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方法指导

2017-10-12王子平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方法指导阅读课小学语文

王子平

摘要:阅读教学主要是指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两部分,指导阅读应以课内为主,课外为辅。由内到外,课内阅读是基础,课外阅读是拓展和补充,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要成为有机整体,这才是阅读教学根本,那么如何才能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呢?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课;方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044-0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无论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成功的阅读绝不是让学生机械地复述原文,而是通过一系列的阅读实践活动,达到培养学生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吸纳能力、评价能力的目的。

如何达到上述目的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觉得起码要做到如下几点:

1.注重“情境”的创设,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思维的特点和优势是直观性和形象化,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对于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可以实现意义的建构。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因为在“情境”的媒介作用下,那些生动直观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研究表明,环境无不对人的心理发生着作用,恰当的情境刺激有利于学生的自主体验、想象放飞、个性张扬。情境的实质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学生能动地活动其中的环境。这种充满美感和智慧的氛围,与学生的情感、心理会发生共鸣而契合。它所观照的是学生内心的自由、愉悦、释放、本真,建构性阅读教学力图把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文本相结合,拓宽文本的空间,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用文本提供的模式加以艺术化,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一段好的導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要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

面对市面上,课外阅读书籍林林总总,老师和学生都面临着选择的问题,学习和阅读的时间合理分配需要我们学会精读和略读。

何谓精读?精读其实就是将课外阅读中的部分章节进行肢解分析,字,词,意等等,学生在熟读文章之后,抽丝剥茧的对章节进行反复推敲。通过仔细的研究,从而最大程度的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内容,精读的过程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的思考学习过程,在精读课外读书物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略读是阅读的策略,文章中总有重点,我们精读重点,对一般的情节内容可以采用略读的方法,了解故事片的大致内容就可以,甚到为了节省时间可以及完全忽略过去,这也是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方法之一。

3.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只要形成了习惯,要改也更难,俗话说:“习惯成自然。”所以,我们要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我认为;除都学大纲规定学习的课文外,其余的课外阅读都应进行阅读的训练,即每个单元,重点,讲解,研讨一两篇,其余都进行篇章的阅读训练,而对于学生而言,要养成他们在生活中的自觉阅读习惯,如报纸,杂志,故事等,苏东坡的“通读,精读,出神入化”,这三个阶段我们也不妨拿来一用,让学生们在阅读中逐渐深入,知识面逐步扩大,从而对文章形成自己的理解。

我们不妨采用文化沙龙的形式,每周在班上举行一次主题阅读活动。让学生们在阅读之后学会思考和欣赏,在交流活动中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感受,不时的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来总结自身认识的不足,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4.精讲多读,读出情感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反对的是教师无休止的教授、讲授再讲授,就象一个妈妈,反复唠叨孩子,孩子必起逆反心理,一般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我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我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之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我只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阅读课文我则全权放手,让学生自渎,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我再做适当点拨。这样以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四、创设意境,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我在上每篇课文前,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如优美的散文、古诗配以乐器、图画。记叙文配以课本剧,说明文设制电动课件等。这样以来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总之,阅读学习要有一个逐步的过程,我们要引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阅读,避免盲目的自学阅读,应付式的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到知识,得到创新,从而逐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方法指导阅读课小学语文
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词汇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指导初中学生写书面表达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