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备用素材为写作内容

2017-09-23杨淑芬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化用核心素养策略

杨淑芬

摘要:作文之一类、二类、三类文等,都有各自过不去的“梗”:即不同程度存在着“立意平凡”与“选材俗假”的问题。基于这个学情,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两个层面,本文提出化备用素材为写作内容六策,来探求以阅读驱动写作“超凡脱俗”的可操作性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化用 超凡脱俗 策略

笔者曾就某校毕业年段一次考场作文中的一百篇同题作文做过学情调查。调查发现,三类文要升格到二类文,二类文要升格到一类文,一类文要进一步升格,都有各自过不去的那个“梗”。这个“梗”体现在三类文章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凡”与“俗”。凡,是立意的平凡与肤浅;俗,是选材的俗假与寡味。针对“凡””俗”问题,笔者提出“化”备用素材为写作内容之六策,着力于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两方面,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化用各类备用素材,多维度地更新作文选材中那些烂俗的桥段,让学生作文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超“凡”脱“俗”。

第一策:直接化用。

写作中直接化用备用素材最常见。但“直接”并不意味着简单粗暴地把句段往行文某处一放就可以。何时推出素材句,推出后如何进一步抒写,都是提升策略效度的要素。

①六年,真的很快,明年会有新的人坐在新的教室里,而我们这一班人,再也不可能同坐一间教室,读同一篇课文,听见同一个下课铃。带着童年和懵懂,这一次,我们下了同一趟时光火车。

②塞上耳机,传来熟悉的音乐,我哼着小调儿,看着火车往未来驶去:

③栀子花开 如此可爱 / 挥挥手告别 欢乐和无奈 / 光阴好像 流水飞快 / 日日夜夜 将我们青春灌溉/

④挥挥手,告别的有那些可爱的人,欢乐的时光,还有那份不舍与无奈。我们从这里离开,又从这里出发,去迎接我们如水一样涌动的青春。

——摘自学生习作《挥手自兹去》

以回忆小学生活为素材的作文,常落入“你追我赶,吵架和好、生病关心、考差鼓励”之类的俗套。化用素材,可使内心的感受有别样的表达。例文第③段是对备用素材歌词《栀子花开》的直接化用。分两步:

1.先创设引出素材句的特定情境。 一是为素材句的推出而作的情境铺垫。如①段回忆小学六年的生活;二是为素材句的推出而作的必要过渡。如②段以“听耳机”的情节为过渡,使歌词的推出显得自然而不突兀。

2.引用后提取与主题相关的素材关键词作定向思考,并据此深度点题。例文提取“可爱”欢乐”“无奈”“青春”等词 ,创造性表达对歌词理解的同时,已然深度点题。

这样,素材句自然地成为行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使文章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脱俗”之效。

第二策:穿梭化用。

“穿梭”本义,是指如织布梭子来回穿梭于织网中A点、B点甚至C点之间。

记得那时候我们很喜欢学校那棵大榕树,特别是夏日午后,当微风穿过枝丫,我们仿佛听到了它的呢喃低语,我们在树下打闹追逐,只记得那树叶儿轻轻摆着,边歌边舞,仿佛那是它为我们精心设计的演出。

畢业两年多,偶然重回榕树下,想到这棵树迎来和送走了多少如我一般的孩子。在这一段精神的涸游中,我惊叹于树里隐藏了多少岁月的故事,那展臂迎风的树叶经受了多少载风雨,还有那多到无法数清的树叶,有多少歌儿要吟唱…… ——摘自学生习作《洄游》

“穿梭”指同一个备用素材穿梭用于同一文章的二至三个不同情境中。即从同一素材中提取有效部分,自然地嵌入同一文章的开篇、铺垫或逆转等环节中,成为提升文章不俗气质的元素。

例文划线句从同一备用素材《断头树也有春天》(2016年厦门中考阅读题)中分别提取和改造,穿梭于行文两个不同情境中,灵动地表达一段精神的洄游中得到精神成长的感悟。

第三策:铺垫化用。

在素材备用阶段,如果有精彩句烂熟于胸,对其运用方向也烂熟于胸,那么这两树“在胸”的“成竹”,就有可能成为写作思路困阻时的灵感,构建行文思路时的支点。

六年后,我锁起了舞鞋,藏起了舞裙,变成了一只贪婪的饿狼不断地寻找食物——十六岁的我,变得肥胖。

“你看她,长那么胖还跳舞?哈哈哈我都能登月了!”

“天啊!她这么胖啊?可以当球踢了!”

我陷入了黑暗之中,心瞬间被人揉捏成了一团

……

生活中总会有段改变方向的路程,就算你被失望拖进深渊,被挫折践踏得体无完肤,就算你被嘲笑,被讽刺,被讨厌,被怨恨,被放弃,但请别放弃自己,找回自己的那条路,勿忘初心——摘自学生习作《勿忘初心》

铺垫化用:1、以素材句的关键词为构思支点,将其化成一个故事或分解为一个个细节、心理描写,在化用前做足铺垫2、化用时可单独成段在醒目的位置推出素材句。

划线句是从电影《小时代》一经典台词中改造成的备用素材。前文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都是为素材句中“深渊、践踏、嘲笑、讽刺”等关键词而作的铺垫。

第四策:拼接化用

在服装设计艺术里,有一种“拼接”工艺,将不同材料和款式拼接搭配,使服装带给人艺术感、层次感的美感体验。在写作中也可以如此拼接出层次感与美感。

“嘿!你还记得你最初的梦想吗?”“当然,XX一中。”“那,现在的你,想过放弃吗?”“我……肯定不会。可是当我翻过一座座山寻找那片海时,却发现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零分。”①

一次次的放纵,让我离心中的那片海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可是我心中最初想找到的那片海呢?

那片海一定还在那里,只是她一定在等待那些以坚定而安静地脚步走向她的人。好吧,就在今天、此刻,手机里的“王者荣耀”,身边的死党ABC,让我姑且放下一会儿,书本、笔记、提纲,又摆在眼前。于是,七八页书翻过,人一阵恍惚,掉进书里,周围的人消失,周围的墙消失,周围的窗户全部打开,周围的一切变软,从固体变成液体,再变成空气,混沌在四周,不知今夕何夕。②endprint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我渴望,那个梦想能赐予我更久远的力量,让我为找到心中的那片海,不/顾/一/切……③

——摘自学生习作《为了心中的那片海》

拼接化用:将多类素材拼接在同一文章中,分别设置为“反面铺垫”和“正面逆转”的转折点和关节点。

划线句分别是课内文本《在山的那一边》(①)、2015厦门中考阅读文本《离天堂最近的地方》(②)、许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歌词(③)改造后的备用素材。拼接化用,使行文呈现如服装拼接艺术一样的层次感,使语言展现出时尚典雅的美感,使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超“凡”脱“俗”。

第五策:想象化用

有一类备用素材来自某个人的言说。在充分了解说话人身份性格思想的基础上,启动想象,能突出言说句蕴含的智慧和美好。

我的田野,我的远方

“我长大了要去流浪,要去看远方。”十三岁时,我对身边的人宣称。妈妈说:“你给我老老实实学习。”爸爸说:“将来像我们一样考公务员,有份稳定的工作。”外婆说:“你这辈子就待在福建,过安稳日子。”

可是,我有一颗长着翅膀会飞的心!我一会儿憧憬未来,一会儿又陷入困惑:得过且过真的不可以吗?不顾一切真的可以吗?

可每次想到那些勇敢的流浪者,我的热血又开始沸腾。我的偶像三毛,正穿着红艳的长裙,握着一支笔,站在异乡的土地上,对着我笑:“无论去哪儿,什么天气,记得带上自己的阳光,跟着自己的心走吧。”

——摘自学生习作《我的田野,我的远方》

想象化用:合情合理地想象说话人言说时特定的肖像、神态、动作等,再推出素材句。

划线句是从三毛的《岁月》中改造成的备用素材。作者了解三毛,并想象她言说时特定的衣着、动作和神态,更赋予了文字画面感,赋予了句子丰富的内涵,赋予了行文清新脱俗的气质。

第六策:背景化用

如果备用素材表达的内容源于特定的语境和背景,则可结合相关背景来化用。

翻开《城南旧事》最后一篇,英子参加完小学毕业典礼回家,接到父亲病逝的消息, 成长就在那一瞬间,她“从未有过这样的平静……”;后来,她坐上车前往医院。在那一天,她彻底地向童年娇气“挥手自兹去”。

我注视着书中的一段:是啊,总是有人要我当大人,兰姨娘和那个四眼狗上车时说:“英子,你大了,别再惹你妈生气了”,宋妈走时说:“英子,你是大孩子了,别老向爸爸告弟弟的状”,草地里那个人说:“等你长大了,我们去看海”。

一切的变化,都因为,你,长-大-了……——摘自学生习作《挥手自兹去》

背景化用:1、在推出素材句之前,交待与素材相关的故事背景,让读者更解其中深意。2、交待背景时须简洁明了,为表现主题服务。

划线句是从课内教材《爸爸的花儿落了》改造成的备用素材。例文化用時,紧扣“成长,意味着告别”这个主题,交代了素材主人公英子如何告别童年的娇气的相关经历,再引出素材句,更引人深思。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2016年9月。

[2]梁漱溟。《思维的层次和境界》:广州中山大学哲学系演讲,1928。endprint

猜你喜欢

化用核心素养策略
E Flat Major Chord 透射出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的作曲密码
论小山词对唐诗的化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