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工科类专升本职教师资人才培养问题的对策

2017-10-19莫玉珍蓝永庭张炯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7年2期
关键词:专升本毕业设计职教

莫玉珍 蓝永庭 张炯

[摘 要] 目前,专升本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过程面临着学生心理压力较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不够合理、学生基础薄弱完成教学任务困难及毕业生就业不理想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考核制度、師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 键 词] 地方高校;专升本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4-0052-02

一、专升本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职业技术教育为各行业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具有明显的技术性、师范性、应用性的特点。2014年,教育部等组织编制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的总体目标充分体现了教育部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目前,职教师资培养模式主要有“4+0”模式、“3+2”模式、“定向生”模式及“4+1”模式。专升本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即所谓的“3+2”模式,包含“定向型”和“非定向型”。

专升本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前3年在高职院校完成高职专业课程和实习实训,后2年到地方高等院校修读本科后续课程和职业教师专业课程,即“3+2”模式。其中,“定向型”专升本职教师资学生毕业后必须返回指定的教育部門工作,“非定向型”方向不要求学生从事教育行业。

专升本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新探索,发展尚未成熟。2009 年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开展“3+2”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试点工作。广西科技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于2006年开始培养专升本职教师资人才,2014年开始开展定向型专升本职教师资培养。

二、专升本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与面临的问题

“3+2”模式充分利用两校资源,充分将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相对完善的优势与地方高校在理论课教学及教师队伍建设上的优势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地方高校专升本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构建比较理想化,然而,在人才培养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会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难题。

(一)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在教学执行过程中发现,部分课程或部分教学内容在高职阶段和本科阶段存在一定的重复性。

2.高职与应用型本科教学过程在课程体系的衔接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衔接方面处理得不够科学合理。

专升本学生来自不同高职院校,入学前的专业基础差异较大,个别学生专业跨度很大,从而专业课基础非常薄弱,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未曾选修先修课程,或者先修课程教学内容侧重点差别很大,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衔接不足。

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课考试考核尺度偏松,学生学习压力不大。本科阶段课程数量及难度大增,为了保证核心课程和高难度课程教学的顺利完成,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往往对其他课程的学时进行压缩,导致教师的讲授就相对粗略。

挂科率比较高,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学生需花更多的精力来应付理论课程,没有余力锻炼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由于工科类课程本身难度较大,在自主选课模式下,学生不敢选修专业性很强的选修课,宁愿选一些文史类选修课,从而跟职师类学生应有的“技能性、师范性、应用性”的特点偏离得越来越远。甚至使部分学生没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产生退学心理,经调查,产生过退学念头的此类学生占5%。

(二)专升本教师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困难性

1.在毕业设计环节,部分指导老师给的课题偏难,未考虑专升本学生相对较差的文化知识基础的特点,导致学生不能顺利完成。

2.第八学期学生需要离校进行教学实习,又面临就业压力,毕业设计环节的时间非常紧张。

(三)部分“非定向型”学生就业不理想

部分“非定向型”学生毕业后不从事教育行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未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个性化发展及此类学生的“技术性”,人才培养方案不够多元化。

当前,职教师资类专业明显走向被边缘化的趋势;中职教师准入机制不够健全,毕业生进入中职学校的渠道尚有较大障碍;社会普遍对专升本学生有歧视倾向。另外,第八学期学生需要离校参加教学实习、完成毕业设计,时间紧迫,从而“非定向型”毕业生就业举步维艰。

三、完善专升本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班级建设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学习压力较大,所以辅导员及班主任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异常,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生融入本科学校的大家庭。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执行

1.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3+2”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应该由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统一制定,从而避免教学内容重复,形成逐级递进、教学内容衔接合理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2.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构成应采取“模块”形式,主要包括职师教育模块、专业模块、专业拓展模块、社会实践模块、人文综合素质模块及技能培训考证模块等;其次,加强实训环节,设置创新与技能竞赛、科技文化等第二课堂学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与实践能力。

另外,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更加多元化。选修课模块建议分方向设置,可分为“职教”模块和“非职教”模块,“非职教”模块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对口相关企业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入学之后,部分“非定向”学生会逐渐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在选课环节,班级导师必须严格把关,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课,为就业做准备。

3.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专升本职教师资学生既要加强理论基础的掌握,同时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要大于普通本科学生,需要双方院校教师共同探索适合“3+2”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方法。此外,建议双方学校互派教师到对方学校授课,以让双方院校的教师更加了解合作院校的教学管理、了解学生的特点及知识掌握情况;部分核心课程可以执行“双教师”制,双方院校教师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完成课堂教学。如此一来,便能更好地保证教学的衔接性。

4.解决毕业设计环节困难的对策。

(1)由于工科专业毕业设计课题具有多样性,可以让学生自行选题,教师再进行修正指导;另外,学校应鼓励“一题多人”合作完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毕业设计开题可提前一个学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阅读文献,保证质量。

(三)建立适应专升本职教师资的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包括评价内容的多元和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即不仅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应重视实操能力的评价、对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和方式的评价;另外,还可把学生获得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参与的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作为评价体系的内容,引导学生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评价主体除了教师,还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互评,使学生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

上文所述的學生挂科率高,毕业设计完成困难,有部分原因是专升本职师专业的考核制度不合理。专升本学生理论基础薄弱,与普本相比考试卷面难度和题量应适当降低,毕业设计标准也应降低;有的选修课程,可以通过写论文、提交大作业等方式考核,降低考核难度;普本的理论课程的考核,平时分和考试卷面分比例大部分是3∶7。而“3+2”职师专业的评价标准可灵活变化,对于一些可发挥学生自主性的课程,可以设置为“4∶6”或 “5∶5”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锻炼自己。

(四)培养优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1.专升本职师专业的教师应该转变思想,探索和掌握区别于普通本科、专升本的高效职教教学方法。

2.双方院校教师应积极参加职教专业教学技能培训,提高自身教学技能。

3.完善职教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打造具有“技能性、师范性、应用性”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五)加强学生就业工作、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1.学校应该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引导专升本学生树立信心。作好职业生涯规划,调整专升本学生就业定位的误区。学会展现专升本学生实践能力较强的优势,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2.推行“校校合作、校用合作、校企合作”多方协同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机会到合作院校或企业参观、培训和实习,充分锻炼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解决了部分“非定向型”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四、结论

本文阐述了专升本职教师资学生在培养过程所面临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双方院校应该着力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符合“3+2”模式职教师资专升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强化两校教学内容的衔接性、避免重复性,完善具有针对性的考核制度,建设强有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积极推行“校校合作、校用合作、校企合作”多方协同培养模式,如此,培养院校定能逐渐克服“3+2”职师学生在培养过程面临的问题,培养出更高素质的“技能性、师范性、应用性”的专升本职教师资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J].职业技术教育,2014(18):50-59.

[2]袁华,张晓玲.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学制改革刍议[J].职业技术教育,2012(29):65-67.

[3]袁华,武博.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与分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11(15):81-82.

[4]王红云,刘炽辉.基于行动导向的“3+2”职教師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4):102-104.

[5]罗平,徐艳.论“3+2”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J]. 现代教育科学,2014(9):153-155,160.

[6]徐国庆.职业教育模式、规模与课程的选择理论[J].职教论坛,2003(3):17-21.

[7]谢勇旗.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4.

猜你喜欢

专升本毕业设计职教
基于土木工程专业认证毕业设计团队指导模式的实践研究
新时代铁路职教工作如何满足职工培训的需求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2017年-2018年专升本院校录取分数线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工匠之师”从何而来
高职“四层三环节二抽查”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①
国际输出是职教自信的具体体现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设计实施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