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研究型教师的能力组成与培养策略

2017-10-19毛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2期
关键词:研究型理念培训

毛莉

[摘 要] 教育改革的推进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水平的提升是教育改革的重点。目前我国很多学校教师科研方面的整体素养不容乐观。主要就研究型教师的能力展开阐述,并且就研究型教师的培养提出一些建设性策略。

[关 键 词] 研究型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4-0192-01

一、引言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主要的是教师应该成为教育的研究者,具备深厚的教学理论素养和专业的知识水平。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很早就在其著作中谈到了“泛智理论”,这个理论主要是阐述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研究作用。在他看来,教师是教学任务的执行者,但是很多人将这个角色进行了单一的定位。几百年来,国内外很多人都觉得教师仅仅是一个传递知识的人,被美其名曰“教书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在二十个世纪六十年代,研究型教师的概念被提出来,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教育界兴起了一场全民化的热烈讨论,主题是“教师的教学是否需要研究理论和素养”。随着讨论的深入,教师教学的确是一门专业化的技能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他们认同了教育专家提出的教師的教学活动的专业性。教师职业性质也由此开始有了新的内涵,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教书匠。从1994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后体现了教师专业化这个概念。自从这部法律颁布之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专业性就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教师被定义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二、研究型教师的科研现状

教育发展至今天,与时俱进是必须的,那么教育理念及教学管理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的。教育改革也在提倡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改革要关注教师的发展,教师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只有技能娴熟、专业精通的教师才可以培养出合格的学生。

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因此教师的发展更是学校关注的重点,很多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只关注教师的业绩,而忽略了教师其他方面,尤其是科研能力的发展。教师工作负担沉重,日常教学及管理事务繁杂,使得他们无暇顾及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和职业的规划,如何能够全面关注教师成长与发展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很多学校的教师忙于应付日常教学工作,学校也很少组织教师进行自我学习,或者派教师去参加研讨会或者学术交流会,或者派教师去不同的学校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组织教师开展和教学相关的学术活动或者交流性讲座。长此以往,教师就会逐渐失去了捕捉、选择及处理与时俱进信息的能力,更谈不上发展为研究型教师了。

三、研究型教师的培养途径

(一)更新教育理念,加强理论学习

要想成为研究型教师,教师首先要在教学理念上加以更新,并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注重教学改革和思考,学校要给教师提供较多的机会外出学习或交流,或进行一些长短期的培训,使得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思想上都能及时更新,和外部世界保持不脱节,才能使得教师方方面面的能力有所提升。教师培训可以分为校内、校外。校内培训主要是让那些校外培训过的教师以讲座或者交流会的形式,给其他人传达学到的教育理念或教育方法。而校外培训指的是那些长短期的培训班或者项目培训,根据不同学科的教师数量或者资质进行选派,轮流培训,从整体上提高所有教师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师如果有机会经常外出学习或者培训,其见识就会增长,心胸就会开阔,教学境界也会提高,同时也能和外部的教育人士保持联系,以及时获取最新的教学资讯。

(二)合作学习型

首先是教师以教材为依托,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自主增加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然后在课堂中进行具体的实施,评价机制需要增加过程性评价,做到因人而异。其次是小组合作教研。追溯理论,研究型教师的合作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同伴互助理论。在古希腊时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和同事及学生之间的学习就是在辩论中进行,这实际上就是同伴互助学习的起源;我国最早的《学记》中也提到“相观而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论语·述而》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个理论帮助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上互相探讨,互相学习,提高教学及科研水平。

四、结束语

教育改革要将教师及学生的发展作为中心,而不再将教育作为一种产业或者赋予教育以功利的目的而进行下一代的培养。教育的本质也不仅仅是为了升学和前途,而是更加關注人的发展。就教师而言,以研究教学理论为出发点,通过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发展教育教学能力,才能逐步成为既会教书又有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培养应该站在教师教学能力、专业素质、教学手段及科研能力的角度去开发教师的潜力,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有灸.对研究型教师培养的几点思考[J].青海教育,2014(9):46-47.

[2]刘国培.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型教师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3(7):27-28.

猜你喜欢

研究型理念培训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研究型教学在职业院校的应用困境及原因探析
会议·培训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小学数学单元研究型整合学习的探究
用心处事
基于研究型大学视角下数学课程学习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