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17-10-14郑善东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8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郑善东

摘 要: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是技能人才的重要属性与特质,是工匠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并不断创新的精神品质。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与现实意义,培养工匠精神需要职业院校、企业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德国工业4.0计划以及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计划预示着产业结构将会转向智能制造,这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高职院校以培养“大国工匠”为己任来满足社会对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需求,所谓工匠精神,简言之即工匠们对职业的敬畏、对产品的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追求、对品牌的专注坚守。要想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需要千千万万具备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

陈明富的《古代涉“工匠”义词语历时考察》,胡化凯的《先秦儒家对于工匠技术活动的认识》等对传统“工匠精神”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亚力克?福奇的《工匠精神》,韩福东的《中国人的工匠精神》,从不同侧面探讨工匠精神的时代必要性;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提出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是企业、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采用多种教育途径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1、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

我国传统观念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这种错误思想扭曲了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评价和认同。直到今天,多数学生和家长是迫于无奈才选择职业教育。中国传统教育和职业观念造成当代弘扬工匠精神的历史文化困境,对形成健康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工匠精神的塑造构成了一定的障碍和束缚。

教育的制度性保障不健全,不能实现优质资源向职业教育流动,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体制机制的诸多约束。就业准入制度不完善,企业自身对职业精神的评价、激励、惩罚机制不健全,招聘员工的标准多为对技能的量化考核。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全社会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的形成。

各职业院校过多考虑了企业当下的技术需求,忽视了决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精神的培养。认识上的不足,导致职业精神培养没有很好地渗透融入到专业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制约了工匠精神的培养。多数学生对学习专业知识、强化技能培养有较强的自觉意识,但对于职业精神的培养却不以为然;有些学生虽认识到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却对其内涵认识不到位。大多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毅力品质。这些都为塑造工匠精神增加了难度。

2、工匠精神与校企合作

在我国各行业呼吁重塑工匠精神,在校企合作新模式探索的大背景下,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开展工匠精神培养,高职院校亟需以工匠精神为核心,总结国内外教育经验,科学系统地指导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联合培养融合了企业、学校的双重优势,加深了校企合作,可以带来学生质量的大幅提升。但我们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构建一个良好的校企合作平台,师资力量不足、教科研能力弱和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对企业来说,参与校企合作意味着公司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但不能马上得到相应的回报,所以企业参与的热情不高。另外,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对象基本上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缺乏系统的制定培养方案,人才培养受到制约。

校企合作在本质上是文化合作。2016年7月8日,《新华日报》发表了刘志彪《要“工匠精神”更要“工匠文化”》 一文,文章提出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五种文化,即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管理文化、体制文化、价值观文化。由此说来,校企文化虽不是一种对立,但要真正融合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工匠文化的培育是校企合作的文化“结合部”,有交叉就存在互学互补的可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将学校专业课程体系与企业用人标准、能力要求相结合,而且把企业所需工匠精神通过实习、实训渗透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增强学生学习专业技能和提升人才的素质的内驱力,有效解決了企业用人需求和学校人才的培养脱节的问题。校企“互补”,弥补自己在工匠文化传播途径上的不足,同时逐渐把校企合作文化中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管理文化、体制文化、价值观文化冲突通过“互补”逐渐“渗透”,从认识到认同,最后达到了真正融合。

3、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学生工匠精神需要学校本位教育与工作本位培训紧密结合,以校企合作为基础,适应经济与社会的现代要求。从20世纪80年代起,一些在华的德资企业把这种培养模式带入了中国,并与中国的一些学校合作培养人才。随着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对员工的需求越来越多,更多的外资企业主动与中国职业院校合作。学校和企业实施联合培养,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整体设计成适合校企两种环境协同实施的方案。

校企合作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方式。高职院校需要经常组织学生走进工厂、企业、车间,零距离接受企业文化和职业精神的熏陶。通过联合培养、订单培养、冠名培养、委托培养等形式,与多家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建立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合作型办学模式,为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企业规范管理和学习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技术知识创造条件。学校按照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体现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将企业文化、员工行为规范作为必修课程,落实到工学结合、产教一体、准员工管理、半工半读、项目化教学、合作式学习中,要求学生不仅要强化技能学习、练就职业本领,更要用企业的价值理念规范日常行为、培养职业情感,增强职业意识,遵守职业规范,践行职业行为,信守职业文化,努力培养合格的工匠人才。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这个梦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强国梦。当前,国家政策支持职业教育,社会日渐尊重技能人才,大众普遍认同工匠精神,职业教育不断深化改革,都为培养工匠精神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职业教育应以工匠精神为核心,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培养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托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杨秋霞.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工匠精神”培养模式构建[J].《林区教学》,2017(03):19-20

[2]陶文辉,马桂香. 基于工匠精神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践研究[J].职教论坛,2017年2期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