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产妇心理状态和分娩结局的影响

2017-10-09崔晓燕薄芳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8期
关键词:初产妇产程产妇

崔晓燕 薄芳芳

心理护理对产妇心理状态和分娩结局的影响

崔晓燕 薄芳芳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产妇心理状态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100例待产产妇,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前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和分娩结局。结果入院时, 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前, 两组的SAS、SDS评分均降低,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长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49、4.557、6.250, P<0.05)。观察组经阴道分娩率88.0%高于对照组70.0%, 产后出血量≥300 ml占比10.0%低于对照组2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的改善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 值得临床应用。

心理护理;产妇;心理状态;分娩结局

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 同时这一阶段是一种强烈和持久的应激源反应, 由生理和心理共同参与[1], 特别是初产妇没有生产经验, 产前容易发生紧张和慌乱等不良情绪,负面的心理情绪可影响生理状态, 从而对分娩状态产生影响,因此在产前对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在本研究中作者分析心理护理对产妇心理状态和分娩结局的影响,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搜集2015年12月本院分娩的待产产妇100例,均为初产妇, 且无剖宫产指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0例。对照组年龄20~35岁, 平均年龄(28.0±3.0)岁, 孕周37~42周, 平均孕周(39.0±1.0)周;观察组年龄 21~35岁, 平均年龄(28.0±3.5)岁, 孕周37~41周, 平均孕周(39.2±1.0)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两组产妇入院后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 进行健康宣教, 实施产前准备。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 内容如下:①系统化健康教育:入院后评估产妇及家属对分娩知识的了解情况, 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补充,使产妇及家属对分娩有一个系统化的认识, 可让产妇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分娩。②产前心理状态评估:使用SAS和SDS量表在入院时评估产妇的心理状态, 对于有焦虑、抑郁等分娩情绪产妇应通过语言的鼓励和安慰, 缓解负面情绪, 对产妇做好心理疏导, 尽可能消除产妇的负面情绪。③家属陪伴支持:情况允许下可让产妇家属进行陪伴分娩, 在产妇分娩时对产妇实施语言护理和精神支持, 提高产妇的安全感和对分娩成功的信心。④分娩时护理:分娩时助产士在指导产妇分娩过程中不仅采用鼓励性语言给予支持, 并在宫缩间歇期及时告知产妇分娩进程, 稳定产妇的情绪, 促进分娩的顺利进行。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比较两组产妇入院时和分娩前的心理状态变化, 记录并对比两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最终分娩方式和产后出血量≥300 ml占比。心理状态变化使用Zung氏自评量表的SAS和SDS评价,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越严重。SAS和SDS量表评分<40分为正常, 无焦虑、抑郁症状, 40~48分为轻度焦虑或抑郁, 49~56分为中度焦虑、抑郁, >56分为严重的焦虑、抑郁[3]。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入院时, 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前, 两组的SAS、SDS评分均降低,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产程比较对照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长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49、4.557、6.250, P<0.05)。见表 2。

2.3 两组分娩情况比较观察组经阴道分娩率88.0%高于对照组70.0%, 产后出血量≥300 ml占比10.0%低于对照组2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分)

表1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入院时 分娩前SAS评分 SDS评分 SAS评分 SDS评对照组 50 54.0±5.0 50.2±4.5 50.0±4.8 47.5±5.2观察组 50 54.5±6.0 51.0±5.0 42.0±5.0a40.2±5.5at 0.453 0.841 8.366 6.820 P 0.625 0.402 0.000 0.000

表2 两组产程比较, min)

表2 两组产程比较, mi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对照组 50 635.5±56.0 70.0±10.5 8.5±2.0观察组 50 605.2±50.2a60.2±11.0a6.0±2.0at 2.849 4.557 6.250 P 0.005 0.000 0.000

表3 两组分娩情况比较[n(%)]

3 讨论

分娩这一过程伴随者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变化, 对于多数的初产妇来说由于无分娩经验, 对于分娩知识了解较少,害怕分娩时的疼痛, 分娩前存在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4],过度的负面情绪可刺激大脑皮质和丘脑下部的兴奋, 增加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位置的分泌, 促进机体发生血管收缩、心率加快等应激反应, 从而容易导致胎儿发生缺氧, 出现难产的情况, 且还会对宫缩造成影响, 不利于分娩[5,6]。

心理护理属于情绪护理, 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利用心理学相关知识, 通过恰当的语言、适当的方法或行为解除患者的思想负担, 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改善负面情绪, 获得自身条件下最适宜的身心状态[7]。本次研究中, 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 通过系统化健康教育, 使产妇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分娩, 通过产前心理状态评估, 对产妇实施针对的心理疏导,改善其负面情绪, 利用家属的陪伴支持, 对产妇实施分娩支持, 分娩时的护理则提高产妇的分娩信心, 稳定产妇的情绪,促进分娩的顺利进行[8-10]。本研究结果显示, 分娩前, 两组的SAS、SDS评分均降低,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长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 产后出血量≥300 ml占比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的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 促进分娩的顺利进行, 缩短产程, 提高阴道分娩率并可减少产后出血量。

综上所述, 将心理护理应用在产妇中对于改善心理状态和分娩结局有积极的作用, 值得推广。

[1] 李春华.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 4(6):4-5.

[2] 张晓明, 石玉甄.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12):372.

[3] 蓝彩旋, 钟玉旋, 刘辉姐, 等.心理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的心理影响探讨.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4, 34(1):143-144.

[4] 张晗, 谷玥.围产期心理护理对产妇心理状况和分娩结局的影响.中外医疗, 2013, 32(4):169.

[5] 金玉芳, 张丽萍.全程心理护理对产妇的分娩方式与心理影响.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6, 24(5):94-96.

[6] 白玛.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方式的影响.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3):243-244.

[7] 岑琼, 戴丹菁.对初产妇实施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影响心理状态和分娩方式的分析.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5, 28(12):1856-1857.

[8] 林敏芬.心理护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中国基层医药, 2015, 22(5):799-800.

[9] 成卫军.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31):31-32.

[10] 周婉靖, 金红, 舒雪梅.心理护理干预对临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3):3-4.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mental status and delivery outcome of puerpera


CUI Xiao-yan, BO Fang-fang.
Henan Armed Police Corps Hospital, Zhengzhou 45000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mental status and delivery outcome of puerpera.MethodsA total of 100 puerpera awaiting delive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prenatal nursing,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Comparison were made on mental status and delivery outcome in two groups.ResultsAt admiss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nxiety self-rating scale (SAS) and 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score,comparing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0.05).Before delivery, both groups had lower SAS and SDS sco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control group had longer time of first stage of labor, second stage of labor and third labor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2.849, 4.557, 6.250, P<0.05).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vaginal delivery rate as 88.0% than 70.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lower proportion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 300 ml as 10.0% than 26.0% in the control group.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Psychological nursing for puerpera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mental state and delivery outcome, and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Puerpera; Mental status; Delivery outcome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8.083

2017-07-19]

450000 武警河南总队医院

猜你喜欢

初产妇产程产妇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新、旧产程标准在低危初产妇进行产程管理中的应用对比*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产程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镇痛分娩会影响产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