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微地形景观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

2017-10-17杨晓明游素珍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7期
关键词:概况园林绿化作用

杨晓明+游素珍

摘 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自然亲近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就要求城市建设必须重视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增加园林绿化的覆盖率,微地形景观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化的整体效果,为此,本文主要对城市园林绿地微地形的概况、作用及应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 园林绿化;微地形;概况;作用

选取地形塑造与大面积草坪配置结合的形式作为园林绿化的主要景观要素,进行开放式草地的营造。通过观赏者不同视角与不同时间内地形的陡缓光影改变,呈现出不同类型的园林景观空间。通过地形塑造与疏林草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配置,将园林构筑物、观赏性极强的园林植物设置到地形最高点,并将其作为园林整个绿地建设的景观点,以此吸引观赏者的视线,并以自然式园路加以辅助,通过植物材料框景等设计方法,最大限度地让观赏者与自然亲近,享受自然风景。

在封闭空间微地形植物配置中,可进行单一高大树种的大片种植,以此将树丛气氛有效提升,并进行大自然意境的创建。通常以大乔木为主,或选取一类或2类树种进行散植。尽可能通过附近自然地形进行山林草地景观营造。在林外可通过地形高低变化,进行林冠线、天际线的创建,以此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

一、微地形的概况

微地形是指在景观建设中选用人工模拟大地形态与起伏错落韵律而设计出有起伏变化的地形,但这种地面具有较小高低起伏幅度。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微地形因具有较小用地规模,目前以人工改造后的地形在园林绿化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遵循坡度起伏流畅程度微地形可以分为曲线型与直线型两种类型。通过柔和流畅曲线来进行地形地貌模拟,进而实现自然倾向风景的营造这就是曲线型微地形,最常见的形式为草坡。作为微地形最常见的形式,直线型微地形是指利用直线条在微地形设计中,进行起伏地形地貌的营造,园林绿地设计中最常见的形式,如嵌草大台阶等。

二、园林绿化中微地形景观的作用

1、景观作用

塑造园林微地形对园林绿地景观层次的增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微地形合理配置植物可将园林植物立面、立体视觉效果充分体现出现。除此之外,在建设园林微地形时可对植物种植高度进行有效提升,在丰富园林景观特色的同时,达到园林绿地艺术感提升的目的。

2、空间作用

在营造园林景观空间感时,微地形可进行多类空间的塑造,如开放型、半开敞式、垂直型等,于此同时,也可将微地形充分结合园路铺设,并配置与之相适应的植物,以此达到引导路线的目的。因地形具备高低起伏的特点,在种植单品植物与设计方面,可形成极具韵律的天际线或林缘线,并能实现各类园林设计方法,如障景、夹景等。

3、生态作用

园林微地形景观的应用可提供多种环境,如干、湿、水中等,在地区小环境改变中具有重要功能。利用高低起伏改变的方式园林微地形可对园林绿地各个位置的光照条件加以改善。同时,因地形变化,极易出现阳、阴坡,以此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满足各类植物生长需求。微地形应用还可起到绿地地表面积增加的作用,是绿地蓄水功能、防风、防灾能力有效提升的重要保障。

三、园林绿化中微地形景观的应用

微地形设计,可以进行园林景观的创造并能将其丰富性、层次感及空间感体现出来,同时进行一个个独特趣味空间的营造。利用植物的形态微地形可以在较小的空间内进行空间形态塑造与丰富,确保人居环境能够充分融合到大自然内。1、道路绿地微地形的应用

狭长地形是道路绿化带最常用的形态,并属于封闭与垂直空间。为达到道路绿地植物配置的良好效果,必须重点突出植物配置的立面效果及空间构成。在符合行车安全的基础上,必须对植物高低配置加以重视,做好地形处理工作。一般情况下,选用“龟背状”或楔状作为地表的主要形式,这种情况下能够对道路的连续性与方向感进行有效提升,并能对排水、地下管线、管沟设置的要求进行最大限度地满足。在提升其景观层次感的同时,对扩散尾气、粉尘、噪音等污染物起到阻隔作用,进而推动生态环境的发展。在设计微地形时,一般都会选用乔木、灌木、花草等植物的合理搭配,进而达到绿化道路的效果。

2、街头绿地微地形的应用

作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内容,街头绿地具有较多形态,其位置主要分布为道路交汇处及其两侧,以开放与半开放空间为主要类型。街头绿地适当配置微地形及植物,不仅能够对道路几何、规则的线形进行软化,更能进行生态、自然园林景观空间的营造。

3、住宅区绿地微地形的应用

低容积率与高绿化率为绿地景观生态型居住区的主要特点,要求人均绿地率在4平方米以上,应对绿地布设合理性加以重视,实现生态化、景观化有效结合的目的。但居住区绿地景观往往存在用地紧张、地下水位较高等问题,同时因建筑区域绿地较为零散,为最大限度对起到景观丰富的作用,可通过微地形处理,设置良好的植物景观效益,营造不同的景观空间,达到建筑区域绿化面积增多的目的,使人充分融入自然。其特点如下:

首先,植物景观层次的增加。在层次上起伏地形可确保植物存有相应变化,存在景深特点及阴面、阳面等。

其次,绿地面积增多。居住区域绿地营造中,其具有多种绿地形态与空间类型,但缺陷在于地面较小。为有效解决此问题,可向空中发展,也就是堆地形等,以此对地下水位较高的问题加以改善,并能为高大景观植物种植提供有利条件,如雪松等。也可选取挖地造湖等方式,以此对绿地面积有效增加,丰富景观层次。

再次,排水通畅。在排水施工中起伏地形设计对其通畅性极为有利。也可收集地表水再利用,并将其作为水系补充水或灌溉绿化水使用。

最后,通过对地下车库荷载能力的分析,要求必须在1.6米以下有效控制居住区内最高覆土高度。为达到绿地空间形态增加的效果,居住区需可进行集中绿化,通过微地形的合理运用,达到景观丰富的目的。

4、广场绿地

广场是城市空间环境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最能反映城市文化特征的开放空间,故有城市“起居室”和“客厅”的美誉。

在廣场绿地设计中,往往对地形进行抬升和下降处理,以体现或表现不同景观。对纪念性园林,如纪念碑、塔、雕塑或主题标志性建筑的地形常作抬升处理,以体现崇高、雄伟和肃穆感,使观者油然而生一种崇拜之情。水景可高可低,喷泉池宜高或平,旱地喷泉则宜下沉,以仰视体现高大和壮观,以平视体现其平和而亲近,以俯视体现其生动活泼。对无主景的公共休闲广场常做成下降地形,如建造下沉式广场以交汇视线景观来营造群众文化表演和休闲乘坐的景点设施。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自然亲近和自然相融成为一种生活的理想和追求。人们对生活空间的要求逐渐由个体生活空间的发展转化为注重群体情感的交流,注重个人的心理需求。自古以来人们都有一种喜山乐水的情怀,对山水地形的环境情有独钟,历代造园师们都把地形的处理当作是造园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地形是连接景观中所有要素和空间的主线,地形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园林的造园效果及人们的使用功能。■

参考文献

[1] 渠志勇. 园林微地形植物造景应用初探[J]. 同煤科技. 2010(02).

[2] 王璐,孙佳,刘海燕. 微地形在园林中的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12).

[3] 肖飞,杜耘,凌峰,高爱雄,李元征. 江汉平原村落空间分布与微地形结构关系探讨[J]. 地理研究. 2012(10).endprint

猜你喜欢

概况园林绿化作用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论豆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