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精细化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对高龄骨折患者的康复研究

2017-10-09魏道华杨奕妙郑银芳黄党生江学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8期
关键词:预见性高龄精细化

魏道华 杨奕妙 郑银芳 黄党生 江学东

·临床护理·

预见性精细化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对高龄骨折患者的康复研究

魏道华 杨奕妙 郑银芳 黄党生 江学东

目的探讨预见性精细化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应用于高龄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54例高龄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7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精细化护理结合心理护理, 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 详细记录两组相关临床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3.5±1.8)d、术中出血量为(253.4±39.2)ml, 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17.5±1.4)d、(372.0±32.4)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明显疼痛、跌倒例数均少于对照组, 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便秘例数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25.3±5.2)分, SDS评分为(27.4±0.9)分, 低于对照组的(37.9±3.7)、(41.0±5.3)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精细化护理对高龄骨折患者的康复和患者满意度均有较大幅度提升,结合生理以及心理辅助护理后, 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健康水平均有了较大程度改善。

骨折;高龄;预见性精细化护理;心理护理; 康复

随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生的人口步入老龄化, 我国迎来第一个高龄人口增长快速期(见表1)。高龄人口多因骨质疏松、反应迟钝等一系列问题造成跌倒或碰伤而发生各种类型的骨折, 据国外资料报道, 约有30%的65岁以上老年人平均每年跌倒一次, 有40%~50%的80岁以上老年人平均每年至少跌倒一次, 而多次跌倒患者占老年人群的4%左右[1]。老年人的生理功能严重衰退, 个别患者伴有多种慢性病以及并发症, 使得很多高龄骨折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孤独等不良情绪。预见性精细化护理是一种针对患者病症尚未出现前进行的护理干预, 结合心理护理, 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 强化服务意识, 提倡主动服务,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且符合入组条件的54例高龄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27例。观察组男12例, 女15例, 年龄60~85岁, 平均年龄(73.2±6.4)岁;骨折部位:上肢骨折8例,下肢骨折12例, 足部骨折2例, 其他部位骨折5例。对照组男13例 , 女14例 , 年龄63~84岁, 平均年龄 (72.8±5.7)岁 ;骨折部位:上肢骨折9例, 下肢骨折11例, 足部骨折3例,其他部位骨折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对患者给予相应的宣教,包括患者体位、饮食、治疗配合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预见性精细化护理和心理护理, 具体如下。

1.2.1 精细化护理 ①术前护理人员根据病情需要认真准备器械和材料, 检查和测试医疗器械的性能, 确保各类所需器械处于良好状态。术中护理人员结合高龄骨折患者特点做好输液护理、预防感染、保温护理、麻醉护理、体位护理等方面的预见性精细化护理。在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一旦发现血氧饱和度降低、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异常情况,要第一时间告知手术医师和麻醉师, 及时查明原因, 果断采取有效措施。②术后护理人员帮患者擦拭体表消毒液和血迹,整理患者衣服, 盖好被子, 在护送患者回病房过程中, 提前备好氧气袋、阿托品等以防途中出现意外, 搬动患者过程中要防止患者低血压, 动作轻柔, 采用4人搬动法将患者平移到病床上, 并观察5 min以上, 无不适方可离开, 在随访中,认真耐心听取患者以及家属意见, 做好解释工作[3-6]。

1.2.2 心理护理高龄骨折患者因为自身生理机能退化,生活自理能力部分丧失或者完全丧失, 康复周期长, 对手术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 常常表现为情绪低沉、悲观、烦躁、焦虑、恐惧、失眠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对治疗疾病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使患者树立战胜病痛的信心, 放下思想枷锁,从患者入院开始, 护理人员做到热情接待、使用人性化称呼,主动自我介绍、介绍病区环境、病房设备的用途以及使用方法, 使患者感觉到被尊重, 熟悉新环境, 减少心理不适。患者住院期间, 护理人员经常巡视病房,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沟通,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 多做解释工作, 消除患者以及家属疑虑, 在生活上多关心, 加强基础护理, 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 提高手术成功率, 促进康复[7,8]。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疼痛、跌倒、便秘等发生情况;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进行比较。SAS和SDS分别含有20个反映焦虑或抑郁主观感受的项目, 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四级评分, 20个项目得分相加即得到粗分, 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 就得到标准分。按照中国常模, SAS的标准分分界值为50分, SDS的标准分分界值为53分, 分值越低,表明焦虑、抑郁症状越轻;分值越高, 表明焦虑、抑郁症状越重。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3.5±1.8)d、术中出血量为(253.4±39.2)ml, 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17.5±1.4)d、(372.0±32.4)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明显疼痛、跌倒例数均少于对照组, 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便秘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25.3±5.2)分, SDS评分为(27.4±0.9)分,低于对照组的(37.9±3.7)、(41.0±5.3)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3。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n)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术中出血量(ml) 明显疼痛 跌倒 便秘观察组 27 13.5±1.8a253.4±39.2a0 0 0a对照组 27 17.5±1.4 372.0±32.4 2 1 4

表3 两组护理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分)

表3 两组护理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SAS评分 SDS评分观察组 27 护理前 51.8±6.4 57.6±4.2护理后 25.3±5.2a27.4±0.9a对照组 27 护理前 52.0±2.5 55.1±7.8护理后 37.9±3.7 41.0±5.3

3 讨论

骨折对于高龄患者的行动以及心理都可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高龄患者缺少途径去宣泄表现这些负面情绪, 长时间下去, 将会对患者的心理和康复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9]。预见性精细化护理对高龄骨折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照顾, 不仅有技术指导、也有心理支持和体能恢复等, 重点强调主动护理的作用, 在患者尚未出现各种问题之前, 医护人员就能根据了解而制定出相应护理方案、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这种有针对性的主动预防, 大大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10-12]。充分体现了护理的人性化, 在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接触过程中, 用正能量去影响患者, 使患者在感受到温暖的同时,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生活充满憧憬, 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本院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3.5±1.8)d、术中出血量为(253.4±39.2)ml, 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17.5±1.4)d、(372.0±32.4)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明显疼痛、跌倒例数均少于对照组, 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便秘例数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25.3±5.2)分, SDS评分为(27.4±0.9)分, 低于对照组的(37.9±3.7)、(41.0±5.3)分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预见性精细化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便秘、明显疼痛、跌倒的发生率;结合了生理和心理护理后, 患者的抑郁、焦虑以及治疗依从性均有较大改善。未来, 我国应在结合中国特色的基础上, 借鉴他国成熟的经验, 整合社会资源, 储备护理服务人才, 打造医疗卫生服务圈, 用网络工具把医院医疗、居家护理、康复训练进行有效的衔接, 通过懂医疗、通护理、精服务的专业项目提供, 才能真正提供高质量的老年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 预见性精细化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对高龄骨折患者康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效果显著, 可在临床进行大样本深度研究。

[1] Mendonça TM, Silva CH, Canto RS, et al.Evaluation of the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elderly patient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hip fracture: femoral neck or trochanteric.Clinics(Sao Paulo), 2008,63(5):607-612.

[2] 钱雪梅, 邓超明, 宁军.高龄髋部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康复训练与护理.护理学杂志, 2001, 16(3):187-188.

[3] 韩媛媛.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8(1):91-92.

[4] 苏树娟, 李晓娟.高龄股骨骨折患者预防压疮的护理.广东医学, 2012, 33(2):295-296.

[5] 杨明玉, 唐泓源, 郑晓缺, 等.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护理研究, 2005, 19(2):135-137.

[6] 王虹, 王胜花.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重度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 26(12):58.

[7] 贾启艾.整体护理人文关怀.护理研究, 2003, 17(9A):904.

[8] 黄津芳.人性化管理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5, 24(9):564-567.

[9] 邓行爱, 郑耀珍.给予人文关怀 深化整体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3, 38(9):707-708.

[10] Roberts KT, Robinson KM, Stewart C, et al.An integrated mental health clinical rotation.J Nurs Educ, 2009, 48(8):454-459.

[11] 屈坤敏.自制带孔长型枕垫在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应用.广西医学, 2009, 31(10):1496-1512.

[12] 尤福萍, 邱兰.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护理.广西医学, 2008, 30(12):1976-1977.

Study on the rehabilitation of senile patients with fracture by predictive refined nursing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nursing

WEI Dao-hua, YANG Yi-miao, ZHENG Yin-fang, et al.
Jieyang City Rongcheng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 Jieyang 522031,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redictive refined nursing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nursing applied in senile patients with fracture.MethodsA total of 54 senile patients with fractur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27 case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predictive refined nursing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Clinical indicators in two groups was recorded in detail and compared.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ospitalization time as (13.5±1.8) d and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as(253.4±39.2) ml,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17.5±1.4) d and (372.0±32.4) ml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ess case of obvious pain and fall than the control group,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ess cases of constipation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efore nursing,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score (P>0.05).After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AS score as (25.3±5.2) points and SDS score as (27.4±0.9) points, which were all lower than (37.9±3.7) and (41.0±5.3) 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Rehabilitation and satisfaction of senile patients with fracture a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Combined with 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assisted nursing,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health levels in patients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Fracture; Senile; Predictive refined nursing; Psychological nursing; Rehabilitation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8.076

2017-07-12]

广东省揭阳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6B01014)

522031 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中心医院(魏道华杨奕妙 黄党生 江学东);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郑银芳)

猜你喜欢

预见性高龄精细化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