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民间音乐传承中的结构性主体研究

2017-09-28麻晔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8期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

麻晔斐

摘要:本文从贵州传统民间音乐的主要特点出发,分析了高校音乐教育是贵州传统民间音乐传承中的主体,针对如何在高校音乐教育中传承传统的民间音乐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民间音乐传承;结构性主体

【中图分类号】G642

一、贵州传统民间音乐的主要特点

贵州民间音乐既是地区特殊的民间文化代表,也是土家文化融合的具体表现。贵州民间音乐具有乡土人文性、即兴性等特点。

1、乡土性

在贵州地区,自古以来就聚集着多个民族,不同的民族世代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在随后汉民族大量进入的历史背景下,各民族之间的文化、生活习俗以及语言各有差异,出现了不同的地方特色和传统的文化魅力。民间音乐是中原文化对贵州地域文化的渗透和融合,凸显了非常浓厚的乡土人文气息。民间音乐在具体形式上并没有固定的要求,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了贵州地区民间音乐的特点,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了一种研究价值较高的历史文化资料。

2、即兴性

即兴性是民间音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色,它是将音乐的部分结构进行有效的改变,使其成为另一种音乐艺术的表现方法。民间音乐的基本传播方式是口传心授,优秀的民间艺人们在具体的传承过程中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将民间音乐的精髓通过人格魅力及一部分技巧性的东西完全表达出来,在传承的过程中对民间音乐进行了合理的加工和改编,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民间音乐的发展。在贵州民间音乐的表现形式中,即兴作为一种特殊的创作方式,是音乐演唱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而采取的艺术应急手段,这种即兴变化是在对乐曲进行稍加改变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口传心授是我国民间音乐最根本的传播方式,因此它促使很多的天才艺术家在传承过程中发挥出了惊人的聪明才智,创作出了超水平、高质量的民间杰出音乐作品,并且促进了贵州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1]。

二、高校音乐教育是贵州传统民间音乐传承中的主体

民间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音乐教育对传承民间音乐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在目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传承民间音乐及优秀的民间文化要靠教育来实现。

高校的音乐教育是传统民间音乐传承中的主体,在具体的文化传播与传承中,高校的音乐教育是其发展的重要途径。民间音乐是传统文化重要的传播途径,高校教育在寻求新的发展教育模式上会将传统的中国文化通过音乐、绘画、剪纸等艺术完整地表现出来。

贵州地区传统的民间音乐有着满汉融合后的特点,在传承其文化的过程中,音乐会以最直接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将具体的文化展现出来。民间音乐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传统民族情感的象征,记录着一整个民族的历史。

高校音乐教育是艺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民间音乐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是较为难理解的一个领域,其包含的知识广而杂。音乐教育通过向学生普及大量理论性的知识,能够使其了解民间音乐形成的背景及原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从心理上愿意去宣扬民间音乐及民间文化。

在贵州地区的民间音乐传承中,高校音乐教育始终是其传承结构中的主体。尽管民间音乐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传播和宣扬,鼓励人们积极传承民间音乐、民间文化,但是在具体的传播过程中,教育始终是传承文化的首要目标,具有主体性作用。

高校教育是国家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大量的传统文化渗透在高校的每一门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间文化的发展和宣扬。高校艺术专业将具体的课堂教育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阵地,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校音乐教育发挥着其在传承过程中主体性作用,在具体的结构中始终保持着音乐的严肃性和真实性[2]。

总之,民间音乐及民间文化的传承需要高校音乐教育的积极配合。在贵州地区,传统的民间音乐具有满汉融合的特点,在具体的传承中更要依靠教育为文化的传承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其成为结构性的主体,从而推动文化的发展。

三、如何在高校音乐教育中传承传统的民间音乐

高校音乐教育是传承民间音乐的重要途径,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明确音乐教育在整个高校艺术专业教育中的比例,把握好的机会,寻求正确的教育方法,努力传承文化,是实现音乐教育的目标的有效途径。

1、合理設置专业课程,把对传承民间音乐的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

高校对艺术专业科目的设置要在有效传承民间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兼顾到与民间音乐相关的理论课程的开设,使学生接受系统的民间文化教育,了解民间音乐的特点和历史背景;也可以将传承民间音乐作为课堂教育的重点,讲解在具体的发扬、传承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

除此之外,高校对课程的设置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在保证专业性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有效的设计,使其具有传承民间音乐文化的功能,实现民间音乐的有效传承。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贵州地区的传统民间音乐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标准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方法中体会民间音乐的特性,将其传承下去。

另外,高校音乐教育要针对不同的人群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潜移默化地渗透民间音乐的相关知识信息,使其更好地传承下去。

3、提高教师素质,完善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校音乐教育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队伍,只有建立一支具有自我约束力的师资队伍,才能积极引导其传承民间文化。要将教师的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组织教师进行培训,普及专业的知识。在具体的工作中,可通过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水平,为教师提供最新的文化传承的教育方法及途径,不断完善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

具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传承民间音乐的重要力量,教师的知识结构、心理现象以及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帮助其传承民间音乐,完成民间文化的优化[3]。

继承和宣扬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高校教育在具体的传统文化传承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只有不断推进教育,将民间音乐的教育渗透到高校艺术教育专业中,寻求传统文化发展的有效方法途径,才能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促进民间音乐的有效传承。

参考文献:

[1]周亮.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传承的趋势——以花儿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3(01):252-255.

[2]魏军,廖西琳.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推进高校文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大众文艺,2013(08):211-212.

[3]林颖.高校音乐教育在“非遗(民间音乐)”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07):143-145.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音乐教育
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高等院校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湖南花鼓戏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研究
中国传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的融合与传承
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中艺术实践的意义与实施
基于MOOC的高校音乐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浅析流行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在高等院校音乐教育过程中加强民族音乐教学的主要作用
高校音乐教育与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