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鹤琴的经验观及其对幼儿园课程的启示

2017-09-30李瑶

科教导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陈鹤琴幼儿园课程经验

李瑶

摘 要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学前教育的奠基人,他受杜威实用主义经验观的影响,一直在儿童教育中实践和深化杜威的经验观,逐渐生成了自己的经验观:经验的内容源于大自然、大社会;经验的形式分为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更强调直接经验;经验的特征是整个的、连贯的,不可分割的;经验的性质有美恶之分;儿童的经验是幼稚园课程编制的依据。陈鹤琴的经验观不仅对当时我国幼儿园课程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仍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陈鹤琴 经验 幼儿园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8.069

Chen Heqin's View of Experience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LI Yao

(Faculty of Education, Binzhou University, Binzhou, Shandong 256600)

Abstract Chen Heqin is the founder of China's modern preschool education, he was influenced by Dewey's pragmatism experience view, has been in children's education practice and the deepening of Dewey's concept of experience, his view of the experience gradually generate: experience the content from nature and society; experience in the form of direct experience and indirect experience, more emphasis on direct experience; experience is whole and coherent, indivisible; experience the nature of beauty and evil; the experience of children is prepared on the basis of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Chen Heqin's view of experience not only had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in our country at that time, but still has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to the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in our country.

Keywords Chen Heqin; experience;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陳鹤琴(1892-1982年),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儿童教育专家,被誉为“中国幼儿教育之父”、“中国的福禄贝尔”,为我国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陈鹤琴的经验观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有其特殊的理论渊源,也是陈鹤琴长期从事教育实践的结晶。

1 陈鹤琴经验观的渊源

陈鹤琴于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堂,同年赴美国留学,先在霍普金斯大学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1917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攻读教育学和心理学,师从杜威的学生兼同事克伯屈、心理学家孟禄与桑代克等著名教授,1919年获得教育硕士学位。在美留学五年深受杜威、克伯屈的实验主义和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回国后面对旧中国、旧教育,陈鹤琴一生致力于改革旧教育、创造新教育,并在教育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体系。

陈鹤琴的经验观主要渊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经验观。杜威对经验的阐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验的涵义: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指出了经验的涵义即是包含着行动或尝试和所经受的结果之间的联结。

(2)经验的结构:他指出经验包括两种结构,“主动的因素和被动的因素,这两个因素以特有形式结合。在主动方面,经验就是尝试;在被动方面,经验就是承受结果。[1]”

(3)经验的性质:杜威认为任何经验都有两方面的性质,“一个方面是直接的,即适意的和不适意的,它影响以后的经验;还有一种经验的影响并不体现在外表上,它向教育者提出一个问题,即教育者的任务安排不要使学生厌恶,并能引起学生活动兴趣的经验。”[2]

(4)经验的形式:杜威指出经验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形式。

(5)经验的标准:杜威认为判断经验的标准是连续性原则和交互性原则。

(6)经验与生活的关系:杜威认为“‘经验和‘生活是同义词,包括‘习惯、制度、信仰、胜利和失败、休闲和工作”。[3]

在杜威实用主义经验观的影响下,陈鹤琴一直在儿童教育中实践和深化杜威的经验观,并逐渐生成了自己的经验观。陈鹤琴虽没有系统地论述经验,但我们可从其著作中总结其经验观。

2 陈鹤琴的经验观

2.1 经验的内容来源于大自然大社会,来源于儿童的生活

陈鹤琴认为:经验的来源有二:(1)与实物相接触;(2)与人相接触;这两种接触的机会,都要靠着充分的设备为转移[4]。经验来源于与实物、与人的接触,无外乎就是来源于大自然大社会,来源于儿童的生活。陈鹤琴在活教育的教学原则第七条也明确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其实这一主张贯穿于他的整个教育思想中。endprint

陈鹤琴认为,儿童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就是各种动植物的现象,社会环境就是个人、家庭、集社、市等类的交往。[5]”可见,小孩子要与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充分的接触,接触的环境愈广,得到的经验就越多,从而获得的知识也会越多。

2.2 经验的形式分为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更强调直接经验

陈鹤琴认为,儿童获取经验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的,即一切经验都是儿童亲身力行得来的;二是间接的,不能直接得到的经验, 是过书本知识和他人经验的交流获得的。

陈鹤琴更强调儿童的直接经验,主张儿童通过做、探索、操作物体等直接体验来获取经验。因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让他自己做,与事物发生直接的接触,获得直接的经验,就知道做事的困难,就认识事物的性质[6]”。他还指出,间接获取经验的方法应在幼稚园降到最低。正像陈鹤琴所说的 “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7]。因此,教师和父母是不能包办代替的,不能用抽象的概念来施教,应给予儿童更多探索、操作、参与的机会。

2.3 经验的特征是整个的、连贯的,不可分割的

陈鹤琴在论述幼儿园课程时提到了“五指活动”,即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和语文活动。他认为“五指活动”犹如人的五个手指,可以伸缩,是互相联系的,共同构成了具有整体功能的手掌。因此,他用“五指活动”来昭示幼稚园课程的整个性和连贯性。陈鹤琴还指出幼稚园课程与中小学课程的不同,“通常在中小学里,课程是分割的,各课各自独立,不相联系,而幼稚园里面却不然,课程是整个的,连贯的。依据儿童心身的发展,五指活动在儿童生活中结成一个教育的网,有组织、有系统,合理地编织在儿童的生活上。”[8]也就是说,儿童的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好比人的五指,是促进儿童体、智、德、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工具;五指是生长在儿童的手掌上,而手掌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

2.4 经验的性质有美恶之分

陈鹤琴指出:“儿童吸取经验是不分美恶的,有时候还是恶的方面容易吸收。分别美恶,使儿童多有美的经验,少有恶的经验,这就是教育者的责任。” [9]可见,经验的性质有美恶之分,教师和家长必须引导儿童吸取美的经验,避免恶的经验。幼稚期是人生可塑性最大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幼儿是弱小的,还不能分辨善恶,极易受到人、事、物的影响。陈鹤琴还讲述了“孟母三迁”等故事,也就是所谓的“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其所指出的“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怎样的印象。从所得的印象中,常常发生与印象有关系的动作”。[10]在其后的文章提到,教师和家长应通力合作,创设一种包括阅读、科学、艺术、劳动、游戏在内的良好的环境;还要了解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情况,进而引导儿童吸取好的、善的经验,避免坏的、恶的经验。

2.5 儿童的经验是幼儿园课程编制(包括幼稚园的故事和图画)的依据

陈鹤琴在论述幼稚园课程的原则时,提到幼稚园课程要从人生实际生活与经验里选取。具体到幼稚园故事,他认为故事中的人物情节要在儿童经验范围之内,也就是说所讲的故事时儿童所了解、所知道的,否则所讲的故事“儿童都听不懂,哪里会发生快感呢?”“要儿童费心思去思索,那就减去不少兴趣”。[11]陈鹤琴还对故事中想象与经验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即“我们的想象都是离不了经验的。利用最熟悉的经验,东拉几点,西拉几点,可以凑成极有趣的想象,也就是极好的故事材料。[12]”也就是说,只有了解故事的情节,了解故事的内容,儿童才能给予回应,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故事的效应,也才能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在谈到幼稚园的图画时,陈鹤琴指出要根据小孩子的经验去选择适宜的绘画材料,“小孩子对于没有看见过的东西,没有听见过的事物,当然画不出来;凡是我们叫他画的东西,要在他的经验中都有的,那教起来,他就容易了解。[13]”只有选择那些儿童熟悉的、了解的的事物,儿童才会感兴趣。不管编制幼稚园课程,还是组织幼稚园课程,都要符合儿童的经验。

3 陈鹤琴的经验观对幼儿园课程的启示

陈鹤琴的经验观不仅对当时我国幼儿园课程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仍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有重要的启示。

3.1 幼儿园课程目标与内容要体现整体性、连贯性的特点

3.1.1 幼儿园课程目标要体现整体性、连贯性的特点

由于幼儿获得的经验是整个的、连贯的,不可分割的,所以幼儿园课程目标要体现整体性、连贯性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幼儿园课程的总目标是要培养一个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完整”的儿童,是培养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重视幼儿智力的发展。(2)具体到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其不仅要考虑认知、动作技能的培养与发展,还要考虑情感与态度的培养与发展。

3.1.2 幼儿园课程内容要体现整体性、连贯性的特点

由于经验的特征是整个的、多样的,所以幼儿园同一领域的不同内容之间要有机联系,不同领域的内容之间也要有机联系等。正如学前教育国家指导性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3.2 幼儿园课程内容要来源于大自然大社会,来源于幼儿的生活

由于经验的内容来源于大自然大社会,来源于儿童的生活,因此幼儿园课程内容也要来源于大自然大社会,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杜威也曾指出:“儿童的社会生活是他的一切训练或生长的集中或相互联系的基础”“学校的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生活”。[14]为什么幼儿园课程内容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一是由于幼兒生活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生活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其中有着无数有形与无形的知识;[15]二是由幼儿的认知特征和学习特点所决定的,3~6岁幼儿思维水平较低,以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认知能力不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16]endprint

3.3 幼儿园课程要强调儿童的直接经验

经验的形式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而幼儿园课程更强调儿童的直接经验。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幼儿自身思维的特点,需要借助具体的情境、具体的事物去学习,需要在做、体验、参与、交往中学习,正如陈鹤琴所说的“小孩子不玩雪,则不知道雪是冷的,雪是遇热而融化的;不玩沙石,则不知沙石是硬的;不剪纸,不敲钉,则不知道钉和纸的性质,錘和剪的用法。[17]只有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这样的幼儿园课程才会更有生命力。

3.4 幼儿园课程组织与实施者(教师)要引导幼儿吸取美的经验

由于经验的性质有美恶之分,所以幼儿园课程组织与实施者(教师)要引导幼儿吸取美的经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教师在课程组织与实施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其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由于幼儿自身的特点,是非善恶分辨能力较弱,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教师应在课程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创设良好的环境,并以身作则,以引导幼儿吸取美的、善的经验,避免坏的、恶的经验,促进其健康和谐发展。

3.5 幼儿园课程评价与编制要依据幼儿的经验

3.5.1 幼儿园课程评价要依据幼儿的经验

幼儿园课程评价主要内容:一是评价幼儿的发展;二是评价教师的工作。其实这二者都需考虑到一个重要因素:幼儿的经验,比如是否考虑到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能否帮助儿童获得直接经验?有没有促进幼儿经验的发展?因此,幼儿园课程评价要依据幼儿的经验,才能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才能更好地改进与发展幼儿园课程,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3.5.2 幼儿园课程编制要依据幼儿的经验

幼儿园课程编制要依据幼儿的经验,包含两层意思:(1)幼儿园课程编制要依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与身心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选择适宜的幼儿园课程内容,采用恰当的组织与实施方法、形式,这是一个前提条件;(2)幼儿园课程编制要依据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为什么呢?因为“这种经验和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能力又为所有的未来的学习提供了起点”。[18]

因此,现阶段幼儿园课程必须回归陈鹤琴的经验观,必须贯彻落实其经验观,唯有如此,中国的学前教育才能发展,中国的儿童才能幸福。

本文系滨州学院“青年人才创新工程”科研基金项目“滨州市早教机构教育理念及实施现状研究” 阶段成果(课题编号:BZXYQNRW201609)

参考文献

[1][3] [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 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2001:153,7.

[2][18] [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 教育出版社,1991:255,291.

[4][5][8][9][10][11][12][13][17] 陈秀云,陈一飞.陈鹤琴全集(第二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81,78, 458,20,637,634,196,196,174.

[6] 陈秀云,陈一飞.陈鹤琴全集(第五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67.

[7] 魏心一编.陶行知、黄炎培、徐特立、陈鹤琴教育文选[M].合肥:安徽教育出 版社,1992:436.

[14]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编译.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 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8.

[15][16] 张丽莉,对幼儿园生活化课程的几点思考[J].山东教育,2003(6).endprint

猜你喜欢

陈鹤琴幼儿园课程经验
陈鹤琴的教育家之路
乐淘淘“先进”经验
乐淘淘“先进”经验
陈鹤琴:大学教授当了幼稚园园长
单元教育课程与陈鹤琴关系探析
两汉文化资源在徐州市区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