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汉语外来词的内容、形式及特点

2017-10-15孔祥春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外来词

孔祥春

【摘 要】新时期汉语外来词的内容涉及思想、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以及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出现了音译原文的简称缩写,少数具有一定的构词能力,直用原文和混血词日益增多等一系列特点。

【关键词】外来词;音译原文;构词能力;直用原文;混血词

当代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已经向全世界敞开了大门,一方面疾速地追赶着变化万千的现代生活,一方面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努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近代史上的被迫开放转变为现在的主动、自觉的开放,这在中华文明史上是一个伟大的进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和国际交往的空前频繁,外来词也以近几十年来从未有过的速度一批批进入中国大陆。下面我们对这一时期的外来词从内容到形式作一扫描分析,并揭示出其中的特点。

从内容上看,新时期外来词涉及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关于科学技术。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发现出不穷,中国要实现科技现代化,自然需要加紧“引进”代表新技术、新发现的新外来词。这里,仅在较狭窄范围内使用的专科术语姑且不计,已进入汉语普通话的就为数众多,例如“B超、基因、艾滋病、利福平、敌杀死、速灭杀丁、钢领工人、三S革命、四A革命、厄尔尼诺现象、CT、数据库、试管婴儿、克隆”等。这些外来词,虽然远不及汉语基本词那样使用频繁,但它们正逐渐为广大群众所接受,使用范围越来越广。

(二)关于教育、文艺和体育。教育方面用得最多的恐怕是“托福、雅思、SAT、GRE”,随着出国留学热的升温,这些词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体育方面,“保龄球(又作地滚球)、呼拉圈(又作健身圈)、拉力赛、NBA、ATP巡回赛、WBA、WBC、IBF”等外来词屡见于報章。使用最频繁、最活跃的还是文化艺术方面的外来词,如“霹雳舞、摇滚乐、迪斯尼、迪斯科、卡拉OK、三S研究会、意识流”等等。这些词语大多是伴随外来新事物、新概念的输入而迅速流行的,它们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媒介,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关于日常生活。现代生活丰富多彩,新事物、新产品的频繁涌现,在外来词的吸收上可以看到明显的反映。人们在日常生活里每天可以接触到一串串新的外来词:吃的方面有“自助餐、汉堡包、热狗、曲奇饼、克力架”等;喝的方面有“乐百氏、雪碧、百氏可乐”等;穿的方面有“牛仔裤、迷你裙、比基尼”等;用的方面有“香波、的士、巴士、DVD”等。此外,还有“桑拿浴、超级市场、打的、波音、SOS儿童村”等,也都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这些外来词的频繁使用,反映了西方文化的入华是快速而全面的,已经渗透到我国城市农村的每一角落。

(四)关于政治、经济和思想。用于思想政治方面的有“尤里卡、嬉皮士、雅废士、特力威小姐”等,用于经济方面的有“欧佩克、孔塔多拉集团(也作利马集团)、跳蚤市场、帕金森定律”等。

上述分类只是粗线条的,因为各种类别之间难免存在交叉现象,不好截然划分清楚。

从形式上看,这次外来词的进入,打破了汉语以往吸收外来词以意译为主,兼有部分音译或半音译半意译的传统方式,出现了复杂多样的形式,据初步观察,大体有六种情况:

(一)直用原文(包括简称缩写)。这以商标、广告、商品名称、公司名称和科技名词为多。如“PHILIPS、Panasonic、CITIZEN、SHARP、SONY、JVC、IBM、X.O.、CD、CAD、DNA、Windows、FAX、OA、ATM”等。

(二)据原文音译。如“迷你、的士、巴士、镭射、柯达、索尼、夏普、曲奇、力波、肯德基、巧克力、皮尔卡丹、雪铁龙”等。

(三)据原文意译。如“鳄鱼衫、超短裙、移动电话、皇冠豪华车、大众汽车公司”等。

(四)半原文半音译。如“T恤、卡拉OK、夏普29HX8、莫罗柯林K”等。

(五)半原文半意译。如“CT扫描、DVD光盘、LD功能等。

(六)半音译半意译。如“奶油派、柠檬派、拍里饼干、法兰西饼、汉堡包、奔驰车、镭射视盘、呼拉圈、厄尔尼诺现象”等。

新时期的汉语外来词与以往相比,在内容、形式和使用上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值得引起注意:(一)除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物名)外,大部分由意译产生。

五四时期和建国初期,很多外来词都是由音译产生,或先有音译,后改为意译。如“赛因斯——科学、德谟克拉西——民主、德律风——电话、 盘尼西林——青霉素”等,新时期汉语外来词,往往一步到位,直接由意译产生,例如:“代沟”,即60年代美国新闻界所说的“genaration gap”,指代间差距,两代人间的思想隔阂,观念上的不协调。70年代初,台湾率先引入,意译为“代沟”。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个词在大陆也使用开来了。“意识流”,是英语“stream of consciousnes”的意译。美国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认为人的意识像河流那样自然不断的流动着,而且还具有变化多端和错综复杂的特点。西方现代文艺中曾广泛运用的一种写作技巧就叫“意识流”。中国后来也有人采用类似“意识流”的方法进行小说创作。“信用卡”,是英语“credit card”的意译。即由某些银行或专门机构发给企事业单位或私人使用的信用凭证,凡在有关银行存入一定数量资金的单位或个人均可申请领取。这一事物于本世纪20年代在美国开始出现,5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有些“信用卡”还是国际通用的。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信用卡”也随之闯入人们的生活领域了。此外,“快餐、摇滚乐、安乐死、做爱、寻根、热点、超短裙、拉力赛、试管婴儿、公共关系、硅谷 、载体、机器人”也都是意译的外来词,它们在新时期外来词中占较大比例。

(二)出现了一种新的音译方式,即对外语原型的缩略形式进行音译。例如:“艾滋病”,原文是“Acquired Immune Defiency Syndrone”,意为人体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症,英文缩略形式是“AIDS”,音译为 “艾滋”,后再加上一个类名“病”。“欧佩克”,原文是“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意为“石油输出国组织”,缩写形式是“OPEC”,音译为“欧佩克”。“托福”,原文是“Test Of 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是美国教育考试服务处主办的,旨在决定是否接收非英语国家留学生或是否授予奖学金、助学金的考试,缩写形式是“TOFEL”,音译为“托福”。其他如“菲迪克(FIDIC,国际工程师联合会标准)、幽浮(UFO,飞碟)”等。

(三)用某些方言发音音译过来的地区性外来词逐渐进入现代汉语词汇。这里主要是指用粤闽方言音译的,来自港台的一些外来词,如“的士、巴士、骚、秀、克力架、波”等。

(四)有些外来词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了不同程度的构词能力。例如:“族”,这是一个从日语来的侨词(“新潮一族”),它在汉语里一出现,就显示了强大的构词能力,如“追星族、红唇族、上班族、工薪族、私车族、炒股族、触电族、点歌族、休闲族、减肥族、持卡族、假发族、擦车族、收购族、离婚族、留守族”等。“水门”(watergate)是当时美国政坛丑闻的发生地,以后不断派生出“高丽门、兰斯门、辩论门、伊朗门、伊拉克门、戴安娜门、邮件门”等,皆指发生在不同地方或因不同原因导致的重大丑闻,此处的“门”的本义“装置在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已不存在,而成为丑闻的同义语。其他如“的士”派生出“打的、面的、警的、摩的、残的、火的、板的、人力的、的哥、的姐、的票”等,“卡拉OK”派生出“(卡拉)OK病、(卡拉)OK带、(卡拉)OK厅、(卡拉)OK迷”等,“巴士”派生出“大巴、中巴、小巴”。

(五)音译词复辟。有些外来词,最初是以音譯形式出现的,但后来被意译词替代了,最近几年有些地方又出现了音译词“复辟”的现象。如“巴士——公共汽车、司的克——手杖、卡通——动画、幽浮——飞碟、镭射——激光”等。

(六)外语字母的大量介入。外文字母进入汉语在过去就曾有过,但当时一般局限在科技领域,而且以单个字母为主,如“X光、α射线、β粒子、G大调”等。新时期外来字母的介入不仅出现于科技方面,其他各方面的外来词中也经常看到直接使用外语字母的情况,除了单个字母,还有大量的缩略语,甚至是原词原封不动的出现在汉语文字里,如“ASCII、DNA、DOS、DVD、VCD、MTV、Internet、FAX、Panasonic、卡拉OK、T恤”等。

(七)外来词的大量涌入,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引起了一连串的反应,国内出现模仿外来词给事物命名的现象。洋名字、洋商标、洋店名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如上海某街道幼儿园孩子“尼娜、丽莎、露莎、捷尼”之类的洋名近20个,占总数的15%,北京东单几乎有半条街的商店取洋店名。另外还有模仿“Panasonic”出现了“Amoisonic”,模仿“NBA(全美篮球协会)”有了“CBA (中国篮球协会)”等。

新时期汉语外来词的上述特点要求我们在进行规范研究时不能照搬以前的理论和规范原则,要根据语言发展的客观实际,重新进行分析和思考。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文件汇编》:科学出版社,1956年。

[2]《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高名凯、刘正土炎著,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

[3]《现代汉语》(增订本):胡裕树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

[4]《现代汉语》(增订本):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5]《异文化的使者——外来词》:史有为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

[6]《现代汉语新词词典》:于根元主编,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年。

[7]《汉语外来词词典》:刘正埮、高名凯、麦永乾、史有为合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

[8]《新时期外来词的某些特点》:杨英耀,载《语文月刊》1988年第8期。

[9]《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统一问题》:李乐毅,载《语文建设》1990年第2期。

[10]《第三次浪潮——外来词引进和规范刍议》:张德鑫,载《语言文字应用》1993年第3期。[11]《汉语外来词的分类及各类的名称问题》:徐广洲,载《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

[12]《汉语外来词研究概述》:周有斌,载《池州学院学报》,2012第5期。

[13]《论现代汉语外来词的汉化及新变化》,阿依古力·斯迪克,载《成才之路》,2016年第19期。

[14]《试论现代汉语中英源外来词的音节语素化》:刘馨阳,载《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17年第7期。

[15]《浅析外来词的判定标准》:王宁; 陈家宁,载《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7年7月。

猜你喜欢

外来词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汉语日源外来词的使用与收录现状
汉泰外来词种类的比较研究
汉语外来词及其对泰汉语教学
中国朝鲜语外来词词汇结构和使用考察
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汉韩外来词对比研究
语言生态学视角下汉语中日语外来词的借用演变
汉语、修纳语中的英语外来词对比研究
汉语外来词对英语词汇教学的语言负迁移作用及对策研究
汉语外来词研究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