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铍针联合钩藤龙牡汤对降低中风患者肌张力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7-10-19武文渊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钩藤肌张力痉挛

武文渊,李 方

(1.安阳市中医院,河南 安阳 455000;2.安阳同济男性泌尿专科医院,河南 安阳 455000)

铍针联合钩藤龙牡汤对降低中风患者肌张力的临床效果观察

武文渊1,李 方2

(1.安阳市中医院,河南 安阳 455000;2.安阳同济男性泌尿专科医院,河南 安阳 455000)

目的:评价铍针联合钩藤龙牡汤对降低中风患者肌张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来安阳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中风后肌张力增高患者98例,根据Excel表格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铍针配合中药汤剂组(铍针组,49人)和常规针刺联合中药汤剂组(针刺组,49人),两组均治疗6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量表评分、Ashworth量表评级、MBI评分以及总体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NIHSS量表评分都显著降低,但铍针组的NIHSS量表评分低于针刺组(P<0.05);Ashworth量表评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铍针组降低幅度要大于针刺组(P<0.05);两组的MBI评分都显著提高,但铍针组的提高幅度显著优于针刺组(P<0.05);铍针组总有效率为89.80%,针刺组总有效率为67.35%(P<0.05)。结论:铍针联合钩藤龙牡汤可有效的改善中风后机体的痉挛状态,减低肌张力,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对提高中风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中风;肌张力;铍针;痉挛

脑卒中是高发性脑血管疾病,祖国医学又称“中风”“暗痱”,由于发病急促,因此对人的各个器官及神经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脑卒中患者度过急性治疗期后,约有8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肌张力增高现象,肌张力增高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的足内翻、下肢关节伸直、外翻等肢体功能障碍,肌张力增高限制了患者的活动,给康复训练带来了巨大阻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进程。打破肢体异常运动模式、缓解痉挛状态是康复治疗的关键[1]。抗痉挛药物治疗肌张力增高不仅效果欠佳,而且还会带来嗜睡、恶心等并发症,中医特色疗法如针刺、电针是重要手段[2],据报道,针灸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可以有效的缓解痉挛肌的紧张性,不仅能舒筋活络,还能有效的平衡肌群张力,临床疗效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3]。但也有临床报道称,针灸疗法不仅效果不理想,而且还容易出现异常情况。因此,探索更有效的降低肌张力的方法、缓解患者的痛苦是目前医学界的重大课题。本研究采用铍针疗法并联合中药汤剂,从缓解痉挛状态、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等方面来探讨其对降低中风患者肌张力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来安阳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中风后肌张力增高患者98例,患者均是中风后出现一侧身体偏瘫的症状,男性69例,女性29例,年龄57~82岁,平均年龄(71.65±2.71)岁,病程21天~6个月,平均病程(3.71±1.42)月。根据Excel表格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铍针配合中药汤剂组(铍针组,49人)和常规针刺联合中药汤剂组(针刺组,49人),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第三次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且经颅脑 CT 或核磁检查确诊者;②有肌张力增高的症状;③85岁以下患者;④患者意识清醒,能够配合治疗。

排除标准:①既往有运动功能障碍者;②合并有严重的肺内感染,意识不清楚等严重痴呆患者;③非脑血管疾病引发的肢体瘫痪。该研究已征得我院伦理会同意,家属知情同意并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2.1 铍针组 采取铍针配合中药治疗,铍针的具体操作[4]如下:以“阿是穴”和肌张力增强的肌腱为治疗点,先进行定位,寻找压痛点,在压痛点中心做十字压痕,并进行常规消毒,手持铍针,针尖对准十字压痕,快速进入,而后缓慢推进直至穿过筋膜,压痛点有酸胀感时才进行松解,松解采用一点式松解方式(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松解完成后,用棉球压住针点,快速出针,按压进针点1~2 min。1周治疗3次左右,共治疗6周。同时口服钩藤龙牡汤,该方具体组成为:生龙骨、生牡蛎、当归各20 g,丹参、钩藤各15 g,生地、盐知母、赤芍、牡丹皮、栀子、郁金、泽泻、车前子各10 g,甘草6 g,水煎服,每日1剂。

1.2.2 针刺组 采用常规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根据针灸学理论[5],选穴曲池、外观、足三里、丰隆、内庭、梁丘、绝骨、悬钟、邱墟等,以阳明经为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增减相应穴位。患者保持舒适体位,给穴位进行常规消毒,针刺选择平补平泻手法,以得气为度,留针30 min。1周治疗3次左右,共治疗6周。同时口服以《圣济总录》钩藤汤加减化裁之钩藤龙牡汤,药方具体组成部分和服用方式同铍针组。

1.3 指标监测

1.3.1 病损程度评定方法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6]评定治疗前后神经恢复情况,分值越低说明神经损伤程度越低。

1.3.2 肌张力评定方法 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法[7]评定治疗前后肌张力情况,分为0级、Ⅰ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0级表示无肌张力增强; Ⅳ级 表示僵直,受累部分不能屈伸。级别越高表示肌张力增强程度越严重。

1.3.3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方法 采用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法(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8]评定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分值越高表示活动能力越强,恢复的越好。

1.3.4 临床疗效比较 建立患者观察档案,根据Ashworth量表评级,降低两个级别以上者为显效,降低一个级别为有效,没有改变者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人数。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量表评分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有效治疗后,两组的NIHSS量表评分都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铍针组治疗后的NIHSS量表评分低于针刺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量表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针刺组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Ashworth量表评级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Ashworth量表各等级的分布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等级较低的患者分布增多,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结果显示,铍针组等级较低的患者分布优于针刺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Ashworth量表评级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MBI评分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的MBI评分都显著提高,组间比较结果显示,铍针组的提高幅度显著优于针刺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MBI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针刺组比较,■P<0.05

2.4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铍针组中,显效的有27例,有效的有17例,无效的有5例,总有效率为89.8%。针刺组中,显效的有11例,有效的有22例,无效的有16例,总有效率为67.35%。经卡方检验,χ2=7.333,P=0.00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由于运动神经元的损害,肌张力增高是脑卒中患者大多会经历的一段时期,前期表现为迟缓性瘫,之后进入痉挛状态,主要表现为肢体的异常运动模式,包括:足内翻、关节伸直、外旋等[9]。这种模式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肢体的正常活动和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加重了照料者的负担,因此,治疗的目标是协调肌群间的肌张力平衡。肌张力指的是肌肉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是维持人体正常运动的基础,肌张力的反射弧叫γ-袢,包括γ-袢的传入部分和γ-袢的传出部分,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反射活动,反射弧任何位置的病变都会引发肌张力异常[10]。脑卒中使中枢神经受损,运动抑制系统失调,锥体束纤维对下运动神经元受到损害,α神经元和γ神经元之间的相互制约作用失衡,脊髓水平的反射从抑制状态释放出来,肌张力呈现亢进状态[11]。祖国医学对“中风后遗症”导致的肢体痉挛有独到认识,《难经·二十五难》[12]曰:“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认为该病是由于阴急阳缓、阴阳脉气失衡引起的肢体拘急[13]。针灸是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技术,通过穴位刺激,阴阳经相配,达到调节脉气失和、协调肌张力的目的。铍针也是针灸技术的一种,本研究采取对比分析法,探索铍针和常规针灸疗法治疗中风患者在肌张力增高方面的临床效果,为该病提供更宽阔的治疗思路。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NIHSS量表评分都显著降低,但铍针组的NIHSS量表评分低于针刺组(P<0.05),说明铍针联合钩藤龙牡汤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Ashworth量表评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铍针组降低幅度要大于针刺组(P<0.05),提示铍针联合钩藤龙牡汤可有效的降低肌张力评级,平衡神经抑制功能;两组的MBI评分都显著提高,但铍针组的提高幅度显著优于针刺组(P<0.05),说明铍针联合钩藤龙牡汤可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减轻活动受限;铍针组总有效率为89.8%,针刺组总有效率为67.35%(P<0.05),提示铍针联合钩藤龙牡汤可以有效的降低肌张力,有利于患者康复。笔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铍针刺激和松解可以改善局部血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筋脉得以供养[14]。虽然常规针灸也有一定疗效,但多方面临床研究显示,如果机体处于痉挛状态,针刺不仅起不到降低肌张力的目的,还会加重病情,甚至会出现断针的现象[15]。而铍针直接作用于肌肉,其独特的操作手法可以促进气血运行、舒筋活络。另外配合钩藤龙牡汤调理,可以达到活血化瘀、镇痉息风、行气解郁的治疗效果。两者联合,可以有效的降低肌肉神经的兴奋性,改善机体痉挛状态。

综上所述,铍针联合钩藤龙牡汤可有效的改善中风后机体的痉挛状态,减低肌张力,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对提高中风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1] 王宁,李志峰,吴海红.火针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J].针刺研究,2015,40(4):304-308

[2] 安玉兰.中医药特色技术在医疗保障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的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15):1-6

[3] 隋月皎,马铁明,卞镝,等.恢刺结合麦粒灸治疗脑卒中上肢痉挛性偏瘫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15,35(5):423-427

[4] 巩凤梅,谭乐成,栾贻红,等.铍针配合中药治疗中风后肌张力增强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7):12-14

[5] 王浩然,贾红玲,张永臣.《黄帝内经》针灸系统疗法[J].吉林中医药,2016,36(3):303-306

[6] 王新德.神经病学·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520-525

[7] Nordmark E,Anderson G.Wartenberg pendulum test:objective quantification of muscle tone in children with spastic diplegia undergoing selective dorsal thizotomy[J].Dev Med Child Neurol,2002,44(1):26-33

[8] 周士枋.实用康复医学(修订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271-281

[9] 盛国滨,卢凤娟,刘长燕,等.针刺经筋结点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5):25-26

[10] 钟长明,林洪茂,刘庆芳,等.针刺与肌张力平衡促通法对中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作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1,16(3):52-54

[11] 莫天才,孙瑜,杨一帆.针刺治疗中风康复期患者肌张力的功能评价[J].中国医疗前沿,2013,8(2):76

[12] 李雪薇.阴阳调整针刺法配合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下肢痉挛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9):16-18

[13] 陈勤,陈晓军,陈利芳,等.调和阴阳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30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9):672-673

[14] 赵雪圆,吴思,王平.新铍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腰背疼痛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4):1153-1155

[15] 林秀华,王颖.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近5年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33(1):461-463

ClinicalObservationofStillettoNeedlingTherapyCombinedwithGoutengLongmuDecoctioninReducingMuscularTensionsforStrokePatients

WU Wen-yuan1, LI Fang2

(1.Anyang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yang455000,China; 2.TongjiHospitalofMaleUrologicalSpecialtyinAnyangCity,Anyang455000,China)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tilletto-needling(Pizhen) therapy combined with Gouteng Longmu decoction in reducing muscular tensions for stroke patients.Methods98 patients with hypermyoton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Pizhen group(n=49) and the common acupuncture group(n=49), both groups were also treated with Gouteng Longmu decoction on the basis of acupuncture. The treatments lasted for six weeks. NIHSS score, Ashworth rating scale, MBI score, and total efficacy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ResultsAfter treatment, NIHS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two groups, in which the Pizhen group was more lower than the common acupuncture group(P<0.05); Ashworth scale ratings were reduced to varying degrees, but the Pizhe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mmon acupuncture group(P<0.05); MBI scores were distinctively increased, but the Pizhen group improved more than the common acupuncture group(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9.80% in the Pizhen group,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67.35% of the common acupuncture group(P<0.05).ConclusionStilletto-needling therapy combined with Gouteng Longmu decoc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body spasticity after stroke, reduce musclular tensio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motor function, which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stroke patients.

Stroke; Muscular tension; Stilletto-needling; Spasticity

R246.6

A

1005-0779(2017)09-0017-03

武文渊(1978-),男,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内科脑病治疗。

2017-03-26

猜你喜欢

钩藤肌张力痉挛
基于UHPLC-MS/MS的钩藤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肌张力增高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型手震颤
不同产地钩藤的药用成分含量及不同温度烘干的影响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防运动后肌痉挛喝水不如补电解质
华钩藤研究综述
别让肌张力障碍成为健康的“拦路虎”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