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剧《托斯卡》中《献身艺术,献身爱情》演唱分析

2017-10-13吴碧玲

三明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托斯卡三连音咏叹调

吴碧玲

(三明学院 教育与音乐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歌剧《托斯卡》中《献身艺术,献身爱情》演唱分析

吴碧玲

(三明学院 教育与音乐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歌剧《托斯卡》是普契尼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其中《献身艺术,献身为爱情》被称为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中最凄美的咏叹调,该唱段表现出托斯卡从被压抑的性格到个性得到完全释放的形象。对作品中的音乐分析、演唱处理能帮助演唱者在作品的乐谱中寻找到自己的角色依据,从而更准确、更完美地把握作品,对声乐教学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普契尼;《托斯卡》;咏叹调;演唱处理

Abstract:Tosca is a representative of Puccini's opera,in which"Dedicated to Art,Devoted to Love"is known as the most beautiful aria of Italian realistic opera.The image of the aria illustrates how Tosca's suppressed character was fully releasedin the end.Music analysis and singing processing is beneficial to help the singers find their roles in the music and understand the works more accurately,which is instructive for the teaching of vocal music.

Key words:Puccini;Tosca;aria;singing processing

普契尼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歌剧界最有影响的真实主义歌剧作曲家,真实主义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歌剧《托斯卡》(Tosca)被称为真实主义创作的里程碑,它是人文思想与民主精神的集中体现,其中《献身艺术,献身爱情》(Vissi d,arte,vissi d,amore) 被称为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里最凄美的咏叹调,极具时代特征和社会意义。

一、《献身艺术,献身爱情》背景分析

意大利在19世纪70年代实现了南北统一,但革命不彻底,保留郡主制。在这种情形下,产生了现实主义潮流,亦即真实主义文学,它真实地反映了意大利封建主义统治秩序的日渐瓦解、资本主义秩序获得胜利以及由此带来的转型期的各种社会现实问题,通过描绘在封建残余和新兴阶级共同压迫下的普通人的际遇,来揭露社会黑暗的状况。过去曾被广为歌颂的为国家利益而牺牲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题材被逐渐淡忘,而客观描写现实生活本质的东西被人们所推崇。意大利的作曲家们在歌剧创作上也受到这种思潮影响,许多作曲家另辟蹊径,开始在新的领域中探索新的题材和风格,尝试着创作一些真实主义风格的歌剧作品,普契尼的歌剧《托斯卡》就在此背景下产生。

《托斯卡》取材于法国剧作家维多利安·萨尔多(1831—1908)的同名话剧,由三幕构成。第一幕:罗马圣安德瑞网德拉瓦莱大教堂。青年画家马里奥·卡瓦拉多西正和安杰洛蒂商量如何出逃,被罗马警察总监斯卡尔皮亚逮捕。第二幕:警察总监斯卡尔皮亚的房间里。歌唱家托斯卡为救爱人马里奥向阴险好色的警察总监求情,总监以处死马里奥来威胁托斯卡委身于他,托斯卡被迫无奈,趁其不备将他刺死。第三幕:圣安杰罗城的长廊。马里奥在刑场被真枪决,托斯卡悲痛欲绝跳下城墙结束自己的生命。剧中意大利自由派人物安杰洛蒂和马里奥,为罗马共和国而牺牲了,而托斯卡这一小人物最终无法逃脱悲惨的命运,也成为这场残酷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二、《献身艺术,献身爱情》音乐分析

音乐分析是对歌词的时代性与文学性作分析与理解、对音乐曲式结构、旋律的调式、调性、音乐中的语言、演唱中的艺术处理进行深入的剖析,只有这样才能塑造作品完美的音乐形象。

(一)歌词的分析

咏叹调《献身艺术,献身于爱情》是托斯卡在第二幕剧中的主要唱段,这个唱段最能充分表达出她在命运面前顽强抗争的女性形象。托斯卡为了救出爱人马里奥,在警察总监威逼下,对自己作出最后的抉择而感到无助、无奈和痛苦,她跪倒在地唱了这首咏叹调,向上帝表明自己的心迹:“献身艺术,献身爱情,我衷心地爱护一切的生灵!对待世界上受苦的人们怀着热诚。永远是虔诚的信徒,时常向上帝祈祷,献上我纯洁的心灵。……为何,上帝啊!为何对我这样残酷无情?”[1](P297-300)是 顺 从 命 运 的 安 排 还 是 用 反抗来争取自己的权利,透过歌词我们可以看到“女性主义”思想已在其中,它不仅体现了女性的崇高、凄美、而且让人心灵震撼。这个唱段体现当时在资产阶级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的女性,为了追求真、善、美、要付出幸福甚至生命的代价。这是一首女性抒发情感的动人咏叹调,歌曲分三段,每段过渡间奏很短,唱的与间奏浑然一体,一气呵成,其歌词朴素自然、真实、感人肺腑,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艺术表现力,演唱者在演绎时要注意把握歌曲的完整性与连贯性。

(二)音乐曲式结构的分析

全曲结构完整有序,层次段落鲜明,情感丰富、细腻。它由三大部分组成,曲式结构如表1。

表1 咏叹调《献身艺术,献身爱情》曲式结构图

引子(1-2小节):bG大调,前奏是两个低沉的相同的长音,就像是死亡的钟声敲出令人绝望的两声叹息。

第一部分(3-14小节):bG大调,节奏为2/4拍,乐曲一开始采用其关系小调be小调,速度是Andantelento,慢的行板。第一乐句由A+A1两个大体相同的重复乐句,组成2+2方阵结构平行乐段。 第二乐句B+A1组成。B乐句四个三连音接连运用,伴奏织体上运用了柱式和弦,刻画了一个信徒的对上帝虔诚与信赖。C乐句八度大跳与前面平稳的旋律形成强烈的对比。

连接(15-16小节):其调性转到bE大调上,节奏为4/4拍,乐队在织体运用三连音分解和弦,使旋律变得流动,音色变得明朗起来。

第二部分(17-27小节):bE大调,节奏为4/4拍。旋律与第一部分相比更为真实、亲切。

A乐段:(17-23小节)由bE大调的属音开始,用温柔的旋律来描写托斯卡对上帝祈祷、倾诉的虔诚形象。d和e乐句主要是表现托斯卡将悲痛放在心里不能发泄,在旋律上还是以轻柔、流畅为主。节奏上也以比较单一的八分音符为主。e乐句的后半段旋律由级进下行转为上行,由平缓的节奏变为激动的十六分音符节奏。f乐句声音力度逐渐增强。g乐句推向高潮。B乐段(24-27小节):音乐是从一个弱起小节d2音开始,构成不稳定的曲调,节奏是三连音为主。

第三部分 (28-37小节):A1乐段,bE大调,是一个不完全再现乐段。d1乐句基本是A乐段d乐句的重复再现。j乐句的节奏有新的变化。k乐句节奏音型变成急促的十六分音符,预示着高潮的到来。

尾声(38-39小节):几个绝望无生气的柱式和弦。

(三)旋律的调式、调性分析

首先,1-14小节是然后是压抑的。be小调,乐曲的前奏是两个相同的、低沉的长音,像是死亡的敲钟声。死亡、毫无生气的三连音、小调色彩、不断下行的旋律形态和缺乏流动感的伴奏织体。

其次,15-32小节是倾诉性的。旋律进行到15、16小节的间奏时,其调性转到bE大调上,在织体运用三连音分解和弦,使旋律变得流动,音色变得明朗起来。接下来,抽泣式的三连音从一个弱起小节d2音开始,两个音符前长后短节奏模式,构成不稳定的曲调,在这首咏叹调里面有着非常独特的效果。

最后,33-39小节是质问性的。明朗的bE大调,旋律上以连绵向上的进行,形成富有成效的倾向性,节奏从八分音符转为十六分音符,逐渐向最高点冲刺,出现了大跳音级,奏出最强的力度,将音乐推向高潮,充分表达了托斯卡绝望悲痛的感情,具有极强的戏剧震撼力。

三、《献身艺术,献身爱情》演唱处理分析

“音乐的悲剧美的表现,旋律与音色具有最为重要的作用,同时音乐的悲剧美是整个艺术悲剧美最重要的。 ”[2](P326)托斯卡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她善良、努力、抗争、热爱生活,憧憬向往美好的爱情,但同时也会用牺牲来感捍卫自己的爱情。从唱段中我们听到了她内心深处对自己情感和命运的无助与无奈以及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演绎者要全面地了解并体会人物性格特征,对声音力度的控制及音色变化的运用技巧要到位,准确地表现出音乐特有的节奏韵律。

第一部分(3-14小节):伴奏的要求是ppp和pp,目的是为了把演唱者的声音完全突出来。第一乐句第一个字Vissi起音是两个be2高度的i,像是深夜里划过的声音,是以弱的力度出现,声音非常安静且清晰,找到合适的位置唱到头腔里。这时音乐旋律是级进下行的走向,力度是轻柔的,一定要将气息托着声音有控制地送出来,保持声音较慢的速度。开始第一句出来就要进入角色,把握歌剧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做到一张开嘴唱就让观众感到你的情绪,感受到是被逼得走投无路,很绝望的境地。因此,这就要求唱得内在、流畅,声音不要大,每个字要清晰地咬出来,好像无奈的托斯卡极力控制自己愤怒的情绪。(见谱例1)

谱例1 3-6小节

第二乐句:B乐句连续四个的三连音,唱时咬字不要僵硬,要拉着气息积极地流动起来,要求唱中带有诉说的感觉,好像无奈的托斯卡不能向惨无人道的社会诉苦,只能对上帝倾诉,自己把一切都献给了艺术……[3](P46)(见谱例2)接下来第10、11小节旋律是平稳的级进下行,但在音区上提高了,与前一句形成了明显的对比,此时声音的力度要作渐强处理,情绪也慢慢地变激动起来,像是有一股山洪即将暴发出来,但想到爱人的自由,又将情绪平缓下来。因此,在演唱这一句时,气息要深、稳,声音要保持张力,注意留有一定的余地进入C乐句,与前面平稳的旋律形成强烈的对比,她的感情再也控制不住,一泻千里,呐喊般地冲向第12-14小节“quan-te mi-se-rieco-nobbi,a-iu-ta-i”, 唱“quan-te”时这个音高的节奏要拉宽,唱得宽广、辉煌且极富有表情,与前一句“Con man furti-va”要形成强烈对比,造成渐强的趋势并在强音ba2上爆发,形成很强的戏剧效果。(见谱例3)

谱例2 7-9小节

谱例3 10-14小节

第二部分(17-27小节):“音乐随人物心潮而涌动,歌词亲切流畅,并且运用具有伸缩性的节奏变化,以及高音区声音力度和音色由强至弱、由明至暗的种种变化,充分表现了这位善良的歌唱家此刻的不幸心情。 ”[4](P8)很短的两小节间奏就带出第17小节“Sen-pen-con fe sin-cera”,乐句是属音开始,唱时声音要轻些,让旋律有一种缓缓而来的感觉,和第一段比起来更轻柔了,演唱时声音度力不能太大,要把握好语言的节奏、重音、语感和律动,把托斯卡对上帝非常虔诚的音乐形象表现出来。“la mia per-ghiera ai san-ti ta-ber na-co-li sa-li,senpre con fesin-ce-ra”,唱这句时口腔要松开些,叼着字稍微向前唱,但要稍微控制歌唱的力度,连续八分音符的节奏像是托斯卡对上帝诉说心中的无助与痛苦话语。此时特别要注意辅音的发音流畅性。(见谱例 4)“die-difio-ria-glal-tar”这一句力度出现了由mf—f--p的变化,最后两个字可稍做拉宽处理,因她在请求上帝的原谅,演唱时要注意情绪的把握。咬字上要注意 “glia”“die”是复合元音,唱时主要把音落在“a”和半开口“e”的元音上,不能含糊,要清晰。(见谱例5)

在 24、25 小节 “nei-lo-ra del do-ro-re”具有伸缩性三连音一长一短的节奏中,这是描述一种哭泣的节奏,表现了的托斯卡焦急又无奈,愤怒却不能发泄的情绪,可把它当作附点的节奏来演唱,只要把握其三连音节奏律动,唱时即紧张急促又要不失流动,这种分寸感需要与伴奏多配合体会。这时,音乐听似虽变弱变平静了,但演唱时还得抑制住内心激动的情绪,形成紧张感,这是她情感的第二次积淀,也为后面的爆发作铺垫。(见谱例6)

第三部分(28—37小节):咏叹调的高潮部分,前半部分控制在半声演唱,直到最后的“gnor”(上帝啊)要变强。最后“per-che ”(为什么?)这两句唱的速度要渐强渐快,为后面的高音演唱作最后的积累与准备。随着六个三连音的间奏之后出现 “Die-digio-iel-lidel-la-ma don-naalman-to,edie di il can-toa-glia-stri,al ciel,che ne ri-de-an piu bel-li”,高潮即将来临了,这时旋律和节奏与前面相比有了新的变化。在平静、柔和的音乐中速度不能放慢,声音要流动,但要有所控制,还要注意语气要自然、清晰。(见谱例7)

谱例4 17-21小节

谱例5 22-23小节

在 32、33 小节,“Nel-lo-ra del do-lor”这一句的情感加强了,预示托斯卡前面两次情感的积淀将像山洪决堤,一泻千里。(见谱例8)

紧接着第33小节的第四拍和第34小节“per-che,per-che,si-gnor-ah” 她内心的激愤的心情越来越强烈,前面压抑在心里的情绪再也抑制不住地全部爆发出来了:“per-che me ne ri mu-ne-ri co-si? ”第 33、34小节演唱时第一个“per-che”不要唱得太宽不要拖,直冲到“signor”,在高潮部分要充分准备好气息托住高音,一直保持这种悲愤的情绪,等到伴奏的几个八度弹完,再将后面的“ah”唱到腔里,注意第36小节从高音区到中音区的转换时,保持好气息与高音状态位置贴着咽壁唱,最后“cosi”要很极力控制着带有很内在的哭泣弱唱,表现出托斯卡忠贞爱情至死不渝的决心。(见谱例9)

全曲的最后一句“perche me ne rimuneri”的后一个“ri”在谱子的上方有个延长音记号,唱时要延长,之后要从容地吸一口气再唱“cosi”,声音上可以运用一些哭腔的处理在里面,让托斯卡无助的楚楚可怜的形象再次呈现出来。唱弱音时正确的应该是:“音量随时可以放大缩小,可以控制其强弱,要弱则弱,要强则强,做到这一点,弱音的感觉也就找到了。 ”[5](P28)(见谱例10)

谱例6 24-27小节

谱例7 28-31小节

谱例8 32-33小节

《献身艺术,献身爱情》是一部集戏剧性、抒情性、宣叙性于一身的“冲突性”咏叹调,该曲布局完整、层次鲜明,演唱者除了具备应有的演唱能力和技巧外,还要准确把握普契尼“深沉、优美、浓郁、朴素”的抒情风格和真实主义创作原则,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及演唱风格。本文通过对作品的研究分析,在声音技术处理和演唱情感上做了阐释,希望演唱者能找到角色的历史定位,准确地表达人物的艺术风格、性格塑造以及那一时期声乐技术的体现。美学家王次炤说:“出色的表演技巧与完美的艺术表现在音乐表演中是相辅相成,互不可少的两个方面。没有表演技巧根本谈不到艺术表现,反之,脱离了艺术表现,表演技巧也将失去它自身存在的价值。 ”[2](P197)因此,我们遵循乐谱中的每个音符及各种音乐术语及标记,必须遵循歌剧的艺术规律,在创造和表演中充分地恰当地认识和发挥音乐与戏剧结合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托斯卡这个人物角色打动观众心,走进观众的心里。

谱例9 34-35小节

谱例10 36-39小节

[1]罗卉编.声乐曲集[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

[3]贺梅春.女性主义视角下看普契尼笔下托斯卡音乐形象的塑造[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4]储声虹.外国歌剧曲选: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

[5]金妙红.普契尼歌剧女高音咏叹调的音乐艺术特征及演唱处理:以《为艺术,为爱情》《晴朗的一天》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3.

(责任编辑:刘建朝)

The Singing Analysis on"Dedicated to Art,Devoted to Love"in Tosca

WU Bil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and Music,Sanming University,Sanming 365004,China)

J617.2

A

1673-4343(2017)05-0033-07

10.14098 /j.cn35-1288 /z.2017.05.007

2017-02-17

吴碧玲,女,福建福清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声乐表演和音乐艺术理论。

猜你喜欢

托斯卡三连音咏叹调
歌剧《托斯卡》中女主人公的人物性格特征分析
钢琴曲《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演奏分析
论“三连音”节奏型在朱良镇艺术歌曲创作中的运用特点*
悲剧人物托斯卡戏剧形象分析
王宝钏
——寒窑咏叹调
如何在高中音乐课堂中进行识谱教学
人生咏叹调
三拍子与三连音的联系与区别
关于咏叹调《冰凉的小手》的诠释与演绎研究
老李的咏叹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