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生活气息 优化数学教学

2017-09-27陈军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7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

陈军

[摘要]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时时处处离不开数学。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学生学起来感到亲切、真实,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活化 数学课堂 教学

【分类号】G623.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现实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来呈现教材中要学习的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让数学课堂生活化,让学生深知生活中的数学,在轻松与实效中探究数学知识。

一、明确数学生活化作用,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兴趣是学生积极认识教学内容或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内在动力。只有充分把握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生活性,才能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欲望。

(一)数学源于生活,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营造熟悉的生活场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学生进行猜测、思考和探究,引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从容不迫地探索新知。比如,儿童节一年级要布置教室,需要买气球、彩带等,买哪种颜色能让更多的孩子喜欢?生活片段的回放,勾起了学生们的回忆,学生说出各种自己的设想,引起小朋友强烈的表现欲望,学生跃跃欲试,谈论出多种统计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达到了学习的要求,进而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来统计,比较出哪个同学设计的方案更实用选出学生最喜欢的颜色。

(二)知识用于生活,能增强数学实用性

数学课堂中可以结合有关数学知识的学习,从数学的视角观察认识现实生活,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从小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安排“购物中的数学问题”、“春游中的数学问题”、“校园花坛设计”等小课题研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数学、用数学,促使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让学生觉得数学不是白学,学是为了用,大大激发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生活与数学一体,能启迪学生的智慧。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为给学生打下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教师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的大课堂之中,引导学生观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其产生亲切感,让生活与数学紧密结合,让数学课堂成为生活的数学和数学的生活。在教《拼组图形》时,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图形从自己动手按要求拼组简单的图形,到自己随意拼组喜欢的图形,到最后全组合作,共同创造出一幅作品。这种紧贴数学与实际联系的教学,让学生充满了想象和动手的乐趣,且体会到数学的奥秘。

二、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一)数学语言生活化。师生交往主要是通过言语交流。课堂上教师要将抽象的数学形象化,以便于学生接受、理解,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在不影响知识的前提下对教学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教师说出成语“十拿九稳”。请同学用百分率来表示这个成语的意思。学生稍作思考后答“90%”。教师请同学们自己找一些能用百分率来表示的成语让大家猜猜。学生们兴趣盎然地找出“百发百中、百里挑一、九死一生”等 成语,简洁的百分数用丰富的成语表示了出来。数学语言生活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抽象化的数学,让他们觉得数学不再枯燥,真正理解数学的魅力。

(二)创设情景生活化。《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使學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通过数学生活情景,让学生深刻体会身边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一方面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实现数学问题的生活化;另一方面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景中体验数学,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围绕问题的解决,逐步把生活常识数学化,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具体实例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就教材有什么,就教什么,要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在教学《钟表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可创造情景,利用CAI课件将每位同学从早上起床到晚上洗刷完毕上床睡觉的情景制作成动画,让学生说出做每件事的时间,能说多少就说多少,然后再在每个场景上显示钟表、数字表示的相应的时刻。让学生把时间观念同自己每天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加深对知识的了解。

(四)捕捉素材生活化。在生活中,要积极关注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把生活当做数学的大课堂,利用孩子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来取代一些枯燥的数学知识。如,家长和孩子一起走路时,本应从A到B,B到C的路上走,可孩子偏偏从花坛中穿过,从A直接走到了C。他问孩子为什么这么走,那孩子说:近!那位家长又问:你怎么就知道近呢?于是,回到家,那位家长就让孩子画图,自己量一量。当孩子画出了很多三角形,进行了测量之后,领悟到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孩子的良好学习素质一半来自于家长的熏陶。给孩子提问题,要讲究方式方法,让孩子积极地想,愉快地学,从而达到培养孩子能力的作用。

总之,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带着学生走进数学的天地,让数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让学生长在生活数学领域之中,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使数学学习富有情趣和意义,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活化气息,让禁锢在课堂的学生如滚动着的车轮轻吻着每一寸散发着芳香的土壤!

[参考文献]

[1]叶尧城 、向鹤梅.《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金成梁.《小学数学教学概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4]王祖琴《小学教学新课程教学设计》[C].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1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