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炎和胃溃疡患者治疗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2017-09-28尹锋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7年8期
关键词:抗酸胃酸不合理

尹锋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胃炎和胃溃疡患者治疗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尹锋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目的:分析胃炎和胃溃疡患者治疗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以期为临床胃炎和胃溃疡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胃炎、胃溃疡患者4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从药理机制方面分析胃炎和胃溃疡治疗中容易出现的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400例胃炎和胃溃疡患者中,有154例患者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其中以不合理配伍最为多见;合理用药组的痊愈率高于不合理用药组,复发率低于不合理用药组,治疗周期短于不合理用药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炎、胃溃疡不合理用药比例较高,影响其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医师应熟练掌握治疗胃炎、胃溃疡药物的药理机制,使药物的配合使用更为合理。

胃炎;胃溃疡;用药;合理性;药理机制

胃炎是指由各种因素引起胃黏膜发生炎症性改变。在饮食不规律、作息不规律的人群尤为高发[1]。根据病程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比较常见。胃溃疡是一种消化性溃疡,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胃溃疡的临床症状很多,比如上腹疼痛、恶心、腹胀等,如果病情发展到晚期或起势猛烈,患者很有可能会出现严重症状,如胃穿孔、消化道出血等,给患者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2]。所以对于胃溃疡的治疗,一定要积极,在发现病情后,及时确诊及治疗,避免对人体产生更大伤害。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临床上在对胃炎、胃溃疡进行治疗时,可供选择的药物越来越多,药物种类的不断丰富虽使得胃炎、胃溃疡的治疗方案有了更多选择,但同时也导致基层医生在治疗时,不能对所应用药物的作用机理以及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进行充分了解,导致在对胃炎、胃溃疡进行治疗时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即便在医疗水平更高的发达地区,甚至一些发达国家均存在胃炎、胃溃疡治疗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3]。因此在胃炎、胃溃疡治疗过程中,基层医生应及时掌握最新或常用药物的作用机理以及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从而使胃炎、胃溃疡治疗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有效减少[4]。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胃炎、胃溃疡患者400例,分析胃炎和胃溃疡患者治疗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以期为临床胃炎和胃溃疡患者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胃炎、胃溃疡患者4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的病情均经临床胃镜检查和实验室诊断确诊。其中男242例,女158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1.6±4.5)岁,病程1个月~6年,平均病程(2.2±1.1)年,其中胃炎患者182例,胃溃疡患者218例。全部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嗳气、胃脘部胀痛、反酸、餐后胃区疼痛等症状。

1.2 研究方法

对研究入选的400例患者的处方单进行统计,参照患者自身的具体实际病情,对其处方单中所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包括药物选择不当,重复用药,药物配伍不当,无用药指征,用药剂量不合理。并依据患者的用药是否合理,对其进行分组,分为合理用药组和不合理用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疾病复发率以及治疗周期。

1.3 疗效判定

经药物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胃镜检查显示病灶全部消失,黏膜无充血以及出血情况,为痊愈;经过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得以改善,胃镜检查显示仍旧存在着陈旧性出血点,或存在着充血小病灶,病灶的面积相较治疗前明显缩小,为好转;经过药物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出现加重,胃镜检查显示病灶面积无缩小甚至增加,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用药不合理情况

本次研究选取的400例胃炎和胃溃疡患者中,有154例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其中以不合理配伍最为多见。不合理配伍主要为:H2受体拮抗剂和抗酸药进行联用,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进行联用,胃黏膜保护剂和抗酸剂进行联用,促动力药物和抗胆碱类药物或酸抑制剂进行联用,两种不同作用机理胃动力促进剂进行联用等。见表1。

表1 用药不合理情况

2.2 合理用药组和不合理用药组的治疗周期、疗效及预后比较

合理用药组的痊愈率高于不合理用药组,复发率低于不合理用药组,治疗周期短于不合理用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合理用药组和不合理用药组的治疗周期、疗效及预后比较

3 讨论

目前医学界认为导致胃炎、胃溃疡发生的主要致病因素为:机体十二指肠内的胆汁发生返流,胃动力不足,胃酸过多分泌,HP感染,以及胃黏膜抵抗力降低[5]。大多数学者均认为导致胃炎、胃溃疡发病的最重要因素为HP感染以及胃酸过多分泌,所以在对胃炎、胃溃疡进行治疗时,对HP感染进行有效根除,同时使胃酸分泌得到有效抑制为主要措施[6]。目前临床上对胃炎、胃溃疡进行治疗的主要方法为采用药物进行口服治疗,为了使患者的病情在治愈后不再复发,需要应用抑酸药物开展维持治疗[7]。目前临床上公认的治疗胃炎、胃溃疡的用药方法为三联用药,即采用一种抑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加上两种抗菌药进行治疗,临床上应用率最高的为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进行治疗[8]。在对胃炎、胃溃疡进行治疗时,若能将治疗药物进行合理联合利用,则可保障治疗效果,有效缩短治疗周期,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减小治疗疾病的经济压力[9]。本次研究结果中,合理用药组的痊愈率高于不合理用药组,复发率低于不合理用药组,治疗周期短于不合理用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合理用药对于胃炎、胃溃疡治疗的重要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选取的400例胃炎和胃溃疡患者中,有154例患者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其中以不合理配伍最为多见。包括:①H2受体拮抗剂和抗酸药进行联用。H2受体拮抗剂以及抗酸药所具备的药效功能都是对胃溃疡进行治疗,但两种药物在发挥其治疗功能时,所具备的作用机理是不相同的。H2受体拮抗剂依靠其选择性,和胃腺体壁细胞H2受体进行结合,从而对机体胃酸的分泌起到抑制功效;抗酸剂主要为碳酸铝镁,氢氧化铝等,其主要是对胃酸起到中和作用的碱性制剂,抗酸药在进入机体后,在胃溃疡的表面形成一层碱性保护膜,使机体胃酸得以中和,对胃黏膜起到保护作用。将H2受体拮抗剂和抗酸药进行单独使用,均可以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但有学者通过研究报道,将H2受体拮抗剂和抗酸药进行联合应用时,由于H2受体拮抗剂的吸收性会被抗酸剂降低20%~30%,在应用抗酸剂后,患者机体胃黏膜的表面会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导致H2受体拮抗剂无法高效通过胃黏膜被机体吸收,因此使H2受体拮抗剂的治疗功效得以降低。②胃黏膜保护剂和抗酸剂进行联用,胃黏膜保护剂包含了生胃酮,复方铝酸铋片(胃必治),硫糖铝,枸橼酸铋钾胶囊,胶体果胶秘等,胃黏膜保护剂发挥治疗功效的机制在于其能在不改变机体胃液pH的前提下,在机体胃黏膜发生病变的位置,生成一层发挥保护作用的膜。胃黏膜保护剂所生成的保护膜和碱性抗酸剂生成的保护膜不同,碱性抗酸剂作用主要是对胃蛋白酶,食物侵蚀以及胃酸起到隔绝作用,促进胃溃疡面的修复,但胃黏膜保护剂发挥保护作用的前提是在患者机体胃酸原有的环境下,所以,将胃黏膜保护剂和抗酸剂进行联合应用时,由于抗酸剂的应用,使患者机体的胃酸得到了中和,从而使其胃内的pH值发生了改变,使得胃黏膜保护剂的应用效果得到了干扰,因此将该两种药物进行联合应用是不合理的。③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进行联用。在正常的情况下,机体胃部进行胃酸的分泌,主要是依靠H+-K+-ATP酶,也就是质子泵。而质子泵抑制剂所具备的作用也就是对H+-K+-ATP酶的生成进行抑制,使机体胃酸的分泌得以减少,在采用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治疗后,机体胃内的pH值得以提高,患者存在的胃溃疡症状得到治疗;铋剂属于胃黏膜保护剂的一种,其应用于机体后,发挥作用的原理是在不改变胃内正常pH值的前提下,在机体内胃黏膜发生溃疡的表面,生产一层具有保护作用的膜,隔绝胃酸、胃蛋白酶、胆汁盐、食物等刺激因子对黏膜的侵袭作用,保护胃黏膜。有学者研究发现,在采用铋剂进行治疗后,还可以对机体内内源性前列腺素的释放起到促进作用,从而使胃部黏膜面的修复起到促进作用。但将上述两种药物进行联用时,由于质子泵抑制剂会对机体胃酸的分泌起到抑制作用,从而使胃内pH值发生改变,因此影响到铋剂应具备的正常功效[10]。④促动力药物和抗胆碱类药物或酸抑制剂进行联用。多潘立酮属于促胃动力药物的一种,在应用于机体后,其能对机体胃肠蠕动起到促进作用,对机体存在的胃炎症状进行有效治疗。抗酸剂应用于机体后,其主要是对胃溃疡进行治疗,但为了确保抗酸剂发挥其应具备的功效,应使其在胃内进行一定时间的停留,使药物和胃内酸性物质充分融合。因此在采用抗酸剂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采用多潘立酮等促胃动力药物,由于该类药物会对胃肠蠕动起到促进作用,从而使抗酸剂不能在胃肠内进行有效停留,降低抗酸剂的治疗功效。胃肠促动力药物发挥其作用的机制在于增强乙酰胆碱的兴奋,或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但抗胆碱类药物在应用于机体后,可对乙酰胆碱的释放起到抑制作用,从而发挥其自身所具备的止痛解痉功效,其在应用于机体后,由于和胃肠促动力药物发挥药物功效的机制存在拮抗作用,因此两种药物联合并不合理,会使其单独具备的药物功效得以降低。⑤两种不同作用机理促进胃动力制剂进行联用。将两种不同作用机理胃动力促进制剂进行联合应用时,比如将甲氧氯普胺和多潘立酮进行联合应用,由于两种药物均具备使机体胃肠道蠕动增强,使胃内容物得以排出,同时对患者存在的呕吐症状起到抑制作用,但两种药物的胃动力促进功效存在差异,因此将其进行联合应用,则会导致其药物不良反应增加。

综上所述,胃炎、胃溃疡在临床上具有较高发病率,为了使患者的疾病治疗周期得以缩短,治疗效果得以提高,临床医师应对药物的药理机制进行熟练掌握,从而使药物的配合使用更为合理,促进患者的疾病康复。

[1] 王明成,王改玲,马文才,等.肉鸡传染性腺胃炎诱发肌胃炎的机理探析[J].中国兽医杂志,2016,52(8):6-8.

[2] 沈文斌,高红梅,曹彦坤,等.食管癌根治性术后预防性IMRT所致放射性胃炎的剂量学研究[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6,25(8):818-822.

[3] 陈东.胃黏膜组织TNF-α及iNOS表达水平与胃炎发病及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5(3):370-373.

[4] 叶青林,秦立,李献玉,等.依卡倍特钠治疗胃炎和胃溃疡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16,35(11):1205-1207.

[5] 王骏飞,张爱宁,王勤,等.胃炎散颗粒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24):3738-3741.

[6] 于文涛,方朝义,李强,等.胃炎饮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前列腺素E2表达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1):6043-6044.

[7] 杨芳,王海峰,张露昀,等.新型N-取代愈创兰烃薁-1-磺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胃溃疡活性研究[J].有机化学,2011,31(12):2106-2113.

[8] 李祎,刘利民,李超,等.老鹳草提取物抗胃溃疡作用实验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1):54-57.

[9] 秦建设,郑波.柚皮苷抗大鼠乙酸型胃溃疡的作用及其对胃黏膜TFF2表达的调控[J].重庆医学,2016,45(32):4561-4563.

[10] 姚造极,江勇,黄艳晶.白介素6和白介素8在胃癌和胃溃疡患者血清和组织中的表达[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5,18(12):1276-1277.

本文编辑:鲁守琴

◆医药快讯◆

FDA批准抗肿瘤药Neratinib Maleate上市

美国FDA于2017年7月17日批准Puma Biotech公司的Neratinib Maleate(参考译名:马来酸来那替尼,商品名:Nerlynx)片剂上市,用于经以曲妥珠单抗为基础疗法辅助治疗的早期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过表达/扩增乳腺癌成年患者的延长辅助治疗。

Neratinib为一种激酶抑制药,可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HER2及HER4不可逆结合。在体外,Neratinib减少EGFR和HER2自体磷酸化,MAPK和AKT下游信号通路,并在表达EGFR和/或HER2的肿瘤细胞系显示抗肿瘤活性。

Neratinib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泻、恶心、腹痛、疲劳、呕吐、皮疹、口腔炎、食欲减退、肌肉痉挛、消化不良、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甲病、皮肤干燥、腹胀、体质量降低和尿路感染。

(来源:http://www.fda.gov/)

Analysis of the Irrational Drug Use Situation in Gastritis and Gastric Ulcer Patients

Yin Feng
(Luoyang Center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ngzhou University, Henan Luoyang 471000,China )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irrational drug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gastritis and gastric ulcer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ational drug use for clinic patients with gastritis and gastric ulcer.Methods:4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gastritis or peptic ulcer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rough the referring to relevant literature, the analysis of the irrational drug use occurred easily in treating gastritis and gastric ulcer was made from the aspect of the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Results:Among the 400 cases of gastritis and gastric ulcer, 154 patients had irrational drug use, among which the irrational compatibility occurs the most. The cure rate of the rational drug us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irrational drug use group,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irrational drug use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cycle was shorter than the irrational drug use group.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ve a great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The proportion of irrational use of gastritis and gastric ulcer is higher, which affect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gastritis and gastric ulcer,the clinicians should master the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of drugs and make the drug use more reasonable for the treatment of gastritis, gastric ulcer

Gastritis; Gastric Ulcer; Medication; Rationality;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R573.1

A

10.3969/j.issn.2096-3327.2017.08.013

2017 - 05 - 18

尹锋,男,硕士,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药房管理。E-mail:3052881302@qq.com

猜你喜欢

抗酸胃酸不合理
抗酸分枝杆菌荧光染色与Ziehl-Neelsen法在抗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比较
抗酸染色法、细菌培养法和实时荧光PCR法在分枝杆菌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常觉得胃酸烧心,五种食物可以调理
胃酸时,吃点苏打饼干真能缓解吗?
差评不合理
胃溃疡不宜少食多餐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
你是否有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