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0年-2014年辽宁省肥胖幼儿体质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2017-10-10贺业恒

体育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机能显著性身体素质

赵 超 贺业恒

(1.辽宁省体育科学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179;2.大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辽宁 大连 116031)

2000年-2014年辽宁省肥胖幼儿体质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赵 超1贺业恒2

(1.辽宁省体育科学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179;2.大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辽宁 大连 116031)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和数理统计,对2000年-2014年辽宁省肥胖幼儿体质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发现肥胖幼儿的身体形态较正常标准体重幼儿有很大差距,但是在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上并不比同龄的正常标准体重幼儿差,从而为进一步研究肥胖幼儿的体质状况提供可靠参考。

肥胖幼儿;体质;辽宁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问题逐渐成为困扰人们正常生活的一个主要问题,然而近年来,肥胖人群的年龄逐渐出现了小龄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肥胖幼儿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有研究表明,幼儿期的肥胖可以导致成年肥胖的几率是80%,因此控制肥胖的产生需从幼儿期抓起,本文从肥胖幼儿的角度出发,研究近15年辽宁省肥胖幼儿的体质发展状况,以期为肥胖幼儿体质发展研究提供可靠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按照WHO推荐的BMI指数进行统计计算,参照0-6岁幼儿的标准进行筛查(即BMI>18为超重,BMI>20为轻度肥胖,BMI>22为中度肥胖,BMI>25为重度肥胖),并排除病理性肥胖[1]。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上查阅相关论文,为本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1.2.2 对比分析法

对比肥胖幼儿与正常体重幼儿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情况,并对 2000年、2005年、2010年、2014年肥胖幼儿情况分别进行对比分析。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所测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α=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肥胖幼儿占比率

2.1.1 2000年-2014年肥胖幼儿总的占有率

2000年-2014年间辽宁省肥胖总的占有率男幼儿为27.6%,女幼儿为7.5%(见表1)。男幼儿的肥胖率明显多于女幼儿。

表1 2000年-2014年肥胖幼儿总的占有率

2.1.2 2000年-2014年肥胖幼儿逐年占有率

2000年-2014年肥胖幼儿逐年占有率(见表2),2000年肥胖男幼儿占有率为31.4%,肥胖女幼儿占有率为5.2%;2005年肥胖男幼儿占有率为 26.6%,肥胖女幼儿占有率为7.2%;2010年肥胖男幼儿占有率为27.9%,肥胖女幼儿占有率为10.5%;2014年肥胖男幼儿占有率为25.4%,肥胖女幼儿占有率为10.2%,逐年对比情况可以看出男幼儿的肥胖率也明显多于女幼儿。

表2 2000年-2014年肥胖幼儿逐年占有率

2.2 肥胖幼儿体质指标分析

2.2.1 肥胖男幼儿体质指标逐年情况对比

2000-2014年肥胖男幼儿身体形态(身高、体重、坐高、胸围、上臂皮褶、肩胛皮褶、腹部皮褶)逐年情况对比(见表3),四个测试年之间均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00),身高、体重逐年上升,四个测试年之间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00);坐高2005年、2010年与2000年、2014年之间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00),且2014年的肥胖男幼儿的坐高最高;胸围2000年与2005年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000年、2005年与2010年和2014年之间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0),且胸围逐年增长;皮褶厚度2005年、2010年均小于2000年和2014年,且四个测试年间的皮褶厚度均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00),其中上臂皮褶厚度和腹部皮褶厚度2014年最大,2000年次之,肩胛皮褶厚度2000年最大、2014年次之。肥胖男幼儿的身体形态,2014年普遍比其他三个测试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说明肥胖男幼儿的身体形态是逐渐增长的。

表3 肥胖男幼儿身体形态逐年情况对比

2010年 111.3 24.1 62.4 58.9 11.7 8.7 10.2 2014年 115.6 25.4 64.4 60.4 13.6 10.7 13.5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MC 1<2<3<4 1<2<3<4 2,3<1,4 1,2<3<4 2<3<1<4 2,3<1,4 2,3<1<4

2000年-2014年肥胖男幼儿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安静心率、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坐位体前屈、10米折返跑、走平衡木、双脚连续跳)逐年情况对比(见表4),四个测试年之间均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00),安静心率2000年肥胖男幼儿最大,2014年最小,且 2005年、2014年与2010年和2000年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0);立定跳远四个测试年度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00),2014年成绩最好,2000年成绩最差;网球掷远2000年成绩最好,2010年成绩最差,2010年与2005年、2014年和2000年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00);坐位体前屈,2005年成绩最好,2000年成绩最差;10米折返跑和走平衡木,2005年成绩最差,2014年成绩最好,且2014年与其他三个测试年间均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00);双脚连续跳,2014年成绩最好,2005年成绩最差,四个测试年度之间均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00)。由此可见,肥胖男幼儿的身体素质2014年的爆发力、速度、灵敏较好。

表4 肥胖男幼儿身体机能和素质逐年情况对比

综上所述,肥胖男幼儿的身体形态逐年增长。肥胖男幼儿的身体素质2014年的爆发力、速度、灵敏较其他三个测试年度好。

2.2.2 肥胖女幼儿体质指标逐年情况对比

2000年-2014年肥胖女幼儿身体形态(身高、体重、坐高、胸围、上臂皮褶、肩胛皮褶、腹部皮褶)逐年情况对比(见表 5),四个测试年之间均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身高,2014年最高,且与2000年、2005年、2010年均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00);体重,2005年最大,2000年的肥胖女幼儿体重相对于其他三个测试年最小,且与 2010年和 2005年、2014年均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00);坐高,2014年的坐高最高,2005年和2010年最低, 2005年、2010年与2000年、2014年坐高之间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胸围,2014年最大,2005年最小,且2005年与2000年、2010年与2014年之间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00);皮褶厚度,2014年的上臂皮褶、肩胛皮褶和腹部皮褶均最大,2005年、2010年与2000年、2014年之间均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00)。身体形态,肥胖女幼儿除体重外,其他各项2014年均为最大,说明与男幼儿一样,肥胖女幼儿的身体形态也在逐年增长。

表5 肥胖女幼儿身体形态逐年情况对比

2000年-2014年肥胖女幼儿身体机能和素质(安静心率、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坐位体前屈、10米折返跑、走平衡木、双脚连续跳)逐年情况对比(见表6),四个测试年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安静脉搏,2000年最高,2005年最低,且2005年与2014年;2005年与2010年和2000年之间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00);立定跳远,2014年成绩最好,2000年成绩最低,2000年、2010年与2005年、2014年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0);网球掷远,2014年成绩最好,2010年成绩最差,2000年、2010年与2005年、2014年之间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00);坐位体前屈,2005年成绩最好,2000年成绩最差,2000年与2014年、2000年与2005年和2010年之间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00);10米折返跑、走平衡木和双脚连续跳,2014年成绩最好,2005年成绩最差,且2014年与2000年、2005年、2010年之间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身体素质,肥胖女幼儿除了坐位体前屈外,其他指标2014年均好于其他三个测试年。

表6 肥胖女幼儿身体机能和素质逐年情况对比

综上所述,身体形态,肥胖女幼儿除体重外,其他各项 2014年均为最大,说明与男幼儿一样,肥胖女幼儿的身体形态也在逐年增长。身体素质,肥胖女幼儿除了坐位体前屈,其他指标2014年均好于其他三个测试年。因此可以看出,肥胖女幼儿并为因为身体形态的明显增大影响身体素质的发展,这和幼儿每增加一岁身体素质指标逐渐增强有相似处,身体形态的增大,必然比同龄的幼儿身体素质有所增强。

2.3 肥胖幼儿体质与正常体重幼儿体质总的对比分析

2.3.1 肥胖幼儿体质与正常体重幼儿体质总的对比分析

2.3.1.1 肥胖男幼儿体质与正常体重幼儿体质总的对比分析

2000年-2014年肥胖男幼儿与正常体重幼儿身体形态对比(见表7),除身高以外,体重、坐高、胸围、皮褶厚度肥胖男幼儿与正常体重男幼儿的均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且肥胖男幼儿的身体形态指标均大于正常标准体重幼儿。

表7 肥胖男幼儿与正常体重幼儿身体形态对比

2000年-2014年肥胖男幼儿与正常体重幼儿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对比(见表8),立定跳远、10米折返跑、走平衡木、双脚连续跳肥胖男幼儿与正常体重男幼儿无显著性差异(P>0.05);安静心率、网球掷远、坐位体前屈,肥胖男幼儿与正常体重男幼儿均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

表8 肥胖男幼儿与正常体重幼儿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对比

综上所述,身体形态方面,除身高外,肥胖男幼儿与正常标准体重男幼儿之间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且肥胖男幼儿的身体形态指标均大于正常标准体重幼儿。肥胖男幼儿与正常体重幼儿的身高、爆发力、速度、灵敏素质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身体机能和力量素质、柔韧素质肥胖男幼儿与正常体重幼儿均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且肥胖男幼儿的网球掷远、坐位体前屈还好于正常体重幼儿。

2.3.1.2 肥胖女幼儿体质与正常体重幼儿体质总的对比分析

2000年-2014年肥胖女幼儿与正常体重幼儿的身体形态均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见表 9),且肥胖女幼儿的身体形态均大于正常体重幼儿。

表9 肥胖女幼儿与正常体重幼儿身体形态对比

2000年-2014年肥胖女幼儿与正常体重幼儿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均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见表10),肥胖女幼儿的身体素质均好于正常体重幼儿。

表10 肥胖女幼儿与正常体重幼儿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对比

综上所述,身体形态上,肥胖女幼儿均大于正常标准体重女幼儿,但身体素质肥胖女幼儿好于正常标准体重女幼儿,这也说明肥胖女幼儿虽然身体形态大于正常体重幼儿,但在身体素质上并不比正常体重幼儿差,甚至更好。

2.3.2 2000年-2014年肥胖幼儿体质与正常标准体重幼儿体质逐年对比分析

2.3.2.1 2000年-2014年肥胖男幼儿体质与正常标准体重男幼儿体质逐年对比分析

2000年-2014年肥胖男幼儿与正常标准体重男幼儿逐年身体形态对比(见表11),2000年、2014年肥胖男幼儿与正常体重男幼儿的身体形态均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2005年、2010年除了身高以外,体重、坐高、胸围、皮褶厚度肥胖男幼儿与正常体重男幼儿均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

表11 肥胖男幼儿与正常体重男幼儿逐年身体形态对比

2000年-2014年肥胖男幼儿与正常体重男幼儿逐年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对比(表12),2000年肥胖男幼儿与正常体重男幼儿安静心率、坐位体前屈、走平衡木和双脚连续跳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立定跳远、网球掷远、10米折返跑均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2005年10米折返跑、走平衡木、双脚连续跳肥胖男幼儿与正常体重男幼儿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安静脉搏、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坐位体前屈均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2010年网球掷远肥胖男幼儿与正常体重男幼儿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10米折返跑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其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014年网球掷远、坐位体前屈、10米折返跑肥胖男幼儿与正常体重男幼儿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2 肥胖男幼儿与正常体重男幼儿逐年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对比

综上所述,身体形态指标除2005年和2010年的身高外,其他年度的其他身体形态指标肥胖男幼儿与正常标准体重男幼儿之间均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2005年和2014年的肥胖男幼儿的身体素质好于正常标准体重男幼儿。

2.3.2.2 2000年-2014年肥胖女幼儿体质与正常标准体重女幼儿体质逐年对比分析

2000年-2014年肥胖女幼儿与正常女幼儿逐年身体形态对比(见表 13),肥胖女幼儿与正常体重女幼儿的身体形态均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

表13 肥胖女幼儿与正常体重女幼儿逐年身体形态对比

2000年-2014年肥胖女幼儿与正常标准体重女幼儿逐年身体机能和素质对比(见表14),2000年安静脉搏、坐位体前屈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均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2005年肥胖女幼儿与正常标准体重女幼儿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之间均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2010年坐位体前屈和走平衡木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均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2014年除安静脉搏和坐位体前屈外,其他指标均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综上所述,身体形态指标肥胖女幼儿与正常标准体重女幼儿之间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立定跳远、网球掷远、10米折返跑、双脚连续跳四个测试年之间肥胖女幼儿与正常标准体重女幼儿之间均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除2000年的坐位体前屈外,其他指标肥胖女幼儿成绩均好于正常标准体重女幼儿,说明肥胖在女幼儿阶段未对身体素质有所大的影响。

表14 肥胖女幼儿与正常体重女幼儿逐年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对比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3.1.1 从近15年来总的肥胖幼儿占有率中可以看出,男幼儿的肥胖率多于女幼儿;从2000年、2005年、2010年、2014年的情况可以看出,男幼儿的肥胖率也多于女幼儿。

3.1.2 肥胖幼儿身体形态指标大于正常标准体重幼儿的身体形态指标,且两者之间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但是身体机能和素质方面,肥胖幼儿有的指标好于正常标准体重幼儿。

3.1.3 逐年对比中,肥胖幼儿身体形态指标大于正常标准体重幼儿的身体形态指标,且两者之间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但是身体机能和素质方面,肥胖幼儿有的指标好于正常标准体重幼儿。

3.2 建议

3.2.1 预防为主,正确引导幼儿建立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及行为,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少喝含糖量较高的饮料、少吃油炸食品等等。以幼儿园为中心进行全面监督。

3.2.2 定期对幼儿体重进行测量,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3.2.3 以幼儿园为中心多开展一些与幼儿能量摄入想抵消的运动,从小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使运动成为孩子的良好的生活习惯。

[1] 张凤敏等.单纯性肥胖幼儿的干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36-2237.

[2] 殷瑞,李璐. 咸宁市3-6岁单纯性肥胖幼儿体质健康现状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12(32):140-143.

[3] 秦琦.幼儿肥胖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效果评价[D].吉林大学,2007.

[4] 汪玲等.中日两国幼儿肥胖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中华儿童保健杂志,1997,6(5):71-72.

Investigation to thee Physical Development Status of Obese Children in Liaoning Province in 2000-2014

ZHAO Chao , etal.

(Sports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Liaoning,Shenyang 110179,Liaoning, China)

辽宁体育局局属课题,编号2015lntyyb-12。

赵超(1978-),辽宁沈阳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体质研究。

猜你喜欢

机能显著性身体素质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视频序列中视觉显著性图像区域自动提取仿真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加压训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研究
锻炼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新发现
商标显著性的司法判断(一)
每月新鲜
刑法机能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