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7-09-28吴立刚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8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新课标对策

吴立刚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我国高中教学革新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高中政治的教学改革效果有着显著的提高。但是,课改的进行也伴随着教学问题的产生。本文根据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政治课堂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加以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以此提高高中政治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政治;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2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创新,新课标下的教育改革存在一定的弊端,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创新教学的同时,也应注重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高改革效率。以下由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学基本要求出发,分析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建议。

一、新课标对高中政治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

新课标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知识的传授不再作为课程唯一的教学目标,而是注重学生能力、情感、价值观的正确培养。让学生在高中政治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培养和发展,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二)理论知识与时代接轨

高中政治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高中政治课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其理论知识范围也极其广泛,包括经济知识、文化知识、哲学知识、法律知识等。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学要求将理论知识与时代接轨,体现政治教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1]。高中政治也会涉及很多国家事件、政治局势、法律法规,新课标政治教学中,要求教师结合时代特点,讲授政治理论知识。

(三)教学内容蕴含生活气息

目前我国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是:由科学世界回归现实生活。新课标要求教师注重学生未来发展的培养,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从感性角度体会理性知识,将政治理论知识与社会现象有机结合、融会贯通。新课标对高中政治教育的此项要求也恰恰彰显了“政治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

二、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新课标的改革給高中政治教学带来了不小的收益,让学生在丰富的教学形势下得到良好的身心发展。但是,在新课标实行的过程中,也呈现了许多问题,引人深思。

(一)新课标教学目标没有完全实现

新课标要求高中教学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完成,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性,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但是,调查表明,目前我国高中政治的教学还停留于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灌输性”的机械教学,突出教师的课堂主导地位。导致目标达成度不高的原因有两点:第一是教师的固有教学思维方式,习惯于原有的教学模式,短时间内无法适应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第二是应试教育时刻强调考试的重要性,让理论知识的传授成为高中政治教学唯一目标,导致对学生全面培养的忽视。

(二)缺少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的结合

高中政治理论知识往往是比较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将理论知识与生活现象联系在一起,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然而,当今高中政治教师通常忽略了两者的结合教学,为了节约课堂时间,采用刻板的记忆性教学方式将知识“强加”给学生,导致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失去学习积极性。此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教师缺少对社会生活现象、新闻的归纳总结过程,忽略典型生活素材的积累[2]。

(三)忽视教学资源的利用

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需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形势。调查表明,目前我国高中政治教育缺少对教学资源的利用,最常见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写板书、学生做笔记,忽略了多媒体教室的应用、课件的制作。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教师对教学形势的开发意识不强,另一方面在于教师对新课标改革的认识不够充分。

三、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问题对策

(一)提高教学改革意识,改变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将教材内容作为重点,教师作为课堂主导进行教学,没有体现新课标下学生主导课堂的教学改革。因此,提高教师教学改革意识、全面贯彻新课标要求、改变教学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课标下的高中政治教学问题。摒弃传统教学理念,将教师的教学目标变为学生的课堂活动,将教师的教学策略变为学生的实践体验,将教师的评价过程变成学生总结的过程,从而真正实现新课标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改革。

(二)加强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的结合

高中政治教学内容难免会有很多抽象的概念知识,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制定完善教学目标,将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方便学生理解和接受,以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讲解《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一课中,对于“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但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进行举例说明:农民播种的水稻是通过劳动得来的,所以是劳动产品,水稻自行处理(不进行价值交换),此时水稻就不是商品;反之,农民将水稻卖掉(水稻用于价值交换),此时水稻就变成了商品,同时也是劳动产品。通过简单的生活举例就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商品”和“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可见加强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结合的重要性。

(三)教学策略整合

传统高中政治教学形式的单一化,限制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新课标下的教学整合策略,强调将多种教学手段融合在一起,保证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此外,教师还应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保证课堂的丰富性和趣味性。

总结: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的高中政治教学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这就要求教育者积极响应新课标教学需求,对教育事业进行深入地探究,加强高中政治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谢建,程家福.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8(4):147-148.

[2]郭军孝.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8):31-32.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新课标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