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PET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生态研究

2017-09-28柴颂华

文艺评论 2017年2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生态

○柴颂华

基于SPET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生态研究

○柴颂华

PEST是指宏观环境分析,宏观环境又称一般环境,是指影响一切传播的各种宏观力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而言,其宏观环境涉及到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技术(Technological)和社会(Social)这四大主要外部环境因素。当今社会由于科技的进步,信息的传播与其宏观环境息息相关。目前全球对生态问题的关注成为时代的焦点,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具有极高的艺术及审美价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生态展开研究、探寻其发展路径,将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进而提高全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意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①

一、“非遗”概念的界定及意义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世界遗产”这一概念,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早的雏形,随着国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随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确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其具体的内容为:“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②我们从《公约》中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群体及各类文化团体,这些遗产可以根据其自身的生存环境以及自然条件将其特色进行创新,从另外的角度反映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具有一定的文化多样性与创造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需要相互尊重、顺应时代的发展,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我们可以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含的具体内容,至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了严格意义上的定义。

传播生态在国内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绿色运动的兴起与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近年来各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学学者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中国社会快速转型的过程中开始将研究的方向转向得以出现。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生态是指在其传播过程中一切与生态环境有关的信息,研究此内容主要目的是通过信息传播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环境,获取更多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的更多准确信息,从而更加有利于全社会都来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环境。③从目前的学者研究成果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生态的研究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诠释:一是从传播学的功能来看,指如何通过各种媒介载体或渠道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信息的传播;二是如何从生态发展学的角度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去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环境,并达到改善传播生态的一切相关信息。④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劳动人民在其长期发展中的精神文化,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延续,在现代文明的进程中被冠以特殊身份,是现代人类对民族特征、民族标识和民族认同的一种代名词。伴随文化全球观的兴起,少数民族文化在这种思潮影响下也在自觉被唤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生态问题成为研究热点,而在传播中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及其传播路径的选择则成为研究问题的重中之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生态问题研究不仅仅是学术界各种思潮与跨学科研究的和谐统一,更是国家发展、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发展战略目标。⑤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生态环境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生态环境就是指影响其传播的一切外界环境总和。⑥在这里所有的外界环境均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在某种意义上相互影响、相互关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生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⑦从微观层面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生存的自然环境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从宏观层面来看,国家的政治、经济、技术、社会的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具体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生态环境可以从微观、宏观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从微观层面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环境更多的注重自然的生存环境、原材料、技艺加工过程的自然生态及其人文生态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技艺要经过长时间的考量,从构思到生产、产出需要很多工序,对其自身的生产环境有着极高的要求,必须要依靠其生存的环境,这都与其民间生活息息相关、与其所处的自然条件相关。这里的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在大山深处,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的生活用品都是依靠当地资源,所以在当时的生态环境下,他们发明了织布技术、印染技术,这些原材料均来自大自然中,千百年来原始的生活状态没有遭到其他外来因素及环境的影响,另外,就是其民族的人文特性更能体现其原始的生态性,这些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每到重大的节日他们都会穿着盛装“自娱自乐”、吃着自家生产的食物,将他们最勤劳、最善良、最古朴的一面展现出来,这也是这一文化保留下来的根本原因,所以在对其原始的生态环境研究时要注重其自然属性。而与此相对应的人文生态环境更多的还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掌控者、传承者、使用者以及创新者,这也是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基础,没有这些基础环境因素的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就会失去其存在的土壤。⑧

自然环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环境之一,而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环境影响、冲击最大的依旧是每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这些外部环境。

(一)政治环境

一切与国家权利机关制定的制度、政策以及所面临的形势等相关内容都可以称之为“政治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生态的政治环境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条件。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绿色”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思想,从而使“绿色政治”成为全球政治的一种新思潮。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生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信息传播活动,其在政治领域则更多地强调了各级政府的绿色执政理念,更多地体现在“为民服务”的意识上,加强对地方文化的保护、对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的保护。

从1972年提出“世界遗产”开始,1982年提出“民间文化”、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传统文化与民间创作的建议》提出了“传统文化与民间创作”这一新名词,1997年确立了“非物质遗产”这一概念,再到2006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在全球正式被确定,先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这一系列举措逐渐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200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正式启动,之后我国每两年间将会收录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强对其进行保护,使得流传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政治环境方面有了根本保障。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也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政策、法规、制度,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如湘西蓝印花布作为湘西少数民族特有的艺术式样,引起国家、省、市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将其纳入“绿色政治”的范畴之中,这些年来国家、各级政府不断加强保护、扶持这一人类文化瑰宝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一举措也正体现了我国“绿色政治”体系在逐步完善。在国家政治大环境下湘西蓝印花布不断传播其独特的民族特色文化,为当地政府“绿色执政”注入了新的思想理念,同时政治环境也为湘西蓝印花布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经济环境

经济直接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衰,不管国家经济状况如何,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受其历史的、原始的生存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会或多或少的存在,但是宏观经济状况以及其周期规律变化会直接关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经济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上层建筑的直接影响,与宏观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经济生态环境也将直接影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经济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基础,经济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应该是社会发展与进步,有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这才是经济的归宿。因此,我国应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和相协调的社会发展的评价机制和指标体系来动态检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与机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良好的经济生态环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原始地方经济不发达与传统生产方式相结合所留下的产物,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少数民族长期居住于深山之中,由于交通不便的原因,使得劳动人民与外界失去了有效的联系,致使这一带经济滞涨,他们过着传统的“自给自足”生活,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得以较好的生存。但是,现如今的经济发展,工业技术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得原始的经济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于是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问题也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家经济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持,但是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这也是工业技术发展的结果,随着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势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所以我们在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环境的时候一定要辩证地去看待这一问题,要考虑在经济大发展的情况如何保持原始的属性,使这些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与发展。

(三)社会环境

社会生态环境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赖以生存及当前所处环境中各种社会因素的总和。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社会环境都在历史中形成,但在当前环境中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从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传统、悠久历史中传承下来,与其生活方式、生产劳动、民族风俗、伦理观念息息相关,并且是对当时的社会形式、宗教信仰等真实的写照,也可以反映出其在历史长河中的政治、经济状况。随着社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时代的大环境下,能否像过去一样得到健康发展值得后人去作深刻的思考。美国人类学家朱利安·海内斯·斯图尔德(Juliar Haynes Steward)1955年在其《文化变化理论:多线性变革的方法》(Theory of Culture Change)中明确提出了文化与社会相关的观点,他指出文化生态环境是一切文化传播及其文化活动必需的背景和条件。⑨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的一部分,研究它的社会生态环境传播环境非常重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留下的历史见证,是各民族劳动人民留下的独特的生活、生产方式,是少数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在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中折射出少数民族人民的勤劳、善良、对大自然的热爱。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不能破坏这一艺术式样生存的社会环境。我们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其原始的生存环境,保护好他们在历史长河发展中独有的生活方式、民族风俗以及他们特有的伦理观念等等,使得这一遗产能有自己的活动条件,使我们的传播活动更具有实际的价值。

(四)技术环境

技术生态环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根本,在原始的生态生产中,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自身的特色自始至终保持着一种最古老的方式创造价值,以满足自己的生活及生存的需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使得最原始的技术生态环境保持得非常完整。随着科技的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术生态环境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从数字化的角度进行产出,我们可以运用电脑三维扫描技术、数码摄影技术有效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图像处理、并建立强大的数据库,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虚拟现实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还原、做出较强的演示效果。借用这些现代化技术将建立起强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系统,从而更好地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生态环境由传统的原生态向现代新技术转变。⑩我们首先可以借助数码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始的资料、素材整理完整,作为我们传播的核心内容,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文化遗产;然后借助现代技术与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得以还原,使其技术更加现代化,其次是结合原始的手工技术让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体验”之中来,最后使得更多的人了解、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传播环境如同大自然相互制约和依存的生态链一样,存在着一个相互制约和依存的有机生态链。环境是任何活动的制约因素,研究生态传播环境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发展的前提,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根本所在。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生态困境

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传播必须考虑其主体自身与文化的生态传播,但是其在生态传播过程中有着诸多的问题与困境。

(一)国家制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的不协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劳动人民世代相传、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这些表现形式是他们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下来的艺术结晶,构成了其民族文化的主体。随着国家政治与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创造了越来越多的有利条件,作为上层建筑的国家政府在其宏观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但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来自所处的微观环境的制约,很多主体的现状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不协调,对其生态传播造成了影响。

1.传承人目前所生活的环境与国家政策落实不协调。目前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年事已高,他们在国家的帮助下生活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由于他们多数处在自然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他们要想得到所在省与中央在非物质文化保护上的支持很不容易。笔者近年来多次走访了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湘西蓝印花布传承人刘大炮,这位老艺人已81岁,他一直想在湘西凤凰县建一个蓝印花布的博物馆,十年来曾多次向当地政府申请,但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解决,每当老人聊起这件事情,总是很茫然的摇摇头。

2.保护机制与地方经济发展不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是处在偏远的山区,因过去其恶劣的自然环境才得以保留下来,但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这些地方仍然处于一种比较落后的状态,当地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没有高度重视,再加上当地经济确实落后,他们也力不从心、无暇顾及,于是出现了很多当地居民向城市转移、外出务工的状况,他们觉得现在在外务工一天的收入远远超出他们在家的收入,所以他们都不想从事这项世代相传的技术,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在经济大潮中被“湮没”。

3.政府的经济支持与传承人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协调。自2005年以来,国家每年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有一定的经济支持,主要用于对传承人工资发放、传授技艺补贴等开支,以此鼓励这些传承人继续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是很多当地政府并没有重视这些创承人的作品保护,很多商家肆意模仿、开发,使得这些传承人的作品被“赝品”所替代而充斥市场。另外,最重要就是现在很多的当地政府打着国家的旗号,随意使用这些传承人的作品,没有对别人劳动成果足够的尊重,更谈不上知识产权的保护。

还有为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搭建的发展平台不协调、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技能与提供较完善的法律保护不协调等等,这些因素都是国家制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主体的不协调,希望这些问题能够在政府的引导下逐步解决,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生态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工业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环境的冲击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民族大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工业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生态造成了巨大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肥沃土壤必须是其民族或地区劳动人民的生活,也就是民俗学上通常所说的“生活场”⑪,如果将产生民间艺术或文化的特定生活环境的“生活场”破坏,从而也将阻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失去了生活场,就可能会失去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今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旅游业的过度开发,如湘西凤凰、永顺的一些原始村落严重受到城市文化的冲击,城市现代工业技术已逐步取代其民族自身传统技艺。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劳动人民几千年来一直生活在这里,过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他们创造了原始的舞蹈、音乐,从生活、生产中发明了蓝印花布、刺绣等技术以及艺术活化石“西兰卡普”等一大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旅游业的开发、工业技术的冲击,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失去了其原生态的生存环境,这些传统的民族技艺也在逐渐消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传播构成了巨大威胁,蓝印花布是其中遭到冲击最为严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

改革开放初期,湘西凤凰县各村、各户都会自己纺纱、织布、染布,都懂得蓝印花布技术;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期,旅游业开始发展、外来工业技术逐步进入湘西市场,机织布越来越占据湘西纺织市场;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期整个湘西凤凰县还有20-30家私人染坊;到了本世纪初,剩下的染坊只有3-5家,到目前为止凤凰从事蓝印花布的只有两位湘西蓝印花布传承人了,一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大炮师傅,另一位就是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熊承早师傅,但这两位传承人年事都已高。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传播生态特性,由于受到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影响,很多遗产都逐渐被现代技术所取代,这引起了国家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是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些问题在国家的政策引导下将会都被解决。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生态的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环境下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寻找合适的传播路径,才能得到更好、更有效地传播。

(一)建立政府引导、社区参与的传播动态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存在的生态环境的各种因素有着紧密的关联性,为了确保传播的有效性,政府必须以人为本,制定出科学的传播细则,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传播。政府可以尝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城市社区系统中,建立起一套动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模式,让每一位社区居民都来参与,这样可以提高居民的精神文化意识同时也为建设良好社区作出了贡献,为城市居民社区建构一种积极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和道德规范,建立起动态传播模式。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传播模式是指,政府各相关单位自上而下密切协作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一种开放性系统模式。从政府角度来说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意识、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完善、规范对其保护措施,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传播其文化的特殊意义;然后加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密切相关的物质载体、生态环境的整体性保护,大力支持社区居民及其他群众,多进行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其次要不断编写、收集、整理、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成果,借助互联网、媒体等一些新型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有效传播,在与此同时可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培训、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让一些传承人与高校科研工作者进入,将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形式更加丰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社区文化队伍中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这些都是建立社区动态传播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⑫

贵州省在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传播方面走在了前列,该省由政府引导先后建立了梭嘎长角苗生态博物馆、唐安侗寨生态博物馆、朗德生态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建立在各少数民族聚集区域内,具有完整的社区特征,由此吸收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入,吸引了更多的研究者、爱好者前往,带去了先进的技术与手段,对社区的生态动态传播起到了根本性的促进作用。在此模式的影响下,贵州省的很多企业家、民族艺人也先后创建了像苗侗服饰博物馆、苗妹非遗博物馆等一大批私人博物馆,为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传播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

(二)借助数字媒体技术进行传播渠道创新

《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于2005年3月正式颁布,这一《意见》中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应用多种现代化的多媒体方式进行传播,但是其传播的内容要真实可靠,能够比较系统、全面地反映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从而达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记录。《意见》中还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运用文字、录像等影像手段对其进行广泛的宣传、展示,但这些活动必须要留下资料,建立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为以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保护做好铺垫工作。从《意见》中我们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定意义上也具有数字传播的优势,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公众、守护共同的精神家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数字媒体技术的多维性可以最大限度地打破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实现资源共享。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技术传播,我们可以从其传承人的技艺入手,将传承人的制作工艺通过数字技术拍成纪录片,将原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完整地记录下来,然后将其原始的文化插入其中结合工艺进行讲解,这样就可能使得这一技艺较为通俗易懂、能够为更多的受众者所接受,并能够使一些感兴趣的受众者可以更深入地去了解,从而形成稳定的受众群体。再则,通过权威的媒体如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中央三台文艺频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深入报道,特别是一些像湘西蓝印花布这样具有悠久历史、技艺独特的文化进行详细讲解,使得这一文化的传播速度更加迅速,再则各大媒体同时可以通过自己的微信平台加大传播的力度。这样既可以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同时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资料的整理,也是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帮助国家相关部门建立起了保护档案。

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思维的转变与传播方式的多样化融合,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数字影像、三维立体成像、全媒体与网络技术巧妙地传播开来,走入全人类的公众视野,将推动当代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也将创造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型传播途径。⑬

(三)借助高校创建多形式的教育传播方式

从2006年开始国家将每年的9月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月”,希望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教育,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播方式的发展,但是单纯从国家层面去推动此项工作还远远不够。我们应该借助作为知识创造、文化传承的中心——高校,其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学术氛围,只要在高校中配置合理的师资队伍、设置完善的课程体系、建构校本乡土教材,开展“学、演、练、研”活动,⑭并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高校师生进行指导和传授技艺,就能够培养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更好地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与文化。

我们在教育传播途径中,应该注意考虑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回归到少数民族的生态环境中去,避免教育理性的异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对象的变化,将教育更加理性化,这样才能更加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播。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传播,是一个较庞大的系统,需要建立起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工作机制去完善。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生态环境的研究,深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生态目前所面临的一系列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加准确提出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生态的创新路径。这样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在与全球文化的积极交流与冲撞中、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坚守自身文化的价值和凸现自身的力量,才能在交流与冲撞中、在积极地学习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始终保持我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⑮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①③④⑤胡铁生、马继《对中国网络媒体生态传播现状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8期。

②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诠释与重构》[J],《学术研究》,2006年第9期。

⑥周忠良《2007年贵州文化产业发展报告》[R],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⑦周必素、陈黔珍《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保护探索》[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9期。

⑧于富业《我国传统制造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生态环境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⑨潘艳《文化生态学》[J],陈洪波译,《南方文物》,2007年第2期,第107-112页,转载于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2008年第3期,第55-60页。

⑩谭必勇、徐拥军、张莹《技术·文化·制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述评》[J],《浙江档案》,2011年第6期。

⑪丁永祥《生态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的关键》[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⑫罗新民《当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生态、动态”保护与发展——以贵州省为例》[J],《艺术百家》,2012年第2期。

⑬常凌翀《互联网时代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路径》[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⑭张泰城、龚奎林《高校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与路径探究》[J],《江苏高教》,2012年第6期。

⑮戚序、王海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存环境的思考——以重庆铜梁扎龙世家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6YJA7600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014103010201)]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生态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