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分与合

2017-09-28陈晓瑜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8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陈晓瑜:(1984,4?——),女,汉族,福建龙岩市人,小学语文一级教师,在福建省龙岩市龙岩红炭山学校工作。

摘要:阅读与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重点与难点所在。本文立足于此,就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分与合做了相应的探讨,首先,文章从习作与阅读之间的差别出发,指出了两者在教学之中的不同之处,如教学目的等,其次,文章从习作与阅读的关系出发,强调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并指出了通过阅读教学可以提升写作能力,通过习作教学也能反哺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课程,既需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也肩负着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作为小学语文的核心内容,教学效果却不十分明显,尤其是习作教学,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所在,问题颇多。之所以造成这种教学现状,与教师没有处理好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关系息息相关。首先,部分教师模糊了习作与教学之间的界限,在教学过程中“一把抓”,结果既没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也没有让学生形成高超的写作能力[1];其次,一些教师忽略了阅读与习作之间的关联,既不懂得通过阅读引导习作,也不懂得借助习作反哺阅读,从而造成了阅读与习作的教学效果不彰。本文立足于此,就小学语文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的分与合作了相应的探讨。

1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分”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丰富,阅读与习作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有着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因而,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要注意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不能采用同一种教学模式,从而丧失了针对性。首先,就习作教学而言,它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因而,教师主要需要从实践的角度来培养学生,引导学生多动笔,在长期的习作练习中提升习作能力;其次,就阅读教学而言,它需要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即通过文章的阅读来把握作者思想心境的能力,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紧扣此点,要求学生采用诵读、默读、朗读相结合的形式来感悟文章。当然,这里所说的习作与阅读之“分”是相对而言,因为它们有着不同的教学要求,实际上的阅读与习作是难以截然二分的,它们的关系更应是水乳交融。

2 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合”

习作、阅读之“分”,是为了让教师明确这两个教学环节有着不同的教学目的,习作、阅读之“合”,则是通过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相互牵引,来整体性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习作能力。

2.1以阅读提升习作

習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所在,教学效果长期不彰。小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有:一、知识匮乏,遣词造句前篇一律,毫无新意和亮点;二、写作技巧欠缺,无论是表达方式还是谋篇布局都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三、情感虚假。有些小学生作文虽然用语华丽,但读完之后感觉空洞无物,毫无真情实感,难以动人。阅读是小学生积累知识、训练技巧、培养感情的过程,因而阅读教学对于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教师要在阅读教学环节中紧扣上述三点内容。首先,教师要通过文章阅读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比如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多多诵读课外诗词,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为其习作中引用诗词、提升文采做铺垫,又如教师在《秦兵马俑》、《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环节中,要注意好历史知识的渗透,于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2]其次,教师要通过文章阅读来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包括如何实用修辞方式、安排文章结构等。人教版小学语文入选文章大都章法谨严,具有典范意义,对小学生的习作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好的引导作用。例如三年级上册中的课文《秋天的雨》,这是一篇写雨的散文,它里面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式,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秋天的雨》仿写一篇《夏天的云》或《冬天的雪》等命题作文,提升学生的习作技能,又如四年级下册中的《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等文章,都是写景作文的典范,里面的写景顺序、写景笔法等对于学生自身的习作有着深厚的借鉴意义,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入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最后,教师要利用好课文,培养学生的真情实感。人教版小学语文入选文章,大都感情充沛,如《夜莺的歌声》中的爱国主义情感、《妈妈的账单》中的亲情等,教师在课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自主体会文章中所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从而引导学生在日后的习作中,也要表露真实的情感,而不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3]

2.2以习作反哺阅读

习作、阅读之合对于语文教学的作用,很多教师已经明确认知到了,并且有意识地在课堂阅读教学环节中渗透入习作教学的内容。但习作、阅读之合,是相辅相成的,很多教师仅仅注意到了阅读对于习作的作用,却在一定程度了忽略了习作对于阅读的作用,这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还需要在习作教学的环节中,来反哺学生的阅读教学。首先,教师要通过习作来刺激学生的阅读。知识的储备量决定了学生写作素材的多寡,很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难以下笔,根本原因便是缺乏写作内容。正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教师可以在习作教学中,向学生指出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例如在话题作文“我喜欢的食物”的写作中,教师可以指引学生《我爱故乡的杨梅》对于作文写作的指导意义,并向学生普及一些经典的描写食物的文章,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导学生为了更好地写作,从而自主阅读;其次,教师要利用好写作评价。教学评价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环节,它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写作。因而,教师在评价的环节中,要注重之处学生作文中语文的不足之处、篇章结构的混乱之处,以及情感的不真之处,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这种评点方式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也大有裨益。

3结语

读与写本来就是一体两面,叶圣陶先曾表示过“读与写难道截然可分吗?”因此,如何运用好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之间的关系,是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到两者之间的区别,做好针对性的教学工作,更要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一方面通过阅读教学来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习作教学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达到读写相互促进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玉民、鲁景福.读中感悟 写中升华——浅谈阅读和习作的关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07):70-72

[2]李福利.读写结合架起阅读与习作的桥梁[J].陕西教育,2013(12):17

[3]胡桂华.从阅读到习作的教学浅谈[J].祖国·上,2013(10):302endprint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