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心理特征与教育管理探析

2017-09-27肖绚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4期
关键词:预科生心理特征教育管理

肖绚

摘要:少数民族预科生是高校中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中的大多数生活在偏远山区,家庭比较困难,学习成绩和基础也比较薄弱,要在一年时间内实现不同角色的转变,会使其心理产生一定的变化,呈现不同的心理特征。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实现民族间的和谐与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就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教育管理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少数民族;预科生;心理特征;教育管理

【分类号】G759.2;B844.2;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十分重要、也是特殊的部分,少数民族预科生大多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地或比较贫困的山区,长期以来,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以及语言文化,汉语基础以及生活文化等都与汉族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面对生活、学习以及角色的转变等压力,他们在心理上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

一、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心理特征

1、自卑

自卑是少数民族预科生比较突出的心理特征。大多数少数民族预科生来自贫困、偏远的山区,他们的家庭条件比较差,生活比较艰辛,进入大学后,面对城市五彩缤纷、生活条件优越的城市学生,他们就显得格格不入,差异巨大,很容易出现自卑心理。

2、封闭自我

预科班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生活、语言、兴趣爱好等与其他汉族学生存在一定差异,他们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技能,面对陌生的人际关系,少数民族学生不愿敞开心扉,表达自己,逐渐与集体脱离,封闭自我。

3、矛盾心理

少数民族预科班的学生文化基础比较差,进入大学后,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加倍努力来赢得老师和同学的关注与认可,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但是实际上,由于底子薄,时间短,要想利用一年的时间补充自己的知识,追赶上其他同学是比较困难的,加之一些学生急功近利,采用了错误的学习方法,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认可,却找不到合理的学习方法,少数民族预科班的学生时常被这种矛盾心理干扰。[1]

4、失落

高中学生的主要目标就是进入理想的大学,但是高考成績不理想,面对教师和家长,学生会出现失落,进入预科班后,高考的压力会成为学生心中的阴影,容易使学生产生失落的情绪。

5、消极抑郁

少数民族预科生大部分来自偏远的农村,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男尊女卑的心理,女生进入预科班后容易缺乏信心,产生消极抑郁的心理。

二、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教育管理

1、正确引导学生,树立信心

要使少数民族预科生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实现良好的发展,学校就应积极的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正确的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己的自卑心理,逐渐成为遵守纪律、讲道德的高素质学生。做好预科生的开学教育工作,强化他们的爱国以及民族意识,树立良好的民族形象,维护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加强思想教育,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目标,看到少数民族学生身上的良好品质,例如艰苦朴素、诚实等,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取长补短。[2]强化心理教育,尊重他们的习惯,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维护他们的自尊心。

2、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育管理工作中,要积极转变教育方式,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基础稍差,在教学中,应多以学生为出发点,转变教育模式,将学与用有机的结合,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时间,组织学生自行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对学习的厌恶和反感,使学生取得巨大的进步,缩短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差距,消除自卑以及矛盾心理。[3]

3、多样化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融入集体

少数民族预科生由于家庭、学习、兴趣爱好、语言以及性格等方面的因素,常常封闭自我,脱离集体。为了使学生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学校应为学生开展多样化的课外互动,例如书法、绘画、歌唱、摄影、体育运动等,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并在活动中不断尝试成功与失败,逐步增强和锻炼自己的自信心,消除封闭的心理,实现良好的发展。

4、树立正确的性别以及教育理念

预科班的教师应做好男女平等,一视同仁,并根据男女的不同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保证男女都能够得到发展与进步,教师应关心女生,正确评价和鼓励女生,提高女生的自信心,消除自卑感,培养男生的感性思维,学会理解和关心别人。

5、实现严格的纪律管理

学校应制定严格的纪律,并保证每一位学生都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和纪律进行学习和生活,对于犯错的学生要进行严厉的批评,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积极主动改正。提高少数民族预科生的竞争意识,积极学习、入党等,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少数民族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产生了比较特殊的心理特征,例如自卑、封闭、矛盾等心理,对于他们的学习以及生活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高校应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管理,使他们认识到这些心理问题的严重影响,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更快的适应预科班的学习和生活,从而使自己的身心、学习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丽.少数民族预科生心理调适方法[J].华章.2013.6(25):176-177.

[2]朱仁俊.少数民族预科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J].农业教育研究.2012.8(4):43-44.

[3]丽杰.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培养模式及教学方法改革措施探析[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3(1):47-48.endprint

猜你喜欢

预科生心理特征教育管理
大作家
网络环境下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预科生导读服务初探
新疆高校加强预科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
浅析高校图书馆学生读者借阅心理
浅谈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