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友病合并颅脑损伤死亡1例

2017-09-26邱明洁刘立志曾清源董红梅

法医学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血友病颞叶陈某

邱明洁,刘立志,林 威,曾清源,吕 斌,董红梅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湖北 武汉430000;2.老河口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湖北 老河口441800;3.南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福建 南安362300)

血友病合并颅脑损伤死亡1例

邱明洁1,刘立志2,林 威1,曾清源3,吕 斌1,董红梅1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湖北 武汉430000;2.老河口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湖北 老河口441800;3.南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福建 南安362300)

法医病理学;血友病;颅脑损伤

1 案 例

1.1 简要案情

陈某,男,15岁,某年5月17日下午1时许,与他人发生纠纷,其头部及全身多处受伤,受伤当日无明显不适。5月19日出现头痛、恶心、喷射性呕吐,伴肢体抽搐,呈阵发性。遂去某卫生院诊治,行颅脑CT检查(图1),发现:(1)双侧额叶多发脑挫伤;(2)蛛网膜下腔出血(纵裂池);(3)左侧颞叶脑挫伤;(4)外伤性脑肿胀;(5)右颞叶头皮血肿。5月20日病情逐渐加重,入当地医院治疗,无好转。5月21日以“意识不清1d”转入上级医院,复查颅脑CT片(图2),与5月19日相比,发现左侧颞部及右侧额部硬脑膜下血肿、脑水肿。初步诊断为亚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性癫痫、血友病、吸入性肺炎。入院3h后经救治无效死亡。据调查,陈某在2岁时被诊断患有血友病,确诊后未对血友病进行专门治疗。

1.2 尸体检验

尸体解剖:尸长170cm,全身多处散在皮肤擦挫伤。右顶部见10.5cm×5.8cm的头皮下血肿,顶枕部见10.5cm×7.0cm的头皮下血肿,右侧颞肌出血,颅骨无骨折,硬脑膜外未见血肿,右额叶见6.0cm×5.0cm硬脑膜下血肿及4.0cm×3.5cm蛛网膜下腔出血,左颞叶见10.0cm×9.0cm硬脑膜下血肿,左颞叶及左顶叶见6.0cm×5.0cm蛛网膜下腔出血。取出脑组织,颅前窝、左侧颅中窝见硬脑膜下血肿,量约100mL(图3)。余器官未见明显异常。

组织病理学检查:左颞叶皮质浅层见散在小灶性脑挫伤及围管性出血,颞叶脑实质见散在灶性出血。未发现其他致死性疾病的组织病理学改变。

死后复阅CT片(图3)示:(1)双侧额叶多发脑挫伤;(2)蛛网膜下腔出血(纵裂池);(3)左侧颞叶脑挫伤;(4)外伤性脑肿胀;(5)右颞叶头皮血肿。

图1 5月19日颅脑CT片示颅脑损伤情况;

图2 5月21日复查颅脑CT片示颅脑损伤情况;

图3 颅底硬脑膜下血肿

2 讨 论

2.1 血友病基本情况

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其特征是凝血因子缺乏,凝血时间延长,具有轻微创伤后出血倾向,重症患者没有明显外伤也可发生自发性出血[1]。某些部位出血可致严重后果,如口咽部和颈部出血可致窒息,颅内出血可致癫痫、瘫痪,甚至死亡。血友病患者生理性出血亦可导致贫血或失血性休克而死亡[2]。

2.2 死因分析

本案中陈某在外伤后当日无明显症状,第3天出现颅内高压症状,伤后第5天死亡。颅脑CT及尸体检验示头皮下出血、颞肌出血、硬脑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散在灶性脑挫伤,未发现颅骨骨折及硬脑膜外出血。根据以上检查结果、临床表现及伤后第2天(5月19日)颅脑CT片,可推断受伤当日存在颅脑损伤,但颅脑损伤程度不足以立即致命。陈某系血友病患者,且长期未对血友病进行治疗,出血不易凝结,致颅内出血难以控制,最终出现颅内高压、脑疝而死亡。综上所述,颅脑损伤为陈某主要死因,血友病对死亡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本案例中颅内出血以硬脑膜下血肿表现为主,由于硬脑膜下出血多由静脉出血引起,起病不一定急骤,损伤早期出血量少时临床症状可不典型。随着出血量不断增加,可在一段时间后才出现症状[3]。

此外,本例需排除血友病自发性出血。血友病自发性颅内出血多见于重症血友病,无外伤史,常合并有脑血管病变,如脑动静脉畸形、烟雾病、动脉瘤等。出血部位多位于脑实质内,幕上多于幕下[4]。本案中陈某有明确头部外伤史及脑外伤的确凿证据,不符合血友病自发性出血。

2.3 伤病关系分析

此类案件中伤病关系为法医学鉴定的重点和难点。本案例中陈某存在头皮下出血、颞肌出血、硬脑膜下出血(硬脑膜下出血症状可有一定的延迟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伤等颅脑外伤表现,属重度颅脑损伤。加之血友病本身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可加重脑出血的进展。死者生前正常活动,无出血不止病史,表明其血友病病情并不严重,故分析其颅脑损伤为主要死因。

血友病患者在外伤后死亡的案例报道不多。此类案件受伤后早期临床症状体征不明显,经常未能引起临床治疗及本人的足够重视,而且临床症状出现与受伤存在时间间隔,也易引起纠纷。通过本例,希望医疗人员重视此类病例,对脑外伤患者要警惕病史是否有血友病,并且通过其凝血功能检查判断血友病控制程度,及早医治,从而避免严重后果发生。另外,此类案例需在全面细致的法医学检验基础上,结合详细案情及临床资料综合分析,从而出具科学的鉴定意见。

[1]黄从新.内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BYAMS V R,KOUIDES P A,KULKARNI R,et al. Surveillance of female patients with inherited bleeding disorders in United States Haemophilia Treatment Centres[J].Haemophilia,2011,17 Suppl 1:6-13.

[3]张海宁.外伤迟发性颅内出血死亡案例研究[J].辽宁警专学报,2013(4):60-62.

[4]余云湖,朱涛.儿童期自发性颅内出血85例诊疗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1):13-16.

DF795.4

B

10.3969/j.issn.1004-5619.2017.04.027

1004-5619(2017)04-0433-02

2016-05-12)

(本文编辑:邹冬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81471821)

邱明洁(1991—),男,主要从事法医病理学研究;E-mail:663244016@qq.com

董红梅,女,教授,主要从事法医病理学研究及教学工作;E-mail:hongmeidong1@hotmail.com

猜你喜欢

血友病颞叶陈某
记性不好?因为久坐“伤脑”
六旬保姆上班第一天腰椎骨折索赔近9万元
关于陈某政务公开申请案的启示
强行求欢致女子跳车身亡如何定性
强行求欢致女子跳车身亡如何定性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51例血友病患者家庭注射调查分析
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诊断标准的进展
新生儿甲型血友病的护理1例
血友病患者健康状态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