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在肝癌患者全程关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7-09-22罗素文黄秋燕游雪梅吴飞翔叶甲舟

中国临床护理 2017年5期
关键词:全程关怀出院

唐 娟 罗素文 韦 莉 黄秋燕 游雪梅 吴飞翔 白 涛 叶甲舟

护理管理

互联网在肝癌患者全程关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using internet in the whole-journey care of liver cancer patients

唐 娟 罗素文 韦 莉 黄秋燕 游雪梅 吴飞翔 白 涛 叶甲舟

目的探讨互联网在肝癌患者全程关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网络全程护理团队,申请“肝胆胰脾多学科综合治疗(multi disciplinary team, MDT)团队”微信公众号,组建“患友之家”的微信和QQ聊天群,对肝癌患者提供院前科学指导、院中科学护理和院后跟踪干预的完整序贯的关怀护理和诊治。结果开展互联网全程关怀护理以来,肝癌患者的按时复诊率由应用互联网平台前的75.3%升至应用互联网平台后的86.9%,对相关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由应用互联网平台前的66.7%升至应用互联网平台后的89.0%,患者满意度由应用互联网平台前的88.1%升至应用互联网平台后的99.7%。结论互联网平台突破了被动、地域、时间和经济等方面的限制,能有效地推动全程关怀护理模式的发展,推动肝癌疾病知识普及。

互联网;微信;QQ;公众号;二维码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广西又是肝癌的高发区,该病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尽管肝癌诊治技术和护理技术不断提高,但近十年来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却没有明显改变。肿瘤患者全程关怀护理治疗模式旨在为肿瘤患者提供科学、全面的医疗服务[1]。我院运用互联网建立患者随访数据库,为患者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对我科肝癌患者进行院前诊疗和院中、院后跟踪干预,提高了患者的复诊率和护理满意度。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7月(运用互联网平台前)在我科住院的1 946例肝癌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1 506例,女440例;年龄27~76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72例,初中976例,高中或中专438例,大学及以上360例。选取2014年8月-2015年2月(运用互联网平台后)在我科住院的1 994例肝癌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1 635例,女359例;年龄24~73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65例,初中1 003例,高中或中专449例,大学及以上377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院前专科化指导

我院3名责任护士配合医生在区内开展肝癌疾病义诊和筛查工作,分发宣传资料,普及肝癌相关知识,指导患者或家属使用我科微信公众号,使其加入聊天群,并与基层医院建立相互转诊制度,和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建立微护群相互学习,提供转诊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生理和心理信息的交接。

1.2.2 院中专科化指导

1.2.2.1 建立互联网全程关护队伍

由护士长、2名副主任以上的医师、3名专业知识全面的护师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1名营养师、2名疾病流程办护理人员组成。团队成员均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有亲和力,能熟练掌握微信、QQ的各项信息操作,并掌握全程关护相关知识。

1.2.2.2 建立与患者的联系

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指导并确认患者扫码加入“肝胆胰脾MDT团队”公众号和“患友之家”聊天群,教会患者相关操作,并告知两者的服务目的:前者提供肝癌相关知识的指导,后者用于咨询或患者间、护患间的沟通、聊天。

1.2.2.3 互联网平台的运用

“肝胆胰脾多学科综合治疗(multi disciplinary team, MDT)”公众号每周推送1条肝癌相关知识,内容包括肝癌在国内外的最新进展,治疗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发展,恢复较好病例的分享,饮食的护理,引流管的护理,疼痛护理,发热护理,药品的使用方法、作用和副作用等,由团队医师成员审核内容后发出。3名团队护理人员每周整理1次反馈信息,并将反馈信息转发相应的专业人员解答,再统一回复。有特殊需求的患者,如糖尿病或需心理辅导的患者,由营养师或心理咨询师提供免费的,一对一服务。利用互联网平台,以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对患者进行反复的健康宣教,满足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的需要,方便患者随时随地进行阅读,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既加深患者印象,又可减轻护理人员反复宣教的工作量。对于患者不理解的地方,护理人员利用下班时间,在聊天群里加以解释。为护患沟通、医患沟通、患患沟通搭建了情感交流的平台。

1.2.3 出院后追踪随访

患者出院后,其个人资料进入疾病流程办。如患者转入基层医院继续治疗,则通过互联网将患者在我院治疗信息传给合作医院,并提供技术指导,使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具有连续性;如患者回家休养,流程办随访护理人员利用信息平台,通过短信、电话、电子邮件及QQ、微信等方式开展出院后患者问候、康复指导、提醒复诊、预约挂号等护理服务,延伸护理服务内涵。出院后跟踪干预措施包括:①患者出院2周内进行第1次回访,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特殊患者根据需求增加回访次数、形式;②根据疾病特点、气候、季节的变化等为患者提供术后康复、饮食指导等,把个性化服务内涵延伸到院后康复的全过程;③在患者生日或节日等特殊日子以短信的形式送上祝福,让患者感受到医务人员的关心和温暖;④对需回院复查的患者提前3天利用互联网平台提示患者,并与病房联系床位;如逾期7天未返院复查的患者,致电询问,了解未继续治疗的原因,提供帮助;⑤患者如遇问题,可通过网络平台,如QQ或微信以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寻求解答。

1.3 评价指标

比较互联网平台应用前后患者复诊情况、肝癌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肝癌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和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 94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3 867份,有效回收率为98.15%。其中,肝癌相关知识调查问卷满分为100分,80分及以上为掌握,80分以下为未掌握。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满分为100分,90分及以上为满意,9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我科公众微信号共推送信息472条,疾病流程办肝癌患者回访率达99.8%,聊天群在线解答患者相关疾病问题906条。基于网络平台开展肝癌患者全程关怀护理以来,患者的按时复诊率由实施前的75.3%升至实施后的86.9%,对相关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由实施前的66.7%升至实施后的89.0%,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8.1%升至实施后的99.7%(表1)。

表1 应用互联网平台前后患者复诊情况、肝癌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3.1 应用互联网平台有利于正确传播疾病相关知识

在广西,由于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加上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缺乏,肝癌的病死率始终位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李蒙等[2]研究表明,2010~2013年,每年原发性肝癌的直接医疗经济负担均位于广西各种恶性肿瘤的直接医疗经济负担之首。早发现、早诊治对于肝癌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单一的下乡义诊、发放宣教资料,宣传力度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互联网传播范围广,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操作简单,各种疾病相关资料通过图片、动画、文字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现,患者无论是在院内还是院外均可以反复阅读、强化印象,只要有手机和网络就能查阅自己所需的信息,专职护理人员也可以用零碎的时间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缓解部分患者看病难的问题,同时也减轻了政府的医疗经济负担。当今各种网站鱼目混杂,与其让患者和家属盲目地在各种网站中寻找和查证疾病相关知识的真伪,不如利用网络完善医院全程关怀护理的内涵,使患者和医院实现双赢。应用互联网平台,患者很容易实现资源共享,可以查阅自己关心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对有疑问的知识点提出疑问并得到专业人士的解答。

3.2 应用互联网平台有利于为患者提供延续护理服务

无论是手术或是保守治疗的肝癌患者,院外疗养时间远远大于院内治疗时间。国外对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的研究[3]表明,出院患者出院前和出院后2周内对延续护理的需求最为迫切。而国内研究[4]表明,大部分患者及照顾者希望出院后能得到专业护理,而其延续护理却得不到满足。我院在2014年针对肝癌患者提出了全程关怀理念,填补了出院患者延续护理的空缺,但目前社区和双向转诊服务发展还比较迟缓,互联网的注入使全程关怀护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通过互联网,纠正了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使患者重拾回归社会的信心,从而减轻家庭经济负担[5]。应用互联网平台后患者满意度提高。双向转诊合作医院也可通过互联网传输患者资料,护理工作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接,减少重复检查给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或因患者护理资料缺失延迟或耽误患者的治疗。同时患者遇到问题可通过图片、视频发送至我科护理人员及时解决,使患者的治疗得到延续性,护理工作更加精确。

3.3 应用互联网平台有利于医、护、患之间的沟通

电话随访,患者及护理人员只能通过语言描述来传达信息,由于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的不同往往达不到理想的宣教效果,护患间存在情感距离[6]。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医、护、患之间交流从单纯的语音交流发展为现在语音、视频、图片、微课等多种形式的交流,即使医护人员不能进行实地随访,患者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与自己信任的医护人员进行视频、咨询,对于患者是种心理安慰,减轻了患者的焦虑,通过交流也能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

肿瘤患者的全程关怀治疗模式是运用整体化的观念为肿瘤患者设计和提供包括院前科学指导、院中高效诊治和院后跟踪干预的完整序贯关护诊疗模式[7]。该模式超越了肿瘤治疗单一生物医学模式的传统定式和临床行为学思维,针对肿瘤本身的特性和罹患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将肿瘤早期干预和院后跟踪关怀纳入到诊疗中,是肿瘤疾病诊疗观念和策略的重大变革,利用互联网平台对肝癌患者进行院前筛查,院中、院后跟踪干预,开展全程关怀治疗模式的新起点,对普及疾病知识的价值更值得期待。

参考资料

[1] Afilalo M,Soucy N,Xue X,et al.Characteristitics and needs of psychiatric patients with prolonged hospital stay. Can J Psychiatry,2015,60(4):181-188.

[2] 李蒙,黄鲜桃,黄志碧.广西肝恶性肿瘤患者住院医疗费用的研究.医学与哲学,2014,35(4):92-94.

[3] Zwygart-Stauffacher M,Lindquist R,Savik K.Development of health care delivery systems that are sensitive to the needs of stroke survivors and their caregivers. Nurs Adm Q, 2000,24(3):33-42.

[4] 谢凤兰,成守珍,蔡卫,等.电话随访实施延续护理对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中国医院管理,2013,33(4):52-53.

[5] 徐娜,芦桂枝,张颜.肠造口患者延续护理的进展研究.护理学杂志,2014,29(2):94-96.

[6] 张俊娥,郑美春,黄金月.结肠造口患者出院早期电话干预延续护理模式之构建.中国护理管理,2011,11(8):31-35.

[7] 姜爱军,李勇.医患信息交互平台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现代预防医学,2012,39(7):1681-1682.

2017-02-21)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编号:桂科攻14124003-4)

530021 南宁,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胰脾外科一病区

唐娟,E-mail:584506199@qq.com.

10.3969/j.issn.1674-3768.2017.05.024

猜你喜欢

全程关怀出院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垃圾全程分类的上海模式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手工制鞋全程LOOK
第五回 痊愈出院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