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感于语文教学的“务实”与“务虚”

2017-09-27刘业雯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务实炼字知识点

刘业雯

【摘要】对老师们来说,能提高考试成绩的教学就是“务实”;而不能提高成绩,光培养学生素养与能力的教学就是“务虚”了。两者究竟如何平衡,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着眼于当下的成绩还是长远的素养,是培养考试的机器还是更应该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分类号】G633.3

我们学校语文教学的“务实”大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一高二讲課重点是记忆课本内容。高一高二的语文课教学目标是熟记归纳好的知识点并且反复巩固,知识点归纳后系统性的强弱由任课老师的总结水平来定。上课有几个步骤是不可或缺的:老师逐字逐句翻译古文;学生记笔记;学生做课内练习题;听写重点字词意思及课下注释;抽背要求背诵篇目。

学生对于这种语文教学方式持肯定态度,坦言这是取得考试高分最省力快捷的方法:学语文么,该记的记该背的背,就行了呀!所以语文学不好,一般的学生就是认为“没有好好背书”。很多老师也认为,在我们学校,不这样“整”,你的成绩就上不来。

至于启发、思考、帮助学生成长之类的事情,在现实面前,于学业繁忙的学生和竞争压力巨大的老师来说,都成为了暂且要往后放的事情——先看看这次月考的成绩再说。

不用互动的课很好上,老师只要准备好今天要给学生“填灌”的内容就可以从容应对了。存在即合理,毫无疑问,这种上课形式是有优点的,考点明确,对学生要求低、易实施、见效快。但是它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弊端,即是以简单记忆为主的学习并不能形成语文素养的积淀,失掉了思考特性的知识存储是电脑键盘就可以完成的事,不能让学生保有对知识的认同、尊重与渴求,渐而产生的是对语文学习的懈怠与隔膜。

第二、月考的针对性重点是在课本上。由于学校的理念是考试常态化,月考是衡量老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月考由本年级老师轮流负责,一般主要的考校对象是课内字音,字形,文学常识;古文的实、虚词,特殊句式,重点语句翻译;课外小说的人物形象概括,小说常见艺术手法的运用;诗歌鉴赏常见考点等。

这样的月考如果老师反复巩固,学生反复加强记忆,是可以考取很高分数的,因为作文拉不开很大的差距。它也并不和高考紧密衔接,虽然学科带头人的讲课总是直指高考,但是他的学生只是比别班的学生早了一步去熟悉高考题型和所谓的答题模式而已,并不具备相应的解答高考题的学养。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在全年级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都以为自己把握到了应对高考的真谛,从而就放松了平日里和考试无关的语文知识的积累。可正是这样单一的学习要求与学习体验使学生在长久的纯理论的枯燥学习练习中与能力的提升失之交臂了,当遇上灵活的题目,胜出的更多是那些曾经有过一定课外阅读基础的学生。所以,升入高三,我们相当多的学生才幡然觉察:怎么自己用惯了的那套学习方法不管用了。

第三、对课堂教学研究的摒弃。首先,研究怎样讲课效果会更好是没有太大现实利益的。学校的临时任务常常繁杂紧急,无论是否和教学工作有关系,也会有时间、质量和全员参与上的要求。这很大程度上还是会对老师静下心来参研课本,提升自我教学基本功产生很大的影响。其次,学校的现状是,在教学上用心思、费工夫不如让学生多背记、做题来得实惠。往往不用给学生讲很多知识,不用费心启发学生思考,只要将这些需要考试的知识点条分缕析,放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更烂熟于胸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教学工作对于老师,更轻松容易地就见到了实惠,即排名靠前,外出学习、观摩交流优先。

第四、听课评课形式化。以我校一堂《故都的秋》示范课评课记录为例,对于教学目标的确定,课文的解读,引发学生讨论的行课过程,七位参评老师都是以“备课充分、重点突出、提问简单明了、条理清晰、较好互动”之类笼统的评语来作为自己的课堂教学评价。

这种不以教研为目的的听评课,其特点是多数听课的老师认为只要准时到位,点名签到就完成了此次活动。

其实一个教师如果不重视研究,或许他可以成为一个经验型的教师,但定难以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①这会只让我们在备课、上课、改作业、考试的大海里以苦作舟了。改变这种情况是不容易的,首先在转变意识上就很难做到。

于是,很多老师发言都倾向于评论学生的水平不够,有所欠缺、懒惰。应该换一个小尖班,效果就会好……学生当然是一堂课的主体。所以老师们可能觉得:这节课听的学生没有活跃起来,听的老师没有兴奋起来,那是讲课的老师讲得不热闹,不出彩。

是不是可以看出,我们的老师还是以这样的逻辑评课:只要老师没有鼓起两个大翅膀,把学生扇“活”,那这节课还是蛮让人遗憾的。现在讲课的老师是宁波来的,肯定是高手,那谁不行呢?只有是学生不行了。

为什么本来是评课的,现在变成了评“谁不行”了呢!

我自己在做听课记录的时候,我也是发现,胡老师这节课不是来讲美的,而是来解决问题的,比如他曾经在语文群里发过各种题的得分率,我大概看了一下,诗歌的得分率还是很低的。我们的老师对这个还是不感兴趣的吧,不知道为什么。比如考了炼字,那么他就拿这个来解决一下炼字的问题。

那到底是来上好一堂给老师们的表演课,还是上一堂解决问题的课?胡老师现在关注实战了,因为学生现在确实“不行”,炼字能力很差,从课堂的提问和学生回答上就能看出这个问题来,学生的反应几乎是滞后的,被动的。

有一个问题,我想确实是存在的,就是学生没有领悟到A字或B字在诗句之中有什么细微的差别,或者使用哪一个更好,因为这在高三的实验班里好像也是不太好解决的问题。但是我觉得,现在高二就来慢慢地培养一下这种咬文嚼字的意识会好得多,因为朱光潜的那篇文章本身也是在高二的时候学习的。可能胡老师的课容量也是比较的大的缘故,学生的体味时间会留得少一点。

那又有一个问题了,如果让学生上课品味推敲哪一个字更好难度都很大,那为什么考试又要考炼字呢?我想我们的教学是不是还是在“我想要上”的层面上徘徊着 ,而不是应对考试的“我需要上”呢。我们的考试只是有考试之名,意思一下,而不是认真地有针对性地检验这段时间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知识掌握程度的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才有宁波老师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作风。

老师们课堂设计多都是在设计怎样更好地进行自我的展现。比如,怎么把这个知识点讲得更透彻,更有条理性,感情修炼得更有感染力,再有就是怎样把知识性、趣味性更好地结合起来。那这样的话,学生的需要以及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自然就是其次的事情了。

一边是细心观察,用心解决学生问题的热;一边是只看高考,目中无“人”的冷。这样的冷到了高三时,巨大的副作用就显露出来了:学生对知识毫无兴趣,不会也不愿思考,极其懒惰,遇到困难态度懈怠,学习缺乏成就感,应对高考永远都是老师比学生着急。

参考资料:①《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林祖荣《中学生物教学》2007年12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务实炼字知识点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知识点自测
忧国忧民沉雄博大
真实、大众化
哈克贝里·费恩:美国价值观的“小代表”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炼字”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一字一词总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