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药指导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2017-10-09林淑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8期
关键词:药师服药依从性

林淑华

用药指导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林淑华

目的探讨药师开展用药指导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评价用药指导的应用价值。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未给予用药指导措施,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用药指导措施。统计两组患者用药指导前、1个月后、3个月后用药依从性的变化及用药不依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用药指导前和1个月后的用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用药指导3个月后, 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用药不依从情况以忘记服药为主, 观察组从用药指导前的29例降到11例, 而对照组从用药指导前的27例降到19例;观察组在用药指导后1个月和3个月, 均未出现过停药情况。而对照组在3个月后出现了1例症状改善时停药情况。结论用药指导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影响较大, 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用药指导;2型糖尿病;用药依从性;影响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 绝大多数患者需要终身进行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除了与有效的治疗方案有关外, 还与用药依从性存在着较大关系[1]。但很多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不足, 以及对长时间的药物治疗难以坚持, 因此, 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通过临床药师向本院门诊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50例开展用药指导, 探讨用药指导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1~5月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 均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3个月内均采用同一种降糖治疗方案;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30例, 女20例, 年龄36~73岁, 平均年龄(63.0±7.1)岁;平均病程(8.6±6.7)年。对照组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37~73岁, 平均年龄(63.1±7.0)岁;平均病程(7.1±5.5)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未给予用药指导措施, 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用药指导措施。用药指导主要措施包括:①以问卷调查的方式, 统计患者用药指导前后用药依从性情况及不依从原因;②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面对面指导,讲解药物的正确应用方法以及常见不良反应, 认真解答患者的疑惑;③派发糖尿病患者宣传手册, 具体内容包括糖尿病相关知识、胰岛素的使用、降糖药物的分类、低血糖的预防、应如何饮食、如何运动等;④对患者每隔2周定期电话回访,强调遵医嘱的重要性及不遵医嘱用药的严重后果。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用药指导前、1个月后和3个月后依从性及用药不依从情况。根据morisky量表,采用以下4个问题:①是否存在忘记服药的经历?②是否有不按规定用法用量服药的经历?③当你自觉症状改善时,是否曾停药?④当你服药自觉症状更坏时, 是否曾停药?若4个问题患者回答均为“否”, 则判定该患者依从性好;若回答中有1个及1个以上答案为“是”, 则判定该患者依从性差。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用药指导前后用药依从性比较两组患者用药指导前和1个月后的用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用药指导3个月后, 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用药不依从性情况分析两组患者的用药不依从情况以忘记服药为主, 观察组从用药指导前的29例降到11例, 而对照组从用药指导前的27例降到19例;观察组在用药指导后1个月和3个月, 均未出现过停药情况。而对照组在3个月后出现了1例症状改善时停药情况。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用药指导前后用药依从性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用药不依从情况分析(n)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多以中老年人为主, 且多数患者同时合并其他慢性疾病, 每日服用的药物品种数多, 本研究中有的患者多达10种。由于中老年人的生理因素, 使得患者经常会忘记服药;本次研究中, 用药不依从主要情况为忘记服药, 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特性。研究中患者多由于工作或外出、或药物种类太多而忘记服药, 而有的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不足,会因为自觉症状改善或变坏而停止服药;甚至有个别患者害怕药物的依赖性而停药。而上述的这些原因都会对患者药物治疗的效果产生影响, 甚至引起一系列不良事件的发生[2-5]。

该研究中, 药师开展用药指导前, 两组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仅为40.0%与38.0%, 低于国内大部分地区的报道, 可能与样本选择不同以及评价标准不同相关[6-8]。据相关调查显示, 患者掌握的相关知识越多, 用药依从性就越高。本次研究中, 临床药师对观察组开展用药指导, 直接与患者面对面进行交流, 向其介绍糖尿病相关知识, 指导其正确使用药物;同时派发糖尿病宣传手册, 交代患者回家后认真阅读;每隔2周药师电话回访, 积极与患者沟通, 加强用药依从性的教育。对于工作或外出原因的患者建议随身携带降糖药物;对于药物种类太多、用药方案复杂的患者建议使用分隔式药盒;对于停药的患者强调坚持服药的重要性等[9-11]。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用药指导前和1个月后的用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用药指导3个月后, 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长期的用药指导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重要性。同时观察组患者在用药指导后1个月和3个月均未出现停药的情况, 说明患者对按时用药的重视程度得到了提高。而对照组患者在3个月后仍出现了1例症状改善时停药情况。

尽管用药依从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但依从性仍偏低,可能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个别病程较长的老病号仍有“倚老卖老、久病成医”的现象, 仍擅自修改治疗方案, 比如调整用药时间、减少用药数量等, 如想改变此现象, 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用药指导;②每隔2周的电话回访频率不高, 可能需要更密的频率, 如每周甚至每日;③未做到与其家属沟通, 未嘱咐家属监督患者服药。

综上所述, 通过药师给予糖尿病患者有效的用药指导,能够使患者用药依从性得到有效提高, 促进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 冯飞.药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血糖控制的影响.医学信息, 2015, 28(2):328.

[2] 刘烜.临床合理用药指导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探析.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19):87-88.

[3] 陶洁, 陈家琪.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合理用药指导对用药依从性的影响研究.医药, 2017(1):00246.

[4] 王亦存.药学指导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4, 14(1):84-86.

[5] 聂建军.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综合干预及效果评价.中国药房, 2011, 22(34):3247-3249.

[6] 聂建军, 盛晓燕.综合干预措施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的研究.医药论坛杂志, 2010(23):131-133.

[7] 许卫华, 王奇, 梁伟雄.问卷或量表在病人依从性测量中的应用.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7, 15(4):403-405.

[8] 申仲凯.药学指导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探讨.当代医药论丛, 2014, 12(1):13-14.

[9] 郭首兵.药学指导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探讨.中国医药指南, 2014, 7(2):13-14.

[10] 王经林.药学指导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探讨.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10):6-7.

[11] 韩丽婷.老年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健康指导.今日健康, 2015, 14(11):29-3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8.072

2017-07-14]

510310 广州新海医院药剂科

猜你喜欢

药师服药依从性
药师“归一”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