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体育新闻中的概念隐喻

2017-10-13李雪娇

三明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体育比赛体育新闻英汉

吴 爱,李雪娇

(三明学院 外国语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英汉体育新闻中的概念隐喻

吴 爱,李雪娇

(三明学院 外国语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以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为理论框架,以科比退役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概念隐喻在英汉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使用。英汉体育新闻报道中战争隐喻均使用普遍,其次是戏剧隐喻和旅程隐喻,但中文中概念隐喻使用频率较高,且神话隐喻和植物隐喻在英文语料中并未出现。概念隐喻在反映人类思维共性的同时,也折射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认知的差异。相同的认知世界的方式和生活体验在语言表达时表现出了共性,而不同的思维模式以及社会文化造就了概念隐喻使用的区别。

隐喻;体育新闻;英汉对比

Abstract:Based on Lakoff's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a mixed methodology of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 is employed in this study to analyz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sports news by taking Kobe Bryant's retirement news reports as study object.It is found that war metaphor is the main metaphor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sport news,and followings are drama metaphor and travel metaphor.However,the frequency of conceptual metaphor in Chinese is much higher than in English,and God metaphor and Plant metaphor even don't appear in English news report.Conceptual metaphor reflects the similarities of human thoughts as well as the differences of human cognition under different culture.People have similarities in expressing metaphor because of the same way of recognizing the world and life experience.However,different thinking model and social culture makes people use metaphor differently.

Key words:conceptual metaphor;sports news;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已成为人“健康生活”的重要部分。通过体育新闻的传播,人们可以在赛场之外感受体育赛事的紧张激烈。体育新闻中包含了许多语言现象,概念隐喻就是其中之一,它使体育新闻在客观、准确的基础上更形象更通俗易懂。作为一种思维方式,隐喻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其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研究范围涉及政治、经济、科技等许多领域。[1](P23)然而在语篇对比方面,特别是对中英体育新闻中的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还很有限。

一、概念隐喻的分类

1980年,莱考夫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第一次提出了“概念隐喻”这一术语,这本书也成为概念隐喻诞生的重要标志。该书作为一场 “隐喻革命”[2](P35),从认知的角度重新定义了隐喻,把隐喻研究纳入认知科学的领域,也将人们的研究视线转到了隐喻的概念思维领域中。莱考夫认为概念隐喻是系统中跨领域的投射,是用一种迥然不同领域的经验理解另一种领域的经验,是人们参照已知的、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去认识和思考未知的、陌生的、抽象的概念的认知方式。总之,概念隐喻理论反映了人类大脑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将抽象思维具体化的过程,它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体现在语言使用的方方面面。[3](P68)根据始源域和目标域的不同,概念隐喻分为三大类,分别为结构隐喻、实体隐喻和空间隐喻。

(一)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是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建另一种概念。用较为具体熟悉的概念来讨论抽象不熟悉的概念,用一种概念里面的词语来解读另一种概念里面的词语。由此,熟悉与不熟悉的概念之间进行融合叠加,产生丰富的语义。[4](P103)在新闻语篇中常现的结构隐喻有:战争隐喻、戏剧隐喻、神话隐喻、旅程隐喻、动物隐喻、宗教隐喻等。这些隐喻从不同方面展示了体育赛事的特点。例如SPORT MATCH IS WAR中的战争隐喻体现了体育赛事的竞争性和对抗性。戏剧隐喻 “在这场谢幕之赛中,科比的表演十分精彩”,体现了体育赛事的观赏性。

(二)实体隐喻

实体隐喻是用我们熟知的具体事物来理解那些抽象的陌生事物。[4](P135)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把一系列复杂、抽象的概念看作某种实体或其替代品。例如把事件、行为、活动、情感、思想、状态等处理为人民所熟知的实体。实体隐喻包含三小类:物质隐喻、容器隐喻、拟人。

例如,Come into our view.这个概念把人的视野(our view)比作容器。即“VISUAL FIELDS ARE CONTAINERS”,属于容器隐喻。

(三)空间隐喻

空间隐喻是通过空间方位概念如上—下(up—down), 内—外 (in—out), 前—后 (front—back), 深—浅 (deep—shallow), 中心—边缘(central—peripheral)等来理解非空间概念所构成的隐喻。[5](P154)人生活在自然界里,也是生活在一定的空间里,空间的概念源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对空间的体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概念。在空间隐喻中,空间是始源域,非空间的概念是目的域。

常见的空间隐喻有Happy is up,sad is down.其中up,down就是用方位的上行和下行表示心情的起伏。在体育新闻报道中也经常会用空间隐喻来描述运动员或观众的心情状态。

二、英汉体育新闻中概念隐喻的分布及类别

(一)概念隐喻的分布

在研究分析中,本文选取了20篇关于科比退役的新闻报道,其中10篇英文,10篇中文。通过逐字阅读,根据上文所述三种不同类别的概念隐喻,即结构隐喻、实体隐喻和空间隐喻来排查语料中概念隐喻的表达式,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所收集的数据的分析,发现语料中共出现235例概念隐喻,其中英文语料中出现69例,中文中出现166例。(见表 1)

表1 英汉体育新闻报道中各类概念隐喻的频率和比例

根据上表,结构隐喻出现频率最高,在中英文数据中的比例分别是88.6%和78.3%。根据始源域的不同,结构隐喻又可以分为若干种类,有些类别在中文语料和英文语料均有出现,有些类别只出现在中文语料中。如在所研究的科比退役新闻报道语料中,共出现了八种结构隐喻,包括:战争隐喻、旅程隐喻、戏剧隐喻、生意隐喻、动物隐喻、考试隐喻、神话隐喻、植物隐喻。但其中植物隐喻、考试隐喻、神话隐喻只出现在中文语料中。在结构隐喻中,战争隐喻在英汉语料中所占比例最高,它在英汉体育新闻中分别占47.8%和42.8%;次之则是戏剧隐喻,它在英汉体育新闻中分别达到13.1%和16.3%;再次则是旅程隐喻。而只在中文语料中出现了的神话隐喻和植物隐喻,所占的比例一样,都只有1.8%。实体隐喻,如物质隐喻、容器隐喻和拟人在英汉体育新闻中均有出现,但它们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在中文语料中,最高的实体隐喻是物质隐喻,占3.6%,而英文语料中则是拟人,占5.8%。相比结构隐喻和实体隐喻,空间隐喻在汉语体育新闻报道中的比例最低,只有4.2%。而在英文体育新闻报道中,空间隐喻的比例则大于实体隐喻,达到13.1%。

(二)概念隐喻的分类

1.战争隐喻

英汉体育新闻中存在大量的战争隐喻,是因为体育比赛和战争存在许多共同点,它们均是以战胜对手获得胜利为目标。在战争隐喻中,战争是始源域,体育比赛是目标域。战争的某些特征被投射到比赛中,投射正是基于战争与比赛的共同点:如战争和体育比赛中都包括开始、发展、高潮、结尾四个阶段;双方都不可避免地带有竞争性;都以胜利为目标。例如:

(1)NBA常规赛展开最后一轮争夺,科比也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谢幕之战。最终,湖人以101-96击败了爵士。[6]

(2)4月13日,湖人巨星科比·布莱恩特在斯台普斯迎来了告别战,湖人的对手是犹他爵士。在最后一役,科比砍下60分,帮助湖人战胜对手。[7]

(3)He scored 60 points and helped Los Angeles defeat the Utah Jazz.[8]

(4)In one,the Golden State Warriors from Oakland,California won their 73rd game of the season.[8]

在例(1)中,科比的最后一场比赛被描述成是一场战争,体现了体育是战争的隐喻概念。例文中的 “争夺”“谢幕之战”“击败”“告别战”“最后一役”“战胜”“砍下”, 以及 defeat、win 等词,原本是用来描述战争的对抗,但是在这里生动形象地体现了体育比赛的进程、结果和体育比赛激烈的对抗气氛。战争隐喻的使用,把双方锁定在对抗和冲突模式中,把事件和行为从敌对的方面加以推理[9](P88),更能凸显体育比赛的竞争性,把激烈的体育赛事生动地呈现出来,提高人们对体育比赛的兴趣。

2.戏剧隐喻

观赏性是体育比赛的另外一个特点,它和戏剧表演有一定的相似。他们都有必不可少的参加者。例如:导演、演员是戏剧活动的重要参加者,参赛选手和教练是体育比赛的主要参加者。他们都遵循事件发展的顺序性:戏剧表演按照自己的剧本,从序幕、发展到高潮,最后进入尾声;体育比赛也有自己的规则,比赛通常分为开始、过程、结束三个阶段。观看比赛犹如观看表演,因为比赛过程中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永远不知道下一秒的结局。因此,体育新闻报道中经常会用一些戏剧隐喻,来体现比赛的表演性和戏剧性。

(5)科比的表演还在继续。[6]

(6)20年都能待在这里……我想你已经写不出比这更好的剧本了。”科比说。[10]

(7)Bryant saved a truly amazing performance for last.[8]

(8)Headded:“Justshowingupandplaying.”[11]

上例中的 “表演”“谢幕”“演出”,以及performance、play、show up等词都是典型的戏剧用语。戏剧是种边界清晰、指代明确的隐喻,戏剧与体育虽然潜含两种不同体系的思想,但这里只用来扩展单一思想体系所建构的意义空间。把观众看成表演的一个部分,和表演者的文化表演、表演者对自身文化的理解存在于一个整体之中。[12](P149)简而言之,例文中通过戏剧隐喻的表达,参赛选手入戏表演,设身处地地面对体育赛事,观众也能更加准确和客观地感同身受。戏剧隐喻将体育赛事视作一种完整过程,有效地借鉴了戏剧和文艺等领域中所取得的丰富经验和理论,进一步拓展了体育赛事的紧张激烈与结局的悬念。

3.神话隐喻

在古代,人们遇到一些无法抵抗的自然灾害、疾病和死亡,他们祈求能得到神的帮助,他们认为神是万能的。神话隐喻只出现在中文体育新闻报道中,在中国有许多神话故事,人们对神这一概念并不陌生。而西方神话以奥林匹亚诸神为主,是另外一个神话系统。因此,神话隐喻在东西方语言中有不同的表现,而在体育新闻中只出现在中文报道中。

(9)这可是33岁的篮球之神乔丹当年不曾做到的。[13]

(10)这跟很多连一枚总冠军戒指都没拿过的大神,还得在迟暮之年辗转于各个烂队的境遇相比堪称是完美。[14]

作为一种象征语言,神话具有强大的隐喻功能,神话意象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除了能够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外,神话意象还能够激起人们心底的原始意象,表现出人类的本性和心理特征。[15](P63)例子中,把乔丹看成“篮球之神”,把球星看成“大神”这一概念隐喻体现了人们对他们的敬佩之情。

三、英汉体育新闻中概念隐喻异同及其认知阐释

(一)英汉体育新闻中概念隐喻的异同

1.相同点

通过研究发现,概念隐喻在中英体育新闻中有许多相似之处。一是每篇新闻中都有概念隐喻的应用。在20篇关于科比退役的体育新闻中,概念隐喻在中英两种语言的报道中分别有166例和69例。二是三种概念隐喻(结构隐喻,实体隐喻,空间隐喻)在中英体育新闻报道中均有出现,结构隐喻在两种语言中所占的比例均最高,达到88.6%和78.3%。三是战争隐喻在中英文语料中所占的比例最高,达到42.8%和47.8%,其次是戏剧隐喻和旅程隐喻。

2.不同点

概念隐喻在中英文体育新闻中也存在一些不同:一是概念隐喻在中文体育新闻中的使用频率高于英文,在10篇中文体育新闻中概念隐喻有166例,而10篇英文中只有69例。二是中英文体育中概念隐喻的应用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有些概念隐喻只出现在中文体育新闻中,例如植物隐喻(摘得总冠军,草根,成熟)、考试隐喻(榜首,成绩)和神话隐喻(篮球之神),这些隐喻在英文体育新闻中很少出现。三是概念隐喻在中英文语料中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例如,空间隐喻在中文语料中只占4.2%,而在英文语料中则占了较大的比例,达到了13.1%。

(二)造成异同的认知阐释

1.认知方式相同

隐喻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隐喻的认知基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体验,虽然中外所讲的语言不同,但他们生活在同一地球,具有相似的生活经历和认知基础[16](P125),因此概念隐喻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隐喻的建构是通过词义、词组义或句义等挑选出共同特征,把相似性凸显或隐藏。[17](P56)人类具有相同的身体结构,都用眼睛看,用鼻子呼吸,用四肢劳动,这些相同的身体器官和感知器官赋予了人类认知方式的相似性。由此,中英文基于相同的认知和语言基础,显示出了一定的共性。

2.生活体验相同

人类具有相同的生活体验。从个人发展来看,所有人都必须经历成长阶段,都要体验生离死别;从人类发展来看,历史的长河都经历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相同的生活体验是中外概念隐喻相似性的根源。例如每个国家都经历过战争,战争这一概念已经深深植根于人们的认知。因此,在体育新闻报道中,中西方记者都一致地使用战争这一概念来理解体育比赛,例如,“sport game is war”。

3.思维方式不同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东西方不同的语言体系反应到思维上,就是他们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东方人强调天人合一的观点,形成了整合性思维和形象思维。整合的思维模式把事物都看成各自独立又相辅相成的个体,强调形象思维。然而,西方人更注重线性思维,强调语篇之间的逻辑衔接,使用归纳总结从具体事实得出的结论。正是由于中西不同的思维方式,使概念隐喻在中英两种语言中的应用存在不同。

4.社会文化不同

概念隐喻的构成不仅受地域文化的影响,而且往往也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中西方民族具有不同的民族传统和文化习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地理环境、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等影响缓慢形成。[18](P248)隐喻即这些传统文化在语言上的体现,汉语中有许多的隐喻表达源于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而英语中的许多隐喻表达则源于古希腊文明。不同的历史文化,对隐喻的作用和理解有很深的影响。例如,“科比名列榜首”,源自中国自古以来以考试来选拔人才的制度。考试是重要的改变人命运的途径这一认知观已经深入人心。然而,西方对此并没有根深蒂固的思想,故而考试隐喻在英文语料中并未出现。另外,价值观念的形成与文化息息相关,它对人的行为和态度具有重要影响,中西的不同的价值观念也影响着隐喻的表达。

简而言之,概念隐喻在中英文体育新闻中的应用非常普遍。它在不同语言的应用中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源自于人类类似的生活经历,表明了人类认知能力具有相似性。但不同语言在文化和思维模式方面有一定的差异,使概念隐喻的表达在中英体育新闻中又有一定差异。本研究可以进一步提高人们的隐喻思维,使人们对体育新闻的概念隐喻有更加系统全面的了解。

[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文旭.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观[J].外国语,1999(1).

[3]Lakoff, G.&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Lakoff, G.1993.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C]//In A.Ortony (ed).Metaphor and Thought(2nd edition).Cambrige:CUP.

[6]杨磊.NBA-科比 60 分完美谢幕 湖人胜爵士赛季收官[EB/OL].(2016-04-14)[2017-05-10].http://sports.people.com.cn /n1 /2016 /0414 /c22149-28276546.html.

[7]黄欢.科比告别战贡献 60 分 传奇完美谢幕[EB/OL].(2016-04-14)[2017-05-10].http://news.china.com/hd/11127798/20160414 /22435130.htm.

[8]Dan Friedell.Trending Today: Kobe Bryant’s Final NBA Game[EB /OL].(2016-04-15)[2017-05-10].http: //blog.sina.com.cn /s/blog_153b390bf0102xzq6.html.

[9]傅强,袁正清.隐喻与对外政策:中美关系的隐喻之战[J].外交评论,2017(2).

[10]刘盛钱.科比:不敢相信 20 年这么快就过去 我爱你们[EB/OL].(2016-04-14)[2017-05-10].http: //sports.eastday.com /s/20160414 /u1ai9299614.html.

[11]盛阳.科比谈最后一战:望爵士打出水准, 方能尽兴告别[EB /OL].(2016-04-11)[2017-05-10].http: //news.koolearn.com /20160411 /1079505.html.

[12]王海洲.后现代视域中的政治仪式——一项基于戏剧隐喻的考察[J].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13]秦建新.科比告别战 60 分:“飞侠退役”,有太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EB/OL].(2016-04-14)[2017-05-10].http://news.nen.com.cn /system /2016 /04 /14 /019021143_01.shtml.

[14]雨晨.科比退役的背后[EB /OL].(2016-04-11)[2017-05-10].http: //www.04857.net/jiao /50097.html.

[15]刘文婷.试析《逃离》中弗洛拉的神话隐喻[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5(1).

[16]曾庆敏.英汉隐喻的文化差异及其隐喻教学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5(1).

[17]孙秋花.二次相似性:隐喻翻译的灵魂[J].外语学刊,2017(3).

[18]Cienki, A.Metaphors and Model as Profiles and Bases[M].In Gibbs,W.R.& Steen,G.J.(eds),1999.

(责任编辑:刘建朝)

The Conceptual Metaphor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Sports News

WU Ai,LI Xuejiao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anming University,sanming 365004,China)

H05

A

1673-4343(2017)05-0074-05

10.14098 /j.cn35-1288 /z.2017.05.015

2017-05-24

吴爱,女,湖南新化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语篇分析、认知语言学。

猜你喜欢

体育比赛体育新闻英汉
老年人观看体育比赛有助于消除抑郁情绪
老人看体育比赛可减少抑郁情绪
体育新闻中的辞格运用
论体育新闻报道内容和形式的改变
体育新闻娱乐化现象思考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
畅聊体育赛事
英汉反身代词长距离约束的语用分析
体育比赛项目填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