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口商业简史》 书写江中之城的百年繁华

2017-10-17刘晗

中国周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简史汉口商贸

刘晗

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各大城市,以“大”称之的,除了大上海,就是大汉口,无城出于其右。但对于汉口以“东方芝加哥”时代为代表的商业辉煌,只在民间人士描摹昔日盛景时留下兴奋而斑驳的片段。汉口留有许多老建筑,它们带着异乡情调屹立在扬子江畔。扣住了它们,就仿佛扣住了汉口的经脉,听到了汉口久远的呼吸和脉动,看到了汉口是怎样走到了今天。

2017年8月29日,《汉口商业简史》问世,它记录了那些至今屹立在汉口街道上那些建筑物曾经的繁华,汉口这座蜚声中外的商业之城首次有了自己第一部商业史著作。它串联起千年来关于汉口商业的历史荣光,续写了武汉商业的继往开来。武汉背靠中原,南望湖广,西依巴蜀,东连皖赣,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得武汉自古即为中国内陆最大商贸中心。武汉商业从源发到兴盛繁茂的历史,也是城市发展之主脉。武汉“城市之根”盘龙城因青铜转运开启武汉商业源头,唐宋时武汉成为商业繁荣、水运发达的中部大都会。

明清时汉口兴起,“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位列全国“四大名镇”之首。近代汉口被辟为开放商埠,洋行林立,通江达海;洋务运动后京汉铁路贯通南北,汉口商业快速实现近代化,孕育众多百年老字号形成了汉口独树一帜的重商文化。汉口商业的精神内涵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包容,一是敢为天下先。当年汉口从一块滩涂,演变为繁华都市,曾是世界影响力最大的粮盐市场之一,也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内陆转运市场。作者阎志认为,这段历史不应被遗忘,应该有一个场所来记录这块商业沃土的发展历程,以及它的影响力。“立足汉口商业血脉,我们打造汉口北,建成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商品批发市场,那么作为汉口商业文化的传承者,我们更应该了解、熟知,深刻理解汉口商业的精神内涵。”20世纪80年代,汉正街崛起,作为中国小商品市场的发源地领市场经济之先声,声名播于世界。此后零售商业与现代批发业蓬勃发展。21世纪伊始,曾在3500年前铸就辉煌文明的盘龙城一带,崛起现代贸易中心——汉口北,再次谱写当代中国商贸物流中心的宏伟篇章。

《汉口商业简史》的作者阎志不仅是汉口商业的记录者、建设者、亲历者,更是商业历史的观察者、商业文化的传承者。内心浓郁的商业情结最终在时间冲刷下沉淀成一座商业博物馆和一本《汉口商业简史》。汉口的发展步伐正如《汉口商业简史》的诞生并非一蹴而就,最初想法始于汉口商业博物馆的导览,而从一本展览大纲到一本书更非一日之功。2016年年末,阎志历时三年筹划打造的汉口商业博物馆在汉口北开馆。这是中国首座集中展示城市商业发展史的博物馆。在博物馆形如长江帆阵的展览墙上,留下李白、陆游等诗人称赞汉埠的不朽名句:“万舸此中来,连帆下扬州”“虽钱塘,建康不能过,隐然已大都会也”。明清时,汉口因其以盐、茶、当、木、布、药六行闻名天下,民间曾流传“货到汉口活”,汉口因发达的商业成为“四大名镇”之首。

阎志将自己二十余年来对武汉这座城市的情感,对汉口商业的思索和追问融入到了《汉口商业简史》之中:商城盘龙、长江重镇、名镇之首、汉口开埠、两通起飞......四字标题,简洁有力,阎志如数家珍般,勾勒出武汉商业发展脉络。从盘龙城到汉口市,从汉正街到汉口北,并非人为的巧合,而是历史演进与市场发展的结果。盘龙城故址一带,历史上扼守青铜转运之要冲,今天正处于高铁、空港、港口和高速路之节点,故垒与新城,于此完成历史空间的转换,武汉商业也在这里完成了一次蜕变与飞跃,汉口北面向世界建设中国最大的商贸物流中心,正是大汉口商贸传统在新时代的延展。

诚如历史学家冯天瑜先生在《汉口商业简史》序言中所言:“武汉商业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敢为人先、开放包容、积极进取的汉上商贸文化,将成为助推武汉崛起和腾飞的不竭动力。”漫長商业发展史中沉淀下来的敢为人先、开放包容和积极进取的汉口商贸文化业已成为武汉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汉口商业简史》浓缩了一座江城发展的脉络,诉说着掩抑不住城市商业豪情,一页页图文并茂的商业史,无声地传播着汉口的气质和光辉。endprint

猜你喜欢

简史汉口商贸
《宋朝简史》等
SIAL国际食品周(5月16至20日):打造集“峰会、展示、商贸对接”的食品贸易新生态等
《汉口北》
明朝简史
元朝简史
北宋简史
备年货 迎新春
汉口华资银行间的竞合关系探析(1912—1937)
1928—1936年汉口人口规模实证研究
大学商贸英语翻译的语境因素运用之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