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汲取写作资源养料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2017-10-09陈俊敏

甘肃教育 2017年13期
关键词:经典阅读课程资源作文教学

陈俊敏

【关键词】 课程资源;生活源泉;经典阅读;汲取养料;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3—0053—01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学生写作材料的准备”,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等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思考生活,既要立足于课堂,又要延伸到课外;既要激发并保持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又要教师适时做好点拨指导,循序渐进。将生活融入到写作中,会改变写作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状况,使写作言之有物;让写作介入生活,会使生活变得丰富深邃,情趣盎然。

一、汲取课程教学资源养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学生接触和学习的许多课程中,隐含无数生活道理,特别是语文学科,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编者精心挑选的,蕴涵着许多思想碰撞的火花和写作训练的契合点。这些都是可供学生写作和教师作文教学的宝贵资源,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学会在文本中积累材料,锤炼思想,进行多角度写作。

首先,在学习文本时要激发学生的兴趣点。语文教师在进行文本讲授时要为学生的心灵注入感情,使之产生思想共鸣,触及到学生的灵魂深处,然后再指导学生扩写、仿写、续写、改写或进行感情体验式的写景状物、写读后感等多种方式写作训练。其次,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筛选和积累课程资源中的素材,在写作时灵活运用素材。许多学生对课程资源缺乏一定的筛选和构思能力,不知如何为我所用,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揣摩,反复推敲,把握原文的行文思路、线索情感,积极拓展文本教学内容和价值取向,要与时俱进地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需要,着力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符合年龄特点的审美观。然后采取“拿来主义”,适当借鉴经典范文之精华,表达独到见解,突出自己的亮点,精读勤写。经过日积月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不再难了。

二、汲取现实生活资源养料,针砭时弊表真情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实感受。” 学生本应是作文教学中的主体,是实践者亦是创造者,学生作文时,经常感到无事可写,其实并非真的无事可写,而是自己没有发现,没有留心。生活的素材浩瀚如海,只是学生往往对眼前的素材无动于衷,不会捕捉思维的灵光。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感知、参与、理解并融入生活,让作文与孩子生活建立越来越多的交集。教师可在教学训练中根据写作要求,针对学生生活热点、焦点,带领学生去观察学校的一草一木,去游览农贸市场,逛超市……实地感知生活,进行现场立意、现场构想和拟定提纲;或者创设条件,有计划地鼓励或安排学主动深入生活参与社会实践,走进大自然寻找素材,在参与观察、实践、思考中培养起对生活的敏感,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让他们学会观察和评述生活,经常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关注身边发生的人和事,把经历、感受、感悟诉诸文字。要教会学生从小事中体悟人生哲理、生活真谛,从而提升作文的精神内涵和新意。

三、汲取经典书籍资源养料,借古喻今谋新篇

阅读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寫作是知识拓展后的表达。作文是语文能力的集中体现。中外名著经典,各国文化地理历史人文资源,都是陶冶学生情操、锤炼人文素养、进行写作借鉴的重要营养。阅读经典名著,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以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诗句,形象地道出了大量阅读对写作的重要作用,只有多读,才能运笔如神。

作为教师,要带领和指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高效阅读,或读原著或读梗概,或精读或通读,或背诵或摘录,或反思或提炼。对于古今中外的经典,应当汲取最广泛的精神资源,吸收得愈多愈广,精神底气愈足,就愈能在独立的选择、消化、融会、创造中建立起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就越能提升自己作文的思想高度和价值判断。

溪水常流,聚沙成塔。只有坚持不懈地从现实生活、中外经典著作、课程资源中挖掘材料,日积月累,学生的写作素材“库存量”就会不断增大,写作时材料招之即来,来之能用。如此,积累的养料成了效率的前提,学生吸纳储备得好,水满自溢,写作水平便也随之提高。编辑:张慧敏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典阅读课程资源作文教学
经典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想象力都去哪了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