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分布特征及发布

2017-10-18张硕王一文纪永明等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18期
关键词:分布特征策略

张硕+王一文+纪永明等

摘 要:该文利用2004—2013年辽宁省14个地市及所辖县级气象台(62个站)发布的预警信号等资料,运用分类统计等方法。得出近10年来辽宁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分布特征、发布频次。资料表明:大风、大雾、道路结冰、雷电和暴雨是辽宁省发布预警信号最多的几类,暴雨预警信号发布次数增加率明显高于其他预警信号,辽宁省的暴雨、雷电、道路结冰、大雾、暴雨预警信号大都集中为黄色级别,大风、寒潮预警信号集中在蓝色级别。预警发布总数分布呈西少东多的态势。针对预警工作的新形势,提出了预警信号发布工作的策略,以期待进一步增强气象预警能力,提高气象预警水平。

关键词:预警信号;分布特征;策略

中图分类号 P45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8-0115-04

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据联合国气象组织统计,中国的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所有自然灾害的60%—70%[1]。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辽宁省地处欧亚大陆东岸,属于温带大陆型季风气候区,属气象灾害多发区。一旦发生气象灾害将会对辽宁省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十二五”期间我国气象发展的主要目標之一是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30min以上发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十三五”规划中要求气象部门加强气象灾害的防治,建立自然资源环境调查评估和完善预警机制及应急响应体系。国家和社会对气象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关注。

辽宁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成立于2011年,主要职责是负责全省气象灾害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气象灾害信息的制作和发布以及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网络的运行维护和安全保障。也是全国唯一发布精细到乡镇气象灾害预警的省级气象机构。预警中心研发的预警信号制作发布平台大大缩短了预警发布时间,为提前预警发布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各种预报预警技术的开展为进一步提高预警准确率提供了比不可少的技术支撑[2-4]。肖伟军等[5]、杜小松等[6]探讨了暴雨预警信号发布的技巧,伍志方等[7]从雨量问题、发布时间原则、重点区域原则3方面探讨了暴雨预警发布的技巧。但前人对预警信号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的文章较为匮乏,对于预警发布对策的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利用2004—2013年辽宁预警信号资料对其发布的时空分布特征,发布频次及特点,给出若干建议,对于如何加强预警信息发布、有效发挥预警信息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本文选取2004—2013年辽宁省14个地市及所辖县级气象台(62个站)发布的预警信号发布资料进行统计,包括省级(预警中心)发布的预警信号、地市和县级气象台发布的预警信号。剔除掉地市和县级气象台重复或者重叠发布的预警信号。本文将2004—2013年近10年的辽宁预警信号发布资料通过SQL数据库进行入库归类统计,对其发布的时空分布特征,发布频次及特点进行分析。并对预警信号的准确率进行分析。

辽宁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沙尘暴等14类。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4个等级,预警灾害严重程度依次增加,最轻级别为蓝色,最严重级别为红色。台风、暴雪、大风包括蓝黄橙红4个等级, 暴雨、高温、雷电、大雾、沙尘暴、道路结冰包括黄橙红3个等级,寒潮、霜冻包括蓝黄橙3个等级,冰雹包括橙红2个等级,霾包括黄橙红3个等级。因辽宁省天气特点,高温、沙尘暴、台风、霜冻、干旱预警信号不常发,霾预警信号从近两年才开始发布,故以上六类不计入统计,只对其余8种常用预警信号进行统计。

2 统计结果

2.1 预警信号年发布次数统计 辽宁省由于受地形、地势、距海洋远近的影响,省内各地气候互有差异,主要特征是:雨热同期,日照丰富,寒冷期长,春秋季短,东湿西干,平原风大。种种的气候特征使得辽宁省几乎涵盖了14种气象灾害。去除灾害年变化客观影响,从表1可以看到,大风、大雾、道路结冰、雷电和暴雨是辽宁省发布预警信号最多的几类。从2004—2007年可以看出,这4年来预警信号整体来说发布的较少,2008—2013年间发布的预警信号是前4年的2~4倍。尤其是暴雨、雷电、冰雹3类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极大的预警信号,在2007年以前不发或者很少发布,这对民众了解预警信息,日常生活生产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是因为直到2007年6月中国气象局颁布了《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规定了14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发布办法,预警信号的发布才得以规范。还可以看到在2007年之前,道路结冰的发布数量很大,几乎占10年间道路结冰预警信号的一半以上,可见,当时的发布预警的标准还不够成熟,当预报员主观觉得由于降水或降雪的影响,可能出现道路结冰时,就发布了预警信号,这对当时的预警信息的准确性是会产生影响的,民众对于预警信号的重视程度也将有所减弱。预警信号发布规范后,大风、大雾预警信号的发布次数显著增加,越来越科学化的客观数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表1 2004—2013年辽宁省常用预警信号发布次数

[年份 暴雨 雷电 冰雹 道路结冰 大风 大雾 寒潮 暴雪 合计 2004 0 0 0 344 907 286 29 77 1643 2005 95 4 92 112 3230 326 27 30 3916 2006 80 0 31 4946 2402 307 129 0 7895 2007 29 50 2 42 888 146 30 59 1246 2008 157 403 13 93 4958 626 40 16 6306 2009 104 436 90 288 2731 1044 0 249 4942 2010 448 1203 35 772 4995 1064 0 254 8771 2011 305 1121 25 283 5099 1210 0 82 8125 2012 697 1885 91 587 6590 777 235 91 10953 2013 490 1839 96 893 7324 1334 102 144 12222 合计 2405 6941 475 8360 39124 7120 592 1002 66019 ]endprint

图1显示了发布频率较高的4类预警信号即暴雨、雷电、大风、大雾信号的发布次数年变化。如图1所示,暴雨预警信号发布次数增加率明显高于其他预警信号。2012、2013年较2004、2005年增长了4~5倍,去除年变化的客观影响,暴雨、雷电预警信号的稳定增长与2个因素有关:自动站网布设加密,暴雨、雷电监测面更广更密;预报员预警发布技巧日趋熟练,预警能力增强。大雾、大风预警信号增加率不明显,预警信号的发布频率提升,侧面反映预报员使用预警信号的熟练程度明显提高。

图1 2004、2005、2012、2013年辽宁省暴雨、雷电、大风、大雾、预警信号年发布次数

2.2 不同等级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年发布次数 辽宁省的预警信号等级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等级依次增高。从表2可以看到,辽宁省的暴雨、雷电、道路结冰、大雾、暴雨预警信号大都集中为黄色级别,大风、寒潮预警信号集中在蓝色级别。暴雨黄色、橙色预警信号在暴雨信号总数中占89%。雷电蓝色预警信号在雷电信号总数中占87%。大雾黄色、橙色预警信号在大雾信号总数中分别占59%、44%,大风蓝色预警信号在大风信号中占89%。

表2 2004—2013年辽宁省不同等级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年均发布次数

[预警等级 暴雨 雷电 冰雹 道路结冰 大风 大雾 寒潮 暴雪 合计 蓝色 72 33962 301 354 34689 黄色 1121 6060 3161 4152 4074 278 520 19366 橙色 1212 823 461 288 23 2644 13 278 5742 红色 246 57 10 90 202 51 656 ]

2.3 辽宁省常用预警信号空间分布 本文对2004—2013年间8类常用的预警信号(暴雨、雷电、冰雹、道路结冰、大风、大雾、寒潮、暴雪)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SUFER绘图软件画出每种预警信号的空间分布图(图2~图9)。

图2 2004—2013年辽宁省暴雨预警信号分布

图3 2004—2013年辽宁省雷电预警信号分布

图4 2004—2013年辽宁省冰雹预警信号分布

图5 2004—2013年辽宁省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分布

图6 2004—2013年遼宁省大风预警信号分布

图7 2004—2013年辽宁省大雾预警信号分布

图8 2004—2013年辽宁省寒潮预警信号分布

图9 2004—2013年辽宁省暴雪预警信号分布

从图2~9可以看出,预警发布总数分布呈西少东多的态势。由图2可以看出,辽宁省2004—2013年暴雨预警信号发布主要集中在辽宁东部山区和沿海地区,尤其是丹东地区的宽甸县,10年间发布了108次预警信号。这样发布预警信号是因为辽宁暴雨的地理分布呈现自东南向西北和自沿海向内陆减少的特点。各地年平均暴雨日数1~5d,东南部的丹东地区最多达4~5d。全省暴雨中心在鸭绿江下游的宽甸,年平均达5d,有的年份多达8~9d[8]。发布预警信号的目的是起到防灾减灾的目的,准确及时的发布暴雨预警信号能够提前预警,挽回损失,而自然灾害不仅与降水量有关还与社会经济系统的脆弱性有关,沿海城市经济发展较快,人口密集,灾害的发生常常使这写地区经济受到重创,损失惨重。因此大连、丹东等沿海地区为暴雨灾害多发区。

图3、图4为辽宁省2004—2013年雷电、冰雹预警信号发布图。由图3、4可以看出,这两类预警信号发布多的区域在辽宁西部的朝阳地区和南部的大连地区。这是因为天气系统都是从辽宁西部或南部进入我省,当看到系统将要进入我省时,预警中心会提前发布强对流预警信号予以警示。

从图6的大风预警信号分布图中可以看到,大风预警信号主要分布在辽宁中部平原地区和沿海地区。辽宁省的大风主要分为春秋西南大风、台风、强对流引起的雷暴大风和寒潮大风等,因此一年四季全省不同地区都有大风天气。前人研究结果表明:辽宁大风日数的分布是大连、锦州等沿海多于内陆、平原多于山区。这与我们发布的大风预警信号相一致。

对于大雾预警信号的分布,从图7中可以看出,发布最多的是大连地区的长海县,10年间公共发布了606次预警信号。其次是东部山区和沿海地区。长海县四面环海,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长海县大雾天气频发,及时准确的发布大雾预警信号对于保证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十分有必要。

3 预警信号发布工作策略

现在,预警信号的发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民众可以通过手机软件,接收手机短信,拨打12122,电台、电视台等方式第一时间获取预警信息。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为我们预报员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更精确更及时的发布预警信号,成为现在预警信号发布工作最重要的一部分。

(1)加强力量对预警信号发布技术进行研究,合理利用自动站、雷达、卫星及风廓线、LAPS、SWAP、地波雷达等新型资料,不断学习新知识;

(2)建立健全高效发布预警信号的发布机制,建立省市县一体化预警信号发布平台,缩短预警发布时间,真正提高预警发布效率。

(3)拓宽预警发布渠道,保证畅通的预警信号传播渠道。运用新媒体微博、微信等客户端,使民众更加及时的收到预警信号,提高对预警工作的关注度。

(4)加大预警信号的宣传力度。预警信号的宣传工作重点放到广大的农村。同时,加强解公众对于预警信号发布的反馈意见,不断改正提高。

参考文献

[1]罗培.区域气象灾害风险评估[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

[2]郭立平,刘玉景,王清川.廊坊市雾的气象条件及预报预警技术[J].气象科技,2009,06:682-687.

[3]马建国,钱霞荣,李强,等.六安市高温特征及其预警信号发布[J].气象科技,2006,06:693-697.

[4]王令,丁青兰,卞素芬,等.奥运气象服务中的短时预报及预警[J].气象,2008,S1:263-268,332-334.

[5]肖伟军,刘运策.暴雨预警信号发布策略与技巧初探[J].广东气象,2004,03:28-29.

[6]杜小松,谢健标.一次持续强降水过程中惠州预警信号的发布[J].广东气象,2006,04:42-44.

[7]伍志方,曾沁,易爱民,等.短时大暴雨的多普勒雷达探测及暴雨预警信号发布[J].灾害学,2006,02:59-63.

[8]陈艳秋,袁子鹏,盛永.辽宁暴雨事件影响的预评估和灾后速评估[J].气象科学,2007,06:626-632.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分布特征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五垒岛湾海域石油烃分布特征
池塘淤泥氮营养物质分布特征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