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如何进行课前导入

2017-10-10张霞影

未来英才 2017年16期
关键词:课前导入数学课堂教学活动

张霞影

摘要:教学活动所谓的数学课堂导入是指在讲解新知或数学开始之时,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一种方式,是课堂教学的启始环节,也是课堂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关键词:课前导入;教学活动;数学课堂

一个巧妙而又正确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浓厚的学习興趣,激发求知的欲望和学习动机,同时还能起到联结知识,沟通师生情感的作用。但用什么样的导入方式起始,却是应当认真推敲的。绝不能采用某种固定的模式,也不能机械照搬套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要选用不同的类型。如何设计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我们一线教师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现结合自己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实践,对几种有效的导入方法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直观形象导入

平时我们教学中的图片、插图,大部分离学生比较遥远或者比较陌生。如果偶尔碰到学生身边的材料,学生会有一种亲热感,学习积极性会大增。因而我在教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这一课时,先出示我们学校的大花坛图,学生一看是自己的学校,感到特别好奇,于是我趁机提出问题:我们的学校的大花坛中间是一个圆形,它的半径为3米,中间雕塑的底面是边长为1.2米的正方形,看看我们班谁最能干?能用算式表示这花坛的实际种花面积?这样一来,学生热情高涨,马上凭自己的经验列出算式。然而我紧接着问:这个算式有哪几种运算?应怎样计算?从而自然地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

二、悬念导入法

悬念,即暂时悬而未决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刨根问底的急切心情,在探究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教师发出的信息。上课伊始,可根据所教内容的性质及教学目标,把所要讲授的问题化为悬念,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目标上来。

三、情境导入法

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理念。

例如预备数学“等可能事件”一课,基于预备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本课由上海中心气象台今日天气预报:“明天降雨的概率为80%?”。明天会下雨吗?这一问题创设情境,然后从多个生活实例中让学生初步体验等可能事件,从而引出新课内容。这样从实际生活中引入新知,符合探求知识的规律,这样安排一下就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亲身经历了数学问题的产生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无限趣味,同时也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设疑导入法

例如预备数学“圆的周长”一课,我设计了如下问题。师:某校举行遥控模型赛车比赛,有两辆赛车分别沿边长为3米的正方形和直径为3米的圆形赛道进行比赛。如果它们同时、同速从一点出发,那么谁先回到原出发点? 学生1:走正方形的先回到出发点。学生2:走圆形的先回到出发点。师:你是怎么判断谁先回到出发点的?生3:比较正方形和圆的周长,谁的周长大,谁就先回到出发点。师:我们怎么来求出圆形的周长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的周长。

五、实践导入法

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实践和认识螺旋上升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应让学生通过实践去证明一个解释或推翻另一个解释。”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实验去发现规律,主动认识。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印象会更深,掌握知识会更牢。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让学生从多种不同的感觉渠道同时往大脑输送相关的信息,有利于对相应的数学理论的认知和掌握。

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时,可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拼在一起,在实践中总结出内角和等于180度的结论,使学生享受到发现真理的快乐。这种导入新课的好处在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克服懒惰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实践活动,有利于诱发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回答和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1]

六、类比导入法

类比导入是通过比较两个或两类数学对象的共同属性来引入新课的方法。由于初中数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前后知识衔接紧密,所以由类比导入新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最为常见。例如,分式与分数在表达形式、基本性质、运算法则等方面都非常相似, 如果在教学分式时, 引导学生将分式与分数进行类比, 则关于分式的教学将会更加自然顺利。

七、媒体导入法

从现代化媒体的运用来创设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想象上课内容的生活背景也是一种很好的课的导入方法。曾经听过一节课“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至今记忆犹新。上这节课的时候,老师以“同学们看过海上日出吗?”引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放映日出的全过程并把太阳抽象成一个圆,海平面抽象成一条直线,进而让学生讨论圆与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再用几何画版放映出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变化过程,最后归纳出圆与直线的相切、相交、相离的三种相对位置关系。该节课运用这种“生活化”的媒体引入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这样的导入,学生想探究的欲望一下就调动起来了,而且又体会到了数学乐趣,数学的美。

当然,导入新课时所选用的内容必须紧扣课题,不能脱离正课主题,更不能与正课有矛盾或冲突。否则不但没有起到帮助理解新知识的作用,反而干扰了学生对新授课的理解,给学生的认识过程造成了障碍。有效的课堂导入,有一些基本的原则,根据这些原则,设计出的导入方式才更有效。第一,课堂导入要有针对性。导入的创设应以学生感兴趣的事,生活中经历过的事,这样他样会觉得特别亲切;还应以学科特点相结合,要与生活相结合,要体现出数学化。第二,课堂导入要有思考性。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提高学习活动的思维含量,导入的过程也应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第三,导入要有趣味性。要让学生获得感受到知识的乐趣,创造的乐趣,审美的乐趣。

当然,教无定法,课堂导入的方法是也应是多种多样的。导入方法在运用时要因人而宜,因教学内容而宜。不是每一节课的内容都有十分巧妙的导入,所以不必每一节课都要绞尽脑汁去设计,有时简单的温故导入法、直接导入法等也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无论用哪种方式导入,必须使问题情境结构、数学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结构三者和谐的统一,从而才能真正提高课堂导入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张建华. 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导入[J].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12):81.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前导入数学课堂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细说中职基础日语课堂教学的“三部曲”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