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音乐舒缓你的悲伤

2017-09-27应艳新何富乐浙江中医药大学

健康博览 2017年9期
关键词:肺气脏腑情志

□文/应艳新 何富乐 浙江中医药大学

让音乐舒缓你的悲伤

□文/应艳新 何富乐 浙江中医药大学

“本性好丝桐,心机闻即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好听琴》中所赋之诗。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物欲的无限膨胀,如何守住自己的内心、保持心情的恬淡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面对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与人生不如意,比如就业竞争激烈、人际关系紧张、工作任务繁重、家庭不和谐等等状况,人们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良情绪。人有七情,一定范围内的喜、怒、忧、思、悲、恐、惊实属正常情志,但凡超出一定范围,易损伤人体健康。经调查发现,七情中的悲这一情绪则较为多见。《上古天真论》中有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 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因此,拥有一个良好的情绪对养生而言意义非凡。

自古以来,调适不良情绪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服用中药、导引、锻炼身体等等。其中,中医音乐疗法正越来越受欢迎,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该如何正确地让音乐来调节我们悲伤的情绪呢?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悲伤的情绪?

所谓悲伤,是指一种负性情绪,通常指由分离、丧失和失败引起的情绪反应,包含沮丧、失望、气馁、意志消沉、孤独和孤立等情绪体验。悲伤程度取决于失去的东西的重要性和价值大小,也往往依赖于主体的意识倾向和个体特征。比如说亲人的死亡、失业、考试没考好、婚姻不顺利等等烦心事,如果不能很快得到调整,就会一直很烦恼,会有沮丧、遗憾、难过的体验。一旦超过一定程度,悲伤就会对人的心理造成伤害,持续的情感低落、哭泣、活动能力减退往往不仅使人感到孤独、失望、无助,甚至会引发临床抑郁,同时也会直接损害人的身体,削弱个体的免疫功能,使人更容易患上各类疾病。

中医上讲,七情与人体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定范围内的情志活动是正常的,有利于气血调和,有利于人体健康,但若活动太过则会引起气血逆乱,脏腑失和,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疾病。《阴阳应象大论》中归纳了五志对应五脏的关系,指出“悲伤肺”。肺在志为悲,若过度悲伤可使肺气郁结,意志消沉,久则使肺气损,故《素问·五脏生成篇》中说,“诸气者,皆属于肺”,指出肺是五脏中与气关系最为密切的脏器。肺主气、司呼吸,在五行属金,在志为悲。悲伤过度会损伤肺的功能,使得呼吸气短、肺气不足。《皇帝内经》也指出“悲则气消,悲哀太深则胞络绝,故致失生,竭者绝之渐,绝则尽绝无佘也。”因此中医认为,持有悲伤情绪常常引起肺藏失和,引起人体身心疾病。

音乐为什么能在情绪调控中发挥作用的呢?

所谓音乐,即是欢乐、悲哀、忧郁、幽默、愤怒等情绪以声音形式的体现。《黄帝内经》把中医理论同音乐疗法相结合,为中医音乐治疗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灵枢·经别》曰,“内有五脏,以应五音......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者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肺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可见音乐与人体脏腑以及人的情绪是密不可分的。情志偏颇会导致气机不畅,脏腑失调,继而阴阳失衡,变生疾病。而音乐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王冰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注曰,“角谓木音,调而直也。徵谓火音,和而美也。宫为土音,大而和也。商谓金音,轻而劲也。羽谓水音,沉而深也。”因此音乐通过其音律,与气相合,对人体气机产生影响,从而调节人体健康状况。古人尤其重视音乐对情志的治疗,并指出音乐具有宣泄情绪、转移负性情绪和调心养性的作用。嵇康在《琴赋》中提到,音乐“诚可以感荡心志,而发泄幽情”。可见音乐使人志畅情舒,乐观豁达,所以音乐也是能够用来调控情绪,治理疾病的。因此在情绪调控中根据不同类型的悲伤,分别使用不同的音乐,能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

那具体该如何让音乐调节你的悲伤情绪呢?

中医将悲伤的证型分为许多种,其中较为常见的为肾气不足、肺气虚、心脾气虚、心气虚、肝气郁结等等,针对以上几种不同证型,将介绍一些不同的音乐。

●肺气虚 肺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故肺气不足则为悲。肺气虚的人常有咳喘无力、音声低怯等表现,可以在15:00~19:00听听商音的代表曲目,如《阳春白雪》。肺气需要滋润,这首曲子曲调高昂,包括属于土的宫音和属于火的徵音,一个助长肺气,一个平衡肺气,再加上属于肺的商音,可以通过音乐把你的肺从里到外彻底梳理一遍,同时又补益肺气。

●肾气虚 肾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肺金为肾水之母,肾不足上累及肺,而致悲伤。肾虚的人常有腰膝酸软、精神萎靡等表现,可以在7:00~11:00欣赏《昭君怨》《梅花三弄》《塞上曲》等曲目,其舒缓合宜的五音搭配,能振奋先天之气,产生源源不断的能量,从而疏通肾经,强壮你的肾脏。

●心气虚 心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故心气不足则不喜,不喜渐为悲。心气虚的人常有胸闷气短、自汗等表现。可以在21:00~23:00 欣赏徴音的曲目。 徴音可入心经,并疏导小肠经,使人血脉通调,心神和谐。徵音的代表曲目有《喜相逢》《百鸟朝凤》《紫竹调》等,闻之可改善神不守舍、心烦气躁等现象,让心处于沉稳、和谐的状态之中,从而助于守心神,养心气。心气足则喜,喜胜忧,则不悲。

●脾气虚 脾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土生金,土虚不能生金则为悲;脾在志为思,思虑颇多亦致悲忧。脾气虚的人常有纳少腹胀、肢体倦怠等表现,脾虚之人则可于饭时或饭后一小时内听听商声之乐,代表曲目有《秋湖月夜》《十面埋伏》等。宫风格悠扬、庄重、肃穆、沉静,如“土”一样宽厚、结实,可入脾经。脾为生气之源,脾气足则周身之气足,气足则不易悲观消沉,不易悲伤难过。

●肝气郁结 肝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肝气郁结时周身气机不畅,往往表现为胀闷疼痛、情志抑郁。此时可在每天晚上19:00~23:00欣赏角调式音乐,代表曲目有《胡笳十八拍》等。角音多由箫、竹笛、木鱼等乐器演奏,其风格舒展、悠扬、深远,好似枯木逢春,万物萌生,具有“木”的特性,因此可以入肝胆之经。尤其是笛子,其声悠扬,使气得舒,舒则不忧,也就不会那么难过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好心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没有大喜大悲。保持情志的稳定,减少对脏腑的刺激,那么也就更容易保持健康。出现悲伤情绪时,可以试着听听以上音乐,来调节心情,稳定情绪。

编辑/赵湘

猜你喜欢

肺气脏腑情志
General principle of high-quality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rying on the essence,while pursuing innovations”
处暑
——保养肺气 春捂秋冻
浅谈喉咳肺气虚证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调畅气机在咳嗽病中的应用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中医情志护理在乳腺癌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脏腑经络辨证施治颈性眩晕验案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