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院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与评价

2017-09-30陈勇徐小立

科教导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研究型应用型育人

陈勇 徐小立

摘 要 与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院校相比,地方院校实践育人目标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执行应用的实践能力。因此,地方院校应当构建“仿真和真实实践相结合、以真实实践为主,单项和综合实践相结合、以综合实践为主,认知性和应用性实践相结合、以应用性实践为主”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综合实践育人的环境、条件和效果这几个方面对实践育人体系进行科学评估。

关键词 地方院校 实践育人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8.012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of Practical Education System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EN Yong, XU Xiaoli

(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ueyang, Hunan 414006)

Abstract Compared with the research universities 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uniqueness of the practice of educating people in local college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students to implement the application. Therefore, the local institutions should build a combination of "simulation and real practice,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real practice, individual and comprehensive practice, combined with comprehensive practice, cognitive and applied practice, and applied practice "The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and comprehensive practice of educating people's environment, conditions and effects of these aspects of the practice of education system for scientific evaluation.

Keywords local colleges; practical education; practice teaching

根據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制订的卡内基大学分类法,有无博士学位点是划分一所高校是否为研究型大学的关键性指标,有博士学位点的高校应划分为研究型大学,没有博士学位点的高校则应划分为应用型大学。按照这一划分标准,本文将所要研究的地方院校限定为地方非部属的没有博士学位授权点的本科院校,这类院校属于应用型大学。实践育人是指通过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和军事训练等多种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中国的高校可以大致划分为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高职院校三个层次。作为应用型大学的地方院校,其实践育人的目标与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院校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1 地方院校实践育人的目标

地方院校、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的共性主要体现在三者培养的学生都应当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个性主要则体现在专业实践能力的层次上面。教育界通常认为,研究型大学培养的是研究型人才,即从事发现事物客观规律工作的人才;地方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即将科学原理应用到社会实践当中的人才;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即主要运用经验技术直接从事生产活动的人才。研究型、应用型和技能型这三个层次的人才特征鲜明,容易区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研究型大学除了培养研究型人才之外,也会培养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如研究型大学也都设有工科。那么,地方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相比研究型大学是否应当有所区分?实际上,在将科学原理运用到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着两个层次的转化。首先是将科学原理演变成工程或产品设计、工作规划、运行决策,其次是将工程设计、工作规划和运行决策转化为工程、产品和作品等具体的物质形态。因此,本文认为,根据办学资源和条件的不同,研究型大学培养的应该是前一转化层次的人才,可称之为规划型应用人才;地方院校培养的则应该是后一转化层次的人才,可称之为执行型应用人才。与之相对应,地方院校实践育人目标的独特性主要应当体现在培养执行应用的实践能力。同时,由于地方院校的地域属性,这种执行应用的实践能力又主要应当是为当地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

2 地方院校实践育人的体系

地方院校的实践育人体系从总体上可分为社会实践育人和专业实践育人两大部分。社会实践育人包括校内社会实践和校外社会实践两大环节,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交流、沟通和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素养。专业实践育人则包括专业理论课实践、专业业务课实践和实习实训三大环节,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实践能力。

专业实践育人是地方院校实践育人体系当中最关键的部分。由于实践环境、实践方式、实践内容和实践层次等方面的不同,专业实践育人又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维度。如根据实践环境的不同,可分为仿真实践教学和真实实践教学两个维度。仿真实践教学是指在模拟现实的环境当中或者针对模拟的项目进行实践教学,真实实践教学是指在现实环境当中或者针对实际项目进行实践教学。由于仿真实践教学的环境与真实环境(上接第25页)有一定差别,真实实践教学相比仿真实践教学更能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实践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单项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践教学两个维度。单项实践教学指的是针对单一原理或单方面问题所进行的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教学指的是融合了多项原理和多方面问题的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相比单项实践教学更加契合现实问题的复杂情境;根据实践层次的不同,可分为认知性实践教学和应用性实践教学两个维度。认知性实践教学是理论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用实践检验专业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达到掌握理论知识、形成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的思考习惯的目的。应用性实践教学是业务课程教学和实习实训的重要手段,通过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以及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培养基于对原理深刻理解的专业实践能力的目的。认知性实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应用型实践教学服务。因此,地方院校应该构建“仿真和真实实践相结合、以真实实践为主,单项和综合实践相结合、以综合实践为主,认知性和应用性实践相结合、以应用性实践为主”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endprint

综合上述实践育人的目标和手段,本文构建了一套地方院校的实践育人体系,如表1所示。

3 地方院校实践育人的评价体系

为了科学地评价地方院校实践育人的水平和效果,让地方院校的实践育人做到有的放矢,本文构建了一套地方院校实践育人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除了评价实践育人的最终培养效果之外,这套评价指标体系还着眼于地方院校实践育人的环境和条件评估,因此包含了办学目标、专业结构、师资队伍、实践条件、应用研究与服务社会等多方面的评价指标。

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地方院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湘教通〔2013〕223 号)的阶段性成果

根据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制订的卡内基大学分类法,有无博士学位点是划分一所高校是否为研究型大学的关键性指标,有博士学位点的高校应划分为研究型大学,没有博士学位点的高校则应划分为应用型大学。按照这一划分标准,本文将所要研究的地方院校限定为地方非部属的没有博士学位授权点的本科院校,这类院校属于应用型大学。实践育人是指通过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和军事训练等多种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中国的高校可以大致划分为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高职院校三个层次。作为应用型大学的地方院校,其实践育人的目标与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院校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1 地方院校实践育人的目标

地方院校、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的共性主要体现在三者培养的学生都应当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个性主要则体现在专业实践能力的层次上面。教育界通常认为,研究型大学培养的是研究型人才,即从事发现事物客观规律工作的人才;地方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即将科学原理应用到社会实践当中的人才;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即主要运用经验技术直接从事生产活动的人才。研究型、应用型和技能型这三个层次的人才特征鲜明,容易区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研究型大学除了培养研究型人才之外,也会培养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如研究型大学也都设有工科。那么,地方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相比研究型大学是否应当有所区分?实际上,在将科学原理运用到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着两个层次的转化。首先是将科学原理演变成工程或产品设计、工作规划、运行决策,其次是将工程设计、工作规划和运行决策转化为工程、产品和作品等具体的物质形态。因此,本文认为,根据办学资源和条件的不同,研究型大学培养的应该是前一转化层次的人才,可称之为规划型应用人才;地方院校培养的则应该是后一转化层次的人才,可称之为执行型应用人才。与之相对应,地方院校实践育人目标的独特性主要应当体现在培养执行应用的实践能力。同时,由于地方院校的地域属性,这种执行应用的实践能力又主要应当是为当地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

2 地方院校实践育人的体系

地方院校的实践育人体系从总体上可分为社会实践育人和专业实践育人两大部分。社会实践育人包括校内社会实践和校外社会实践两大环节,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交流、沟通和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素养。专业实践育人则包括专业理论课实践、专业业务课实践和实习实训三大环节,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实践能力。

专业实践育人是地方院校实践育人体系当中最关键的部分。由于实践环境、实践方式、实践内容和实践层次等方面的不同,专业实践育人又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维度。如根据实践环境的不同,可分为仿真实践教学和真實实践教学两个维度。仿真实践教学是指在模拟现实的环境当中或者针对模拟的项目进行实践教学,真实实践教学是指在现实环境当中或者针对实际项目进行实践教学。由于仿真实践教学的环境与真实环境有一定差别,真实实践教学相比仿真实践教学更能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实践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单项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践教学两个维度。单项实践教学指的是针对单一原理或单方面问题所进行的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教学指的是融合了多项原理和多方面问题的实践教学。综合实践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相比单项实践教学更加契合现实问题的复杂情境;根据实践层次的不同,可分为认知性实践教学和应用性实践教学两个维度。认知性实践教学是理论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用实践检验专业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达到掌握理论知识、形成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的思考习惯的目的。应用性实践教学是业务课程教学和实习实训的重要手段,通过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以及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培养基于对原理深刻理解的专业实践能力的目的。认知性实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应用型实践教学服务。因此,地方院校应该构建“仿真和真实实践相结合、以真实实践为主,单项和综合实践相结合、以综合实践为主,认知性和应用性实践相结合、以应用性实践为主”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综合上述实践育人的目标和手段,本文构建了一套地方院校的实践育人体系,如表1所示。

3 地方院校实践育人的评价体系

为了科学地评价地方院校实践育人的水平和效果,让地方院校的实践育人做到有的放矢,本文构建了一套地方院校实践育人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除了评价实践育人的最终培养效果之外,这套评价指标体系还着眼于地方院校实践育人的环境和条件评估,因此包含了办学目标、专业结构、师资队伍、实践条件、应用研究与服务社会等多方面的评价指标。

€L鼙疚南岛鲜∑胀ǜ叩妊=萄Ц母镅芯苛⑾钕钅俊暗胤皆盒J导颂逑档墓菇ㄓ胧凳保ㄏ娼掏ā?013〕223 号)的阶段性成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究型应用型育人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研究型教学在职业院校的应用困境及原因探析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小学数学单元研究型整合学习的探究
基于研究型大学视角下数学课程学习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