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10-18田丽红

教师·下 2017年8期
关键词:课件信息技术探究

田丽红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各行各业的改革创新,教育也需要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改变课堂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教学中的难点,有效解决教学问题。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学科的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现代信息技术的加入,给高中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下面就谈一谈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感悟。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原则

1.适度性原则

凡事过犹不及,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根据教学内容适度准备资源,尽量做到每一张课件内容都对课堂教学服务,不要什么内容都打在课件上,课件信息量太大,导致学生整堂课像看电影一样,注意力被电脑中的大量信息所吸引,只关注屏幕上的内容,而没有积极动脑思考、动手演算,这就与数学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2.辅助性原則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与交流是核心。再先进的技术也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师,也不可能自动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技术只能为教学服务,辅助教学,否则,课堂教学将走向另一个极端,由以前的“教师满堂灌”变成了“电脑满堂灌”。这种极端的现象有悖于课堂教学的规律。

3.实效性原则

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找准技术解决问题的契合点,为达成教学目标,合理选择使用信息技术。不能为了突出新技术的表现,而改变教学目标或增删教学目标。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之前,切忌本末倒置,一定要先明确教学目标,然后再思考不同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哪些方面可以支持目标的达成,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促进学生的学习,首先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传统教学模式使得高中数学显得枯燥无味,运用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地展示生动有趣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例如,我在教学《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时,用课件展示了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某通信公司的一段电话线路发生了故障,这段电话线路长10km,有200多根电线杆,维修人员如何快速地查出故障所在?”并附上相应的情景图片。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积极地讨论并发言,这远比教师的口头阐述更能引起学生的关注与参与,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只要有益于学生的学习,就可广泛地使用信息技术,不要永远总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总能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例子。例如,在教学《等差数列》时,大部分教师都引用书上的例子,但我引用了这样一个例子“姚明刚进NBA一周训练罚球的个数:第一天:6000,第二天:6500,第三天:7000,第四天:7500,第五天:8000,第六天:8500,第七天:9000。”并配上姚明投篮的图片。同学们一看见姚明立马兴致勃勃,这样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相应数列的特征,学生很快能融入课堂中。

2.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高中数学的抽象性,光凭教师的讲解和板书,很多学生难以理解所学的内容。现代信息技术的加入,化静为动,使过程直观化,可以突破数学教学中的很多难点。例如,在教学《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时,我就利用几何画板给学生作图,并通过函数图像变化的动态演示,让学生认识指数函数图像的变化规律。几何画板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函数图像的教学内容,如对数函数、三角函数都可以使用几何画板的作图与分析功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图像的变化规律,这远比传统教学中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要自然得多,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高中数学教学中有很多难点需要教师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来突破,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例如,教学《曲边梯形的面积》这一节课,讲到分割、近似代替时,教师用课件动态地展示分割、近似代替的过程,分两份、四份、六份……无限分割,分割得越细近似度越高。通过直观的感知,学生就会更容易理解这种无限接近的思想方法。这个过程教师在黑板上是很难呈现出来的,利用信息技术则能够很容易突破这个难点。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更加强烈。”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学科的融合,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提供了便捷。例如,在教学《组合》这一节课时,推导组合数公式前,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这样一个探究问题“我们知道排列与组合是有联系的,那么从a、b、c、d 这4个元素中取3个元素的排列与组合的关系是怎样的?能否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排列数来求出组合数呢?”这个问题设置在排列与组合的概念以及排列数公式的学习之后,学生已经有了学习基础,看到这个问题后很积极主动地开始探究解决。教师只需及时引导,并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就可以得出从4个不同元素中取出3个元素的排列数与组合数的关系。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得出的结论就会记忆得很深刻,这要比教师直接讲解告知学生更有效,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更会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传统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为主,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枯燥乏味,就连课堂提问也多流于形式,多数是教师自问自答,教师教得乏味,学生也学得乏味,教学效果差。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设置操作性强的探究问题,在课堂上教师有“讲”有“导”,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机会,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与获得知识的成就感,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杨辉三角”与二项式系数的性质》这节课的教学,先利用课件展示出这样一个探究问题:“计算(a + b)×n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n分别取1,2,3,4,5,6……通过计算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自主计算结果,并以4人为学习小组讨论其中的规律,这时候教师再引导学生将计算结果写成三角形,再让学生去观察规律,学生会有更多的发现。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和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可以增强学生的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演示数学试验增添课堂活力

现代信息技术的加入,可以为高中数学课堂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对于一些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演示试验或者在现有条件下无法完成的一些数学试验,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模拟和展现,帮助学生理解问题。例如,在讲《随机事件的概率》时,会做一个抛掷硬币的试验,教师先要求全班每人各取一枚同样的硬币,做10次掷硬币的试验,每人记录下正面朝上的次数,计算正面朝上的比例。最后把全班每个学生的试验中正面朝上的次数收集起来,让学生来找出掷硬币时“正面朝上”这个事件发生的规律。由于试验次数有限,学生未必能找到这个规律。教师再利用计算机模拟掷硬币试验,在短时间内可以模拟大数次试验,这样就会帮助学生找出规律。在用计算机模拟试验时,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来关注试验结果,学生乐意投入教学活动中,正是我们所希望的。

总之,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会给教学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乐学好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件信息技术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