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7-10-20王艳青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7期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

王艳青

【摘要】 目的 研究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5例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 首先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然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风险管理进行护理。观察风险管理的护理效果。结果 46例患者经风险管理护理后, 显效18例, 有效25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5.6%;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44例, 不满意1例, 护理满意度为97.8%。结论 风险管理可以加强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 提高心血管内科患者的生存率和缓解患者的痛苦,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7.100

护理风险主要是指在临床护理中可能發生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种种不安全因素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也给治疗过程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 使得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攀升之势。同时, 心血管疾病的护理是医院中风险较高的护理科室, 容易出现因护理失误而引起医患纠纷。尤其是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患者, 其病情变化速度快, 护理不当很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1]。因此, 提高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效果、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降低死亡率、探究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措施显然十分必要。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7年1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45例患者, 其中男23例, 女22例;心肌梗死患者13例, 心肌病患者9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11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例;年龄21~85岁。

1. 2 方法 首先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如根据病情不同提供相应的基础护理、疾病基本护理知识普及、心理护理以及根据不同患者身体状态和生理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然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风险管理护理, 具体措施如下。

1. 2. 1 建立针对性风险管理护理方案 ①根据患者不同病情、不同身体状态和生理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预案, 如意外性拔管预案、医院医疗设备问题预案、操作失误预案、突发事故预案、突发病危抢救预案等[2]。②根据风险发生情况的不同合理分配各个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 制定相关的预案, 如紧急事件下护理人员调配预案, 每个护理人员的工作尽可能与其专长相符和, 并通过预演和考核巩固、提高护理人员的配合协调能力。

1. 2. 2 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能力 为了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和工作满意度, 需要对呼吸科护理人员定期进行护理培训, 加强护理人员对风险管理方法、风险护理知识等内容的理解, 提高风险预防能力和心脏监护、呼吸监护等护理技能的应用水平, 强化护理人员突发事故的应对能力和处理能力[3]。每次培训完, 都需要对本次培训内容进行考核, 督促护理人员掌握相关知识, 增强责任意识和防护意识。对于刚刚入职的护理人员, 医院应该制定合理的技能培训制度, 并且医院也应该安排工作能力卓越的护理人员去医学技术先进的医院进行学习。此外, 医院需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药物的使用方法和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 同时对学习效果进行考察, 增加医护人员对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其掌握技能的牢固程度。并且, 医院还需要举行法律知识讲座和课堂传教, 提高护理人员遵守法律的意识,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1. 2. 3 实施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案 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 由呼吸科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风险管理小组, 定期检查风险护理的质量, 同时观察是否有新的护理风险发生的可能, 如果有这种苗头就及时更改护理措施, 采取对症的护理方法。每日护理人员换班时需要交代清楚护理工作进展程度, 保证护理工作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以防出现护理漏洞。

1. 2. 4 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 护理期间, 采取措施防止或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 使用先进的医疗设备, 定期检查医疗设备是否存在异常, 对存在问题的设备及时修护, 保障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合理摆放病床及其他病房设备, 拖地后及时放置警示牌, 防止患者跌倒, 对于可能坠床的患者给其病床加装护栏。医护人员仔细检查锋利物品、热水壶等危险物品是否放置于安全位置。医护人员用药前需检查药物是否正确, 确定患者是否对此药物过敏[4]。适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 对有心理异常的患者及时予以心理疏导, 增强患者自信心,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1. 2. 5 加强医护人员沟通技能 医护人员要了解患者性格、兴趣以及所关心的问题等, 制定适合不同患者的护理方案。护理人员要掌握各种沟通方法, 强化沟通技能, 在不妨碍护理的前提下尊重患者的意愿, 对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的予以表扬, 尽可能拉近医患关系。护理人员对患者要有耐心, 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多注意护理的细微处, 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依赖感。同时, 对患者所提出的要求尽量予以满足, 尽可能给出贴切的、适合患者心理需要的答复, 语言要通俗易懂。为了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烦躁、不安的心理, 医护人员需要向患者介绍治疗过程、治疗成功率等, 让患者充分了解治疗程序, 坦然面对。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仔细说明药物使用剂量和次数、操作过程以及注意事项等。此外, 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身体情况, 了解患者是否有特别要求, 比如女性患者、男性患者、老年患者与年轻患者的特别要求, 都尽量予以满足[5]。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护理效果, 评定标准参考文献[6]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采用本院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分为满意和不满意。

2 结果

45例患者经风险管理护理后, 显效18例, 有效25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5.6%;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44例, 不满意1例, 护理满意度为97.8%。endprint

3 讨论

护理风险主要是指在临床护理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不安全因素, 种种不安全因素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给治疗过程带来风险。当前, 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风险, 给疾病治疗和护理带来极大的隐患, 通过护理风险评估, 可以减少风险的出现率, 将对患者的损伤降到最低, 从而降低各种不安全因素对患者的伤害。心血管内科存在的风险如下。

3. 1 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不足 部分护理人员操作技術不过关, 在操作的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动作, 缺乏专业化操作的锻炼。工作时间较短的护理人员经验不足, 专业知识学习不全面, 没有熟练的护理技能, 并且责任意识和防护意识都比较弱[7]。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不足, 使其无法正确处理心血管病患者突发的紧急情况。

3. 2 护理工作管理不足 或许因为资历较深的护理工作者、护士长等工作繁忙, 或许因为内科护理人员较少, 也或许是护理人员防范风险培训考核力度不够, 总之目前一些护理人员责任感不强, 容易在细微之处犯错误, 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 严重的还降低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的信任度, 护理工作的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至关重要[8]。

3. 3 医院医疗设备问题 由于医院医疗设备使用频繁, 更新速度不够, 常常出现技术故障, 这增加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风险;病床及病房其他设备摆放不合理, 也导致患者出现意外事故, 例如跌倒、坠床等[9, 10]。患者家属或者护士护理疏忽也会导致患者出现烧伤、药物过敏等意外事故。

综上所述, 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得到了大多数患者及家属的认同。医院通过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防护意识, 强化护理人员工作能力, 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 从而提高了心血管内科风险护理的质量, 降低了风险的发生率, 加强了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程度, 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谭业菊, 李学国.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6, 4(20):123.

[2] 润香, 汪喜华.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医学信息, 2015(16):177-178.

[3] 王建, 刘亚琼, 朱婷. 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中医学报, 2013(B12):505-506.

[4] 郑方.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医药卫生(文摘版), 2016(8):00193.

[5] 杨景丽, 张颖.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养生保健指南(医药研究), 2015(7):171.

[6] 刘伟静. 心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分析. 医疗装备, 2015(14):187.

[7] 张利娟. 循证护理干预在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3):227-228.

[8] 冯翠连.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现代医院, 2012, 12(12):77-79.

[9] 蔡璐.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医学信息, 2015(44):172.

[10] 何丽霞.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中国伤残医学, 2014(10):260-261.

[收稿日期:2017-04-27]endprint

猜你喜欢

护理风险管理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护理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