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实验教学改革浅议

2017-09-28武美燕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8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创新能力

武美燕

摘要:实验教学是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也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重要的核心课程。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及实验成绩考核等方面的改革,增强了学生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创新能力;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S147

Abstract: Experimental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eaching system. Crop fertilization principle and technique is a practical course and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subject for the students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The tradition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raining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were enhanced through the reform of the experimental content, experimental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experimental scores.

Key words: Crop fertilization principle and technique; innovative ability; practical teaching

實验教学是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验证知识、训练技能和培养能力的实验手段,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实验教学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研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1-2]。《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重要的核心课程,是在了解植物吸收养分原理的基础上,借助营养诊断、养分平衡、肥料效应函数、计算机施肥专家系统等施肥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来研究作物生长、需肥原理及施肥技术的一门农业科学,也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3]。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作物施肥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施肥技术的基本技能,掌握土壤培肥及合理施肥新技术,同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1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存在问题,不能满足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的要求

创新意识就是不局限于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程序和方法,独具卓识,提出新的创见,做出新的发现,实现新的突破,具有开拓性和独创性。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形式,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表现为思路灵活,想象丰富[4]。《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原有实验教学模式是在统一的时间内,由实验指导教师讲解实验内容、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实验要求后,学生进行实验,写出实验报告。是一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思维只能跟老师做走,学生虽然参与了实验教学活动,但实质上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一定限制,创新能力和设计思想等各方面能力无法得到训练;其次,部分学生思维比较机械、死板,创新意识极为淡薄,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 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2.1 注重实验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原有的实验教学内容都是验证性实验,学生只需动手操作,保证不出错,就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实验结果。因此,在实验内容上仅保留原有的2个验证性实验,增加了调查研究与综合设计性实验。如要求学生分组对长江大学周边的村镇现有施肥状况进行调查,发现他们在施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的小组同学通过调查发现,农户现有施肥中不注重有机肥料的施用,有的小组同学发现农户较少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如锌、硼等)。在调查的基础上,让学生按照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查阅相关资料,提出实验目的,并进行实验设计。然后,每个小组选出小组长1名,对自己的实验进行讲解,其他同学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完善自己的实验设计。最后,教师对学生实验设计进行总结,分析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实验设计完成后,同学们自己进行实验材料的选定、内容的布置、培养期间的管理等,由小组长负责安排组内同学定期观察、记载,并取样完成实验指标的测试,最后以论文的形式完成实验报告。如有的小组选择有机肥料和化肥单独施用对小白菜产量的影响,还有的选择不同用量锌肥对冬小麦苗期生长的影响等。通过改革,在现有实验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真正站到指导实验的位置上,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实验效果,尽量减少实验课中教师的课堂教学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验,为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实验条件和自学条件。另外,改变不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学生的个性、能力、兴趣,按同一模式进行教学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

2.2 强调预习,课堂提问

在做验证性实验时,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并和理论课程内容相联系,让学生充分理解本实验的目的、意义。在动手实验前,进行适当的课堂提问,尤其是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充分认识严格操作的重要性。学生预习工作做好了,对实验过程的思路清晰了,实验操作就会得心应手,才有可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而不是机械地获取实验数据,实验才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细化了实验成绩的考核

在以往的实验中,只是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成绩评定,改革后的实验成绩评定分2部分:(1)针对验证性实验,主要考察学生仪器使用是否正确、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等实验技能,占实验成绩的35%,学生对实验的态度、参与实验的积极性等占实验成绩的15%;(2)综合性实验主要考察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占总成绩的50%。对有自己见解或创新想法的加5-10分。

2.4 吸纳优秀学生进入教师的研究团队,鼓励他们积极申报学生科技基金

长江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生主要专业方向为土壤和植物营养,大部分教师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在《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综合设计性实验完成后,有一些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被充分调动起来,为了能够给他们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挖掘他们的创新潜力,我们吸纳他们进入了多名教师的研究团队,承担起了教师课题的一部分工作。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各种学生科技基金,如大学生创新计划,除学校经费支持外,长江大学农学院也特别拿出一部分经费对这些学生进行支持,一方面给了他们更好的科研条件,另一方面为了能按时结题,他们也有了压力,从而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科研中去,进一步激发他们敢想、敢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 结语

为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对《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何成功地探索出实验教学改革的新路子,还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张亚婷,刘雁飞. 基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改革.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13(3): 150-152.

[2] 刘翠红,陈秉岩,王建永. 基于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 2011,(1):151-152.

[3] 谭金芳.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 [M].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1-2.

[4] 张桂菊,肖才远. 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机械类实验教学研究. 科技创新导报,2012,(5): 165, 167.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研协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