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提问,大有学问

2017-09-27孙宝轩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1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孙宝轩

摘 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已越来越受到数学教师的重视。教师适时准确、适度、灵活多样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

【中图分类号】G623.5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恰当地运用好课堂提问,就能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训练小学生的思维,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课堂上适度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提问要以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年龄特征可以决定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是活泼好动,好奇心比较强,因此,新鲜的、新颖的事物总是引起他们的兴趣与注意力,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内容的时候,要根据这一特点来进行,引导学生对于教师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索,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在游戏中将想要提出展现出来。这样不仅仅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会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生活中来,获取知识与技能。例如在学习乘法口诀的时候,如果想要学生牢牢的记住,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学生不断地巩固复习,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写上乘法口诀的相关题目,将学生进行分组,来采取竞争的方式,哪个小组回答的最对且最完整,就会获取相关的奖励,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与信心被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他们也不断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来。

例如在学习“时、分、秒”的相关知识的时候,为了引入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讲一个故事,猜谜语、做游戏等等。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出一个谜语:“三个伙伴,一个目标。你追我赶,争分夺秒。让学生来猜一猜这是什么,然后给与提示,什么提醒你起床,什么告诉你该上学了,当学生猜出准确答案时候,教师将教学内容自然而然的引入,这样的语言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另外,在大小月中,教师可以编一段简单易懂的口诀:“七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二月是个特殊月,其他各月是小月。这样的口诀简单易懂,学生也更加热爱学习。

2、提问要科学合理,先易后难,由浅入深

数学课堂教学都是围绕着某一特定教学目标展开的,在设计提问的时候要有合理的程序性和阶梯性。在教学中,提问要把握好难与易的尺度,要恰到好处;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进行提问设计。提问太难,学生回答不出来,既浪费时间,又容易使课堂死气沉沉;提问太容易,又调动不起学生的各种智力和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就难有成效。因此,教师在课堂向学生提出的问题,要体现教学的层次性,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从感知直观入手,不宜一问一答展示现成知识的结论,要让学生经历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有步骤地启发学生。通过提出问题,把相关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联系起来,按一定梯度展开设问,对不同层次的问题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回答,才能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习起来轻松自如。

例如,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教师提问:“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1厘米,宽减少1厘米,所得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长方形的面积还一样大吗?”在学生处于矛盾思维时,再提问:“增加的面积与减少的面积相比,哪个大一些?”学生受到启发后,便能很快找到正确的答案。

3、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和发散性

启发性提问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路,有利于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积极思考主动获取知识。发散性提问则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设置,教师若能在授课中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联想所学知识以沟通不同部分的教学知识和方法,这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是大有好处的。提问是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课堂教学离不开“问”,因而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具备一些提问策略,通过适当的提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学会归纳和总结知识,促进学生深入思考。课堂提问主要把握好三个时机:一是提问要切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问在学生的兴趣点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学生才能投入思考。二是提问要问在学生的思维阻滞点上。当学生遇到思维阻碍时,教师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学生来回答,而应为学生提供一定思考的时间,对问题作出评价,帮助学生把思路理顺。三是提问要问在学生思维的高潮点上。学生思维的高潮点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期,把握好这个时机,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更好地挖掘,才能积极地进行思考。

4、要正确评价“善待”学生的回答,多鼓励学生。

当一个学生单独回答不上来或回答不够准确、完整时。教师不能当众发怒批评,更不能大声训斥、讽刺、讥笑学生,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否则会使学生逐渐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怕答错怕挨训而不敢积极回答问题。教师要“善待”学生的回答,只要学生的回答是其真实的想法,教师首先就要对学生给予充分肯定,肯定他的成绩,再对他的观点、见解進行评价;对回答不够准确的应先肯定其中可取的部分,再指出其中的不足,提出期望;对于学生颇有独到的见解,不仅要表扬学生积极思考的精神,还要表扬他提出问题的价值所在。进而使学生深层次地思考问题。教师要正确使用评价语言,并在评价时带有浓浓的情感,从不同角度给予肯定。如学生答对了,教师可以这样激励学生:“你真棒。”若学生答错了教师可以这样鼓励学生:“没关系,你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如果学生回答很有创意,教师更可以大声赞扬学生:“你的回答非常好,很有创意。”这样给予每个学生成功的体验。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一项中要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起点,在课堂中进行提问,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激发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为思维的发展扬起风帆,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刘蕾,牟秀艳.课堂提问技巧在教学中的运用[J].吉林教育,2014,(5)

【2】徐虎.掌握多种方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考试与评价, 2013,(4)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