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山西民歌的语言特征

2017-10-14王晓红

读与写·中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民歌方言山西

王晓红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0-0206-01

山西民歌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以歌唱历史人物或历史传说故事为主。相传于尧天舜日之时就有传录的,如《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南风歌》 :"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诗三百》中所收集的《魏风》、《唐风》共十九篇,大部分采自山西。山西一百多个县,几乎每个县都有自己的民歌。据有关方面统计,现在已经收集的民歌达两万余首。山西各地民歌品类繁多,大致可以归纳为四大类:一、山歌;二、号子;三、小调;四、套曲。现针对民歌的语言特征做一论述:

1.山西民歌质朴的方言

方言代表了一个地区的语言习惯,具有地域性。山西民歌在音调上的特点,是由多方面因素形成的,其中山西语言的影响,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山西各地民歌是与山西各地语言的发音、语调(抑扬)、语气(重音),特别是声调(四声)有着密切的关系的。

山西话在"语言学"上属于西北方言系,而山西各地区的方言又有着很大的差别,有"十里不同音"的说法,这就使同一首民歌在不同地区的流传中,由于语言的不同而发生音调上的变化。

山西民歌风格的形成主要是源于歌词语言发音不同,比如山西的晋南地区分为临汾市和运城市,虽同属一方语言却各不相同。运城方言受邻省陕西方言影响,语言音调直朴豪爽。如永济的《骂阎锡山》:"骂一声阎锡山,不由叫人咬牙关,一百亩地,一百草,兵农合一把人亏诈啦。"歌词中"亏诈"的意思是把老百姓坑害苦了。相比而言,临汾的音调就显得柔和些,如汾西的《打土匪》:"老天害人实可怜,不下雨红灿灿,春期好比十月天。"中的"红灿灿"是对火热的阳光的形容。一些日常生活用语临汾运城大致相同,如安泽《放风筝》中:"正月里来是新春,二婶婶要引小顽童,又恐怕路远走不动,活活的累煞人。"的"引"是领上、带领的意思。万荣一带说带小孩也是用这个"引"。再如闻喜的《割韭菜》:"小伙子长的真麻利,三步两步跟着来。"中"麻利"有精明、利索的含义;襄汾《不像话》中:"短半片袄襟那怕啥,咱娃娃吃奶不麻利。"的"不麻利"指不利索,可见语言习惯相近。襄汾的《赵家女》:"……和下面来铁蛋蛋,擀下齐子纸一般,切下齐子一把线,下在锅里莲花转。"中"齐子"指的是面条。侯马将"跳蚤"说成"圪蚤",曲沃也这样说,当然曲沃侯马本属一家。翼城《离婚小调》:"区长区长,他是个卖派嘴。"中的"卖派嘴"是耍嘴皮子的意思。临汾的《新媳妇赞》:"看奴家的头是好头,头上抹的桂花油。""奴"是全省通行的古语,这里的"奴家"相当于第一人称"我",还有用于第三人称的"因为甚和妹妹为朋友,奴话话解了我心之愁。" 奴的用法非常灵活,全省各地民歌都有此用法。汾西的姑娘把嫁人称之为"改汉",如:"千改汉,万改汉,千万不要改与下窑汉。"等等,山西民歌不仅唱出了人们的心声,而且散发出人们质朴的生活气息。

2.叠字、虚词衬字的运用

在山西民歌歌词中,除了直接表现歌曲思想内容的正词外,还常常穿插一些有语气词、形声词或称谓词构成的衬托性词句,这样的虚词衬句大都与正词没有什么关联,甚至很多还是无意可解的词句,它们在记谱中常常用括弧括起来。如芮城的《放风筝》:"灯笼照(呀)照天红,(争吧 依吧依吧 争吧争吧花花 依花依花红)"闻喜的《割韭菜》:"割韭菜(呀么 剪剪花儿开),(呀儿哈 剪剪花儿开)。"等这些歌曲中的虚词衬字不是基于歌词文字上的要求,而是根据演唱者演唱情绪的需要,使音乐更形象、生动,同时加强歌曲与生活的联系。像一些常见的"啊"、"哈"、"呀"、"那个"几乎每首民歌中都有:"吃菜(呀)要吃(呀)白菜心,吃饭(呀)要吃(呀)小米饭"、"三月(那个)初三是清明(呀)"、"采一担鲜花(啊 啊)大街市卖(呀)"等等就不一一赘述了。山西民歌中加入虚词衬字使民歌更加口语化,更易于传唱。

看来衬词的运用并不是基于文字上的要求,而是根据整个歌曲的表现和结构上的需要。民歌中人们常常通过运用衬词、衬腔以补正词及其曲调之不足,使民歌旋律更富有变化,音乐形式上更丰富、更完整,从而使民歌的主题更深刻、更生动。在民歌中,衬词虽是一种陪衬,但起到了正词难以起到的作用,所以衬词衬腔有很强的表现功能。大致分为六个方面:(1)突出民歌生活化特色,地域风格明显;(2)加重语氣,活跃情绪;(3)拟声绘景。渲染气氛;(4)雕情刻意,细致传神;(5)摹拟动作,形象生动;(6)汇合一点,概括点题。

山西民歌中衬词衬腔不仅具有很强的表现意义,还有很重要的结构意义。因为它在民歌中的出现位置不同,那么起到的作用不同,对于整首民歌来说具有特殊的结构功能。大致有四个方面:

2.1连接过渡。衬词衬腔如用在民歌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或逗与逗之间,就属于句尾衬腔,指上一句的衬词衬腔,不仅是前乐句的补充和引申,而且也是后乐句的前奏,起到连接过渡的作用,唱起来更加自然、朗朗上口,如《打酸枣》。

2.2平衡结构。在民歌灵活多变、多种多样的结构形式中,人们为了使整首歌曲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有呼后有应,常常用衬词衬腔来达到结构平衡。如《桃花红杏花白》、《亲圪蛋下河洗衣裳》等。

2.3加衬扩充。加衬扩充也是民歌常用的手法。有的是在句尾加衬,使乐句扩充延伸;有的是在句中加衬,打破了原来上下句的对应句式,这类的民歌如《走绛州》等。

2.4加强收束。衬词衬腔用在句尾一方面有扩充、引申的作用,同时还有加强收束、稳定终止的功能。如《亲圪蛋下河洗衣裳》等。

山西人民用淳朴的语言歌唱生活,但又必须符合音乐表现和歌词结构的整体需要,所以就大量的使用叠字。山西民歌中的叠字现象比较多,如安泽的《酒盅盅籴米不嫌哥哥穷》:"山丹丹开花背洼洼里开,烟锅锅点灯半炕炕明,酒盅盅籴米不嫌哥哥穷。"《阳婆婆出来照青苔》:"阳婆婆出来照青苔,时时刻刻挂心怀,奴给你做一双牛鼻鼻鞋,你穿上得得劲劲眊奴来。"等等,体现了人们"唱小曲解心宽"的生活态度。

猜你喜欢

民歌方言山西
呕心沥血,奉献山西农业
Right to Roam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方言文化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渗透
试析陕西方言中的[]与大同方言中的
有一个讲方言很重的老师是种什么体验?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
偃师方言里的合音词
穿花衣 唱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