会指向多种句法成分,一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语义指向较明确,在一些诗歌、杂文、散文中,由于要讲究文字的韵律和含义丰富,经常会出现多种语义指向的情况。那么究竟什么是语义指向呢?首先我们要明确语义指向的定义:在句法结构中,句法成分之间具有一定方向性和一定目标的语义联系叫做语义指向,句法成分的语义联系的方向称为“指”,句法成分的所指向的目标叫做“项”。在这个基础上,本文尝试找到一种可以快速找到最贴切、最准确、最符合句子本意的语义指向判断方式。

二、形容词定语语义指向的判定

形容词种类繁多,在用法上也千变万化,形容词定语在句子的语义指向情况非常复杂,所以在进行汉语学习时,由于句子含义丰富,容易造成歧义。所以,明确语义指向的作用非常重大,它可以帮助学习者消除对句子的误解,从而更好的理解一篇文章的含义。

常见的形容词定语语义指向的判定方法可以分为以下五种:

1.凭借语义、语境、语感判定

这种判定方法由来已久,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有较大的局限性,这种方法对于长期使用汉语并且熟悉汉语的人群来说,很好用,但是对于初学汉语的人非常困难,对于计算机语言识别也较困难。因为长期使用汉语的人,非常熟悉汉语的语感,在阅读汉语文章时,很容易根据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一种语感来判断一句话的具体语义指向,但是语感这种判断方式有点“玄”,难以形式化加以验证,所以很容易产生分歧,作为确定语义指向的依据来说,这种方式有点“不靠谱”。

2.用两个标准来进行判断

第一个标准是考察句子的变换形式,第二个标准是利用语义特征分析。

例如莫言在《透明的红萝卜》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他一点都没有痛的表情,眼睛里跳动着心荡神迷的火苗。”在这句话中,形容词“心荡神迷”既可以指向主语“他”,也可以指向宾语“火苗”,那么如何确定具体的语义指向呢?我们可以借用上述标准来进行验证。首先,“心荡神迷”指向主语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指向宾语“火苗”不符合中文习惯,而且“心荡神迷”是形容人心情和神态的成语,所以可以判断出该句话中,“心荡神迷”的语义指向是主语“他”。再比如,在《红高粱家族》中,“任副官潇洒的神态令她如痴如醉”,在这句话中,形容词定语“潇洒”和“任副官”、“神态”、“她”都可以搭配,但是依据第一个标准进行判定,发现改变句子的形式之后“她”无法适用,但是具体是指向“任副官”还是“神态”依然无法很准确地判定。

3.另一判断原则和方法——组配法

这种判断方式和上述的两个标准有些类似,组配法主要是依据语义兼容原则和成分分解规律进行语义指向判定。语义兼容和变换句子形式是相通的,对于一些语义特征相似或者相通的句子,可以将句子成分进行分解和重组,从而找出最贴合、最符合文章本意的组合方式,也就是找到最准确的语义指向。但是这种判定方法比较费时、繁琐,有较大的局限性。

4.判定情感形容词语义指向的规则

对于判定情感形容词语义指向有一种较简单的方法,即有一条通用规则:“形容词定语指向在句法距离上离它最近的指人词语”,在判断情感形容词时,依据这条规则,可以省下不少时间。但是仍然有较大的局限性,例如在莫言《红高粱家族》一书中,“奶奶抽打着无辜的被褥”,这句话中的主语只有“奶奶”,但是情感形容词是指向“奶奶”吗?显然不是,我们都知道这个情感形容词指的是“被褥”;此外,在“最先一批凶狠的雨点打得高粱颤抖”中,没有指人的词语,我们该如何判断这句话的语义指向?在《透明的红萝卜》中,“姑娘和小石匠说了一些平常但很热乎的话”,这句话中,离情感形容词“热乎”距离最近的指人词语是“小石匠”,但是我们可以理解为“热乎的小石匠”吗?这显然是讲不同的,这句话其实是属于指向句外成分的一种语义指向情况,从上述三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单纯依据规则对句子成分进行判定,仍然会对句子造成较大的误解。

5.换项检验法

上述几种判定方法都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在面对语义指向句外成分的情况时,上述方法几乎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我们在以上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判定方法,即“换项检验法”,也可以说是对上述方法的补充。

当一个句子已经经过上述方法进行判定之后,将其替换为不同语义特征的句法成分,如果这个句子依然是合理的,则说明一开始的判定是有失准度的。反之,如果替换之后的句子不合理,则说明原来的判定是正确的。对于没办法确定语义指向情况的句子,可以先认定该句子的语义是指向句外成分的,然后再根据文章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判断,可以进一步缩小语义指向范围。

新增的这个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善最初提出的原则和方法,尤其是对于形容词定语语义指向句外成分的情况时,“换项检验法”可以使判定结果更加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参考文献:

[1]劉淑霞. 现代汉语形容词性间接定语语义指向考察[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8(8):44-45.

[2]蒋静忠. 两个形容词定语连用的语义指向研究[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0(1):111- 115.

[3]刘洁. 形容词性定语的语义指向及其判定方法[J]. 语文学刊, 2013(01):29-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