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班级团支部模型建设初探

2017-10-19王佳瑜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2期
关键词:团支部团组织团员

王佳瑜

[摘 要] 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作重点在于加强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升共青团工作在青年学生中的有效性以及覆盖范围。班级团支部作为高校共青团建设工作的基础单元,更应该形成一套标准的建设模型,并在对应的模型中细化其结构内容,为提升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发挥引导性作用。

[关 键 词] 基层团支部;模型建设;活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4-0165-01

高校基层团支部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基础,是团工作和活动的基本单位。团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基层组织和基层工作是共青团事业发展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要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 狠抓基层、支持基层, 不断扩大组织覆盖,切实增强工作活力。高校基层团支部与广大青年学生保持着最直接、最广泛的联系,因此,以提升基层团支部活力为着眼点,以高校班级支部模型建设为着力点,进行基层团组织建设更是必须且必要的。

一、高校基层团支部模块建设的现状及必要性

(一)青年学生团员意识淡漠,难寻归属感

大学基层团支部中共青团员比例极高,学生中间没有强烈的对比或特殊感,對个人的团员身份容易淡漠。每时每刻都保有强烈团员意识的学生在学生群体中是极少数。而且少数个体在基层团支部中承担相应的职务,由于在中学期间没有相应的扎实的理论培养或者团内组织生活,容易导致任职的少数人迷失,从而使其与支部全体成员难寻归属感。这样的环境下,班级团员的整体素质开始下降,对自己的要求也降低,除了交团费没有履行过团员义务,也没有行使团员权利,缺乏荣誉感与政治责任感。

(二)思想教育缺乏创新,“思想阵地”影响力弱

高校基层团组织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较为忽视其在青年团员中的思想教育作用。一是团员思想教育工作的土壤并不肥沃。通过学校层面进行的是要求全员参与的团课教育,而其他层面的有思想教育作用力的活动并不受重视。工作总是围绕一些实际的活动来开展,团内民主生活会的质量下降。二是思想教育的形式较为单一。对高校基层团支部青年团员的思想教育形式多为团课、讲座、讨论会、活动等,“三会两制一课”形式和内容上没有逃脱窠臼,创新性较弱。当然,青年学生从入团后形成的“不重视”惯性也有影响。

(三)重视组织活动,但活动力受限

近几年各大高校的共青团工作都做出了或多或少的改革。为进一步响应团中央号召,高校开始将共青团建设工作的重心下移,着眼于基层团组织建设,在传统“三会两制一课”的基础上增加以基层团支部为单元的各项活动,并大力推广。活动的开展在经济上得到了一定的保障,然而推进过程中我们明显地看出,活动数量迅速提升,但质量和层次却难以得到提高,活动多而泛,难免给青年学生造成“走过场”的感觉,更使得活动本身的初衷难以得到展现,活动力受限,基层组织活力也未能因此强化。

二、高校基层团支部模型建设的重要因素

(一)模型建设要注重多维度

模型的确立一方面是为了基层支部建设工作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案,另一方面是为了在统一的规范下进行基层支部建设的比对和考察。在注重基础实务的同时也要注重主题活动的多样性,在注重思想教育引导的同时也要注重团干部的培养和使用。模型需要具有同一性和可操作性,能够让各基层团组织通过学习和对照模型更加规范地执行团的工作要求,并且通过模型内不同模块的比例设计,更加契合地完成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

(二)注重模块分类里发挥思想教育作用

基层团组织的工作对象是青年学生,每一名青年团员是团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动力,团员的素质和认知能力直接决定的团组织的发展水平。在模型的构建过程中要体现共青团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教育作用。要强化团员的主人翁意识,将枯燥的政治理论知识通过规范的团内制度、生活和多样化的团内主题活动等相结合,提高团员的思想认识。摒弃“思想阵地”形式化的现象,将传统与现代结合,线下与线上结合,底线与创新结合,多措并举,实现共青团员思想教育工作到位到人。

(三)要从青年团员的实际需求出发

模块建设的过程中要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调研活动,及时了解青年学生的动态。针对青年学生的团知识薄弱这个现状,提高基本建设部分的团课体系建设;针对青年学生普遍存在的自律性薄弱的实际情况,完善基础团务部分的制度要求,加大支部基础工作的约束力。在具体主题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注重青年团员的热情和思想现状,多组织和开展有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活动,且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唤起青年学生对基层支部组织的活动的认可和热情。简言之就是做到应团员之所求,成团员之所想。

三、关于新型基层支部的模型探索

为了更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注重工作的精细化开展,初步提出将支部模型确立为五个部分:支部建设部分、基礎团务部分、思想引领模块、成长成才模块、支委会辅助班委会模块。通过支部建设巩固制度和干部培养;通过基本团务工作保证团内基础工作;思想引领把握学生心理;成长成才服务建设第二课堂;辅助班委会创建和谐支部。同时,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将线上渠道疏通,使每个基层支部都能做到及时听取青年团员的意见,反馈青年团员的疑问,把握青年团员的思想动态。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利助手。

参考文献:

[1]房阔,张力力.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现状分析[J].青年与社会,2013(3).

[2]李东,戴庆祥.对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7(3).

猜你喜欢

团支部团组织团员
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对策研究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总支)”名单(共四百三十一个)
团员想入党怎么办
在推进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创新中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工作的体会与思考
中学团支部希望得到指导
代培生能不能在学校加入团组织?
无主管企业建团组织后的隶属关系怎么办
介绍人要不断关心新团员
老团员要为新团员树立个好榜样
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