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经验点滴

2017-10-12张春梅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参与能力培养素质

张春梅

摘要:在针对初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强化“双主”的作用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重作用,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和自身创新能力。语文作为基础工具学科,其教学方法尤为重要。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学生能愉快地接受、领会、积累知识,且能拓展思维和开阔视野是关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能力培养;素质;参与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061-01

语文课堂,课改之纷繁,模式之多,使语文老师眼花缭乱,但我认为贵在真正领悟“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每一位老师都应当有自己的特色,上出属于自己的真正的课堂。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语文教师应该按照新课标要求,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识水平努力把教师、学生、教材三者有机融为一体,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乐中求学,学中求乐。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分享以下心得:

1.灵动鲜活的课堂教学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材当成学生学习的唯一对象,譬如语文,除了一本课本外,就是一大堆练习,其它什么也没有了。现在教师可以对教材進行补充、延伸、拓展、重组,并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同时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超越。就语文而言,它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老师更多地引导学生进入“大语文”的天地。教无定法,学亦无定法,课程的“教学过程”变得灵动活泼,它不再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而是强调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不能让活人围绕死的教案转,而是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新课程的“教学时空”变得延展开放,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封闭、狭小,眼界限于书本的藩篱。新课程突破了“课堂教学就是教室里上课”的传统观念,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不再只局限于教室,而是拓宽到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象也不再只限于有字的教科书,而是延伸至整个自然界和社会这部“活”的无字书。

2.更新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还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我们应大力推广以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为突破口的教学改革。教学中提高单位时间的信息量,提倡教学媒体的多元化,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变训练式为开发式,特别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研究。教师应努力做到在教学中对不同的学生施加不同的影响,并针对学生间的差异开展多侧面、多层次的引导,以发展不同类型学生丰富的个性,满足不同类型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如,进行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分层次教学。其特点是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能力,将一班学生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层次,然后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辅导和考核,因材施教,分层达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3.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这一策略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学习是学生自身内部发生的过程,一切教学行为只有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进行,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否则,无论教师多么优秀、教学多么努力,也无法使教学效率最大化。例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听说训练中呢?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那么就是老师讲解学生听讲,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样的听说训练机械单调,学生根本没有兴趣,学习效果也会受到限制。所以,语文教师应该为初中生制定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听说训练要求和计划。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包括听同学的发言,能够对老师或者同学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意见;其次,课堂上要大胆发言,并且能够在发言中做到有理有据、条理清晰;第三,引导就课本中的问题或者社会问题进行讨论,并发言等。总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投入的越多,就越有动力。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这样学生学得有趣,教师教得轻松,那么教学效果也就越佳。

4.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初中语文教学

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语文知识多种多样,具有包罗万象的教学特征,再加之初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还都处于尚未成熟的地步。在语文教学中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就是教师不停地讲解,在黑板上不停地写,这样下来教师是口干舌燥,学生也听得浑天转向,而且知识还只能停留在语文知识的层面上,无法更加深层次的讲解。这样的教学环节不但会消耗教师的大量精力,还会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的索然无味,从而失去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多媒体教书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减少教师的讲解过程,帮助教师营造一种更加适宜学生学习的氛围和情境。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因素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将一些原本静态的知识变得更加灵动起来,也可以使那些枯燥的知识更加生动和形象,打破教师讲解的时空局限性,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愉悦的、欢快的教学氛围。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全方位入手培养学生,千万不能机械地教书,否则只会让学生停留在浅层的识记层面。要双管齐下,让学生即掌握了知识,又具备了学习的素质。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走向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及早成才的康庄大道。

猜你喜欢

参与能力培养素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参与”北约军演的UFO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