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曾国藩:即便远行,家书不断

2017-10-10

十几岁 2017年10期
关键词:曾纪泽代代曾氏

曾国藩:即便远行,家书不断

中国历史上的官宦之家大多兴旺不过三代,而曾国藩家族却八代无败子,代代出英才。曾国藩的教育思想对其兄弟及子女都有很深的影响。

长子纪泽,在清代末年,他刻苦学习英语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在处理西北边境危机中,曾纪泽凭着其斗志和谈判艺术舌战强敌,从沙俄口中夺回了伊犁城,从而取得清末外交史上唯一的胜利。次子纪鸿喜爱自然科学,在数学研究上造诣颇深。难得的是不仅其子成才,其孙辈曾宝荪、曾约农等也都成为教育家和学者。

曾国藩身居要职公务繁忙,长年在外,无法经常督促子女,于是写信成为他教育子女的重要手段。即使工作到深夜,他也要抽空阅读子女书信。

在家庭中曾国藩提倡勤俭谦劳精神,反对奢侈懒惰。曾国藩本人虽位列三公,但他对兄弟、子女总是严格要求。身教重于言教,曾国藩每天日理万机,从不懈怠给子女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曾国藩教育子女不谋做官发财,只求读书明理。曾国藩再三叮嘱子孙:我不愿儿孙为将领、大官,只希望成为饱读诗书的君子。因此,自曾国藩兄弟之后,曾家再没出领兵打仗的将领。他们绝大多数留学英、美等国的名牌大学,学贯中西,成就卓著,很多成为教育界、科技界、艺术界的名家大师。

素材分析

司马光说“父之爱子,教以义方”,曾国藩的教子思想无疑与之有同工之妙。

其一,可从“英才教育需要代代传承”的方面入手。赫赫有名的曾氏家族,从曾国藩开始,素有“八代无败子,代代出英才”之称。可见,真正实施英才教育的过程,是一代又一代的人传承而不断前进的过程。躬自践行,当为传承之先——身处钟鸣鼎食之家,曾国藩却恪尽勤俭;官居万人之上,他只奋勉勤政。如此,其子曾纪泽、曾纪鸿自勉自励,能分别在各自领域取得傲人成就,便也不足为奇了。家风陶冶,当为传承之本——曾家崇尚读书明理,立人达身;曾家人不懈耕耘,兼济世人。曾氏家族后代子孙,能在学术上出类拔萃,谁敢说不是在代代积累的家风,一点一滴的熏陶与感染中习得了最重要的禀性的呢?

其二,可从“自由造就多元发展”角度来谈。曾国藩教育子女不谋做官发财,只求读书明理,其子孙在“一纲多元”的自由氛围下,可以发展个性,多向成长。面对凶蛮的俄国人,曾纪泽舌战寺伊犁,是他的家族信仰培养了他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家国天下的胆识。留学英美,继而钻研科学、投身教育,自立自强的家风让曾氏子弟愈行愈坚定,潜心诗书的家风让他们且学且致知。类似地,梁启超的家庭,亦充满了自由之风,促其九子各专自己的领域。

其三,在“言传身教常相伴”的视野下,我们还可以看到:一是育人应常关注——曾国藩即便远行,也家书不断。而近有傅雷,远有王阳明,无不常与子传书,关注其生活,教导其做人。关注频繁,指导才能贴切,言教才有温度。另外,孩子成才还需要父辈以身作则。曾国藩日理万机,却从不懈怠,以行教子,使子女耳濡目染,润物于无声。

猜你喜欢

曾纪泽代代曾氏
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跟曾国藩学“训”孩子
代代 奇妙的“返老还童”果
曾国藩长子:没功名而成大器
人生代代的意义
读《曾国藩日记》:一日四省
鼎之轻重,未可问焉
端午
山村除僵尸
曾国藩:十年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